當吉利開始硬剛大眾,長城和長安已經讓通用、福特餓肚子了

國產三強,在碳中和轉型的壓力下,依然承擔著與外資企業鬥智鬥勇的重任。

換上所有傳統企業都不擅長的驅動電機,讓一臺工作原理與內燃機完全不同的車跑起來並不難,但讓一臺車看起來與燃油車完全不同,就有著巨大的壓力與難度。

在新賽道中,競爭力來源於技術,或者是價格,換句話說要不實力強,要不價格便宜。

當吉利開始硬剛大眾,長城和長安已經讓通用、福特餓肚子了

新的賽道是一個連豐田、本田、大眾都沒有辦法很好適應的賽道,既要留住傳統燃油車的市場份額,還要在新的市場中跑贏特斯拉這種全神貫注搞電動車的企業,壓力非常大。

大眾在很多年前搞了朗逸、寶來、高爾夫油改電這種產品,顯然非常失敗,就算是在中國這種有品牌信仰的市場,消費者也沒有挖空錢包買一臺打折的產品。

顯然,即便是傳統企業,他們也有著巨大的壓力。

當吉利開始硬剛大眾,長城和長安已經讓通用、福特餓肚子了

顯然,在中國市場有著巨大份額的國產企業,在這個賽道中反而有著不錯的銷量,長城、長安、吉利三家企業擁有500萬量級的新車銷量,這些企業不僅僅在傳統燃油車領域深深影響著使用者,同時還在新能源產品矩陣規劃上,擁有比大部分合資車更好的方向與目標。

吉利大搞換電、快充,雙渠道多品牌集體運營。

在新能源賽道,吉利的確不能算跑的最快的一個,但吉利的體態與戰略規劃決定,吉利是一個厚積薄發的汽車集團。

當吉利開始硬剛大眾,長城和長安已經讓通用、福特餓肚子了

幾何品牌在產業佈局上非常精準,設計、定位以及定價都面對工薪階層,同時全新的睿藍品牌以換電為主要賽場,將會在2022年正式發力,截止到2025年,吉利新能源銷量規劃要達到百萬量級。

也就是說,在10-20萬新能源賽道,吉利將會以更多車型、更多品牌規劃的方式,呈現出完全不一樣的狀態,品牌優勢、服務網點優勢,並且還有價格優勢,這樣的競爭力,將會讓吉利在這個新賽道中擁有很好的轉型表現。

一直以來,吉利在入門轎車市場都成為搶奪一線合資品牌的強者, 帝豪、遠景等車型已經讓不少入門合資轎車喪失競爭力,桑塔納、捷達等車型的消失,與吉利的切入不無關係。

當吉利開始硬剛大眾,長城和長安已經讓通用、福特餓肚子了

長城尤拉、沙龍雙發力。

尤拉已經將“女性品牌”的口號打了出去,去年完成了十幾萬臺的新車銷量,而沙龍作為全新品牌將會在市場中迎來新的市場視窗。

女性、精緻、都市,過去是合資品牌的標籤,但今天的乘用車市場是一個全新的狀態,尤拉好貓顯然接受了大量的甲殼蟲、MINI、奧迪A3等使用者群體。

對於更多人來說,用最少的預算買到同樣甚至更加出色的城市用車生活,這是一個全新的消費形態。

當吉利開始硬剛大眾,長城和長安已經讓通用、福特餓肚子了

另一方面,長城每年以穩定百萬的新車銷量,成為10-15萬預算買車的第一選擇,而過去這一市場是通用、福特等品牌的主力區間。

目前使用者更願意選擇各方面都盡善盡美的哈弗SUV,顯然長城搶奪了通用、福特、神龍的市場份額。

立足於這一市場的還有長安,CS55PLUS、CS75PLUS、長安逸動PLUS等車型的成功讓15萬以內的合資品牌不具備太多吸引力,論安全、智慧、操控以及空間、設計,長安新一輪的產品擁有不輸於時代的實力。

當吉利開始硬剛大眾,長城和長安已經讓通用、福特餓肚子了

雖然長安新能源發力較晚而且成績並不顯著,但值得一提的是,長安是讓外資品牌沒飯吃的企業,7萬轎車、12萬SUV,長安的出現讓福特、通用、本田、豐田等車型的確沒多少銷量了。

這些年能夠看到的現狀是,15萬以內合資車的話語權越來越弱,雖然還有一部分合資車擁有不錯的銷量資料,但與10年前相比,當下的合資企業有很多已經開始餓肚子並且收縮體系了。

現代、起亞、雪佛蘭、標緻、雪鐵龍等等,基本上在15萬以內的市場競爭力明顯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