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日產為啥“創客”多

快遞到了,沒法出門取,你是不是也經常遇到這樣的小煩惱?

“把後備廂打造為一個車主專屬的移動豐巢櫃,車主可以遠端授權快遞員或親朋好友開啟後備廂,投放快遞或物品,大大提升後備廂使用的自由度,還能擺脫當前豐巢快遞箱超時收費的尷尬現狀。”一次偶然的收快遞經歷,讓李喬娜萌生了開發“車載豐巢”的念頭。

東風日產為啥“創客”多

李喬娜是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阿杜創新工作室的一名年輕人。“在公司團委的支援下,我們幾個青年創客迅速組建開發團隊,從客戶痛點出發,頭腦風暴出‘車載豐巢’的創新目標、授權方案和安全監控方案。”李喬娜回憶。

隨後該團隊參加東風青年創新創意大賽並獲得全票支援,成功申領50萬元創意孵化基金。但專案的開發內容涉及APP、H5、後臺、介面等,在日常工作已經飽和的情況下,如何保證該專案按計劃完成開發,是擺在這些年輕人面前的又一道現實難題。

怎麼辦?李喬娜和她的團隊給專案的每個關鍵開發節點設定PDCA迴圈計劃,使專案分階段、按計劃順利開發。沒有程式設計經驗,他們就利用下班時間從零開始,帶著問題去學習;沒有供應商,們就在週末手動做輔助線束,搭建測試平臺。

實車測試、BUG指摘、BUG修復、效果驗證,多次加班至凌晨的努力後,今年7月上旬,專案全功能得以穩定實現。兩個月後透過集團驗收,成為眾創中心第一個成功結案的大眾創意專案。由於授權簡便、安全係數高等特點,該專案還申請了1項國家發明專利。

東風日產為啥“創客”多

“車載豐巢”是東風日產阿杜創新工作室的創新成果之一。走進東風日產阿杜創新工作室,BMS自主開發、高精地圖預研、情緒感知系統、曜夜版改裝車、GCM測試臺架……,你會被眼前的一個個出自東風日產青年員工之手的創新作品所吸引。

東風日產技術中心智聯開發部副部長、阿杜創新工作室帶頭人杜超喜說,從2015年成立至今,這一創新工作室已經孵化200個創新專案,完成106項,轉化先行開發8項,71項已經應用到量產車或工作中,累計預估產出2852萬元的效益。

東風日產為啥“創客”多

阿杜創新工作室的蓬勃發展,是東風日產黨委、團委立足黨建引領,鼓勵創新創造,培養青年創客,營造全員創新文化的一個縮影。

東風汽車有限公司、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黨委書記趙書良表示,公司像這樣的創新工作室還有很多,它們緊緊圍繞生產經營、技能人才培養和企業重點、難點問題等開展技術攻關、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發明創造等活動,不僅為青年員工提供了創新的孵化平臺,而且也提升了企業的活力效益。

東風日產為啥“創客”多

在東風日產發動機分公司,將近200米長缸體XH一線全自動生產線上空無一人,卻能完成每年23萬臺發動機核心部件缸體生產,並且不良率穩定為0;柔性化抓取技術、自動推拉技術、有限空間機器人應用技術、缸體姿態變換技術等全部自主研發,累計節約專案投資1200萬元……。

“這得益於是我們金益創新工作室的創客們。”東風日產發動機分公司裝置保全科科長金益介紹,“缸體XH一線是發動機分公司加工科10多年前匯入的第一條生產線。受制於當時的技術條件限制,該生產線設計之初屬於典型的人機組合密合型生產線,所有佈局皆以人力搬運最短設計,生產線空間狹小。要對這條線進行自動化改造,市場上現有的機器人很難滿足匯入要求。”

東風日產為啥“創客”多

然而,讓人沒有想象的是,金益帶領金益創新工作室成員,秉持“降本增效、改善創新”的理念,透過2年6個月的時間,連續攻克了缸體毛坯上料、推拉料、工件姿態轉換、托盤安裝拆卸、成品下料五大部分“去人工化”的課題,實現了全線40臺裝置生產100%自動化。

由於缸體重量在17kg至27kg不等,改造前工人主要是完成工件的推拉、變換,重體力勞動讓員工很少有精力去關注品質。“但現在只需透過按鈕啟動裝置,生產線就能全自動完成作業,員工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品質檢查工作和故障處理工作中。”缸體一線班長段功勇稱,“改造後生產線故障率下降50%,產品品質也從每百萬件65臺不良率,下降到目前的百萬件零不良率,極大地降低了工程浪費。”

東風日產為啥“創客”多

“金益創新工作室成立以來,累計為公司創造效益8000多萬元,申請了21項國家專利、4個發明專利,並從分公司勞模工作室升級為東風公司、湖北省模範創新工作室。”更讓東風日產工會主席鄭樂華感到自豪的是,這些從各個工作室走出的“創客”,如今已成長為各個車間的技術骨幹,在公司內颳起一股全員創新的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