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當前的汽車板塊。

01

從年初至今,如果要評選出A股市場裡最“熱鬧”的板塊,那汽車整車,絕對算得上是“最佳候選人”。

導致這個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造車新勢力的“話題製造”,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傳統車企的“啞巴吃黃連”。總之,在汽車整車製造這個大舞臺上,一方是各種搶戲和加戲,而另一方又是各種不服氣。

這不,“靈魂與軀體”的論調,剛給上汽集團放了一把火。緊接著,身為傳統車企的比亞迪,就為了改變以往“小老弟”的印象,趕緊撇清了與傳統車企的關係。

於是乎,這場大戲的精彩程度,那可真是“要多熱鬧,就有多熱鬧。”而且,這種在商場上的戰火,也迅速蔓延到了股票市場。

比亞迪藉著刀片電池的東風,坐上了總市值的頭把交椅。而原來的老大上汽集團,卻成了投資者的眾矢之的,被按在地上使勁摩擦的同時,嘴裡還不忘罵罵咧咧地斥責道:“你這一天天的,難道就不能給老子爭口氣!”

“看熱鬧的,不嫌事大”,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與它們都相關的一個話題:智慧駕駛。

02

查理·芒格曾告誡過我們:“我不應該擁有某種觀點,除非,我能比身邊最聰明的人更好的反駁它。”

所以,對於如何評價各個車企的智慧駕駛技術,這樣專業的問題,大家不妨去聽聽專業人士的看法,我就不妄自菲薄了。

我想聊的是,為什麼智慧駕駛總是出事?以及,今後的汽車行業,是否真的像“磚家們”所說的那樣,造車新勢力們將取得革命性的勝利,而傳統車企將一步步走向沒落?

03

對於汽車的智慧駕駛,我首先想到的是藥物的研發。這是為何呢?因為它們都關係到人身的健康和安全。

作為智慧駕駛的先驅,特斯拉去年的“剎車失靈”事件,以及隨後被美國政府調查,都向我們傳遞出一個資訊:目前的技術還不夠成熟。

除了特斯拉之外,國內的造車新勢力,也因為智慧駕駛技術,而引發了數起交通事故,並頻頻成為熱點事件。

從那以後,各家車企的宣傳噱頭,才變得有所收斂,並將智慧駕駛“悄悄”改成了智慧輔助駕駛。

儘管大家還是聲稱自己的技術水平是L3級。但是,這種用詞上的“閃轉騰挪”,是不是能夠說明:行業的評價標準並沒有形成統一,甚至是,誰說什麼都行。

這就像動力電池一樣,今天這家企業說,我們已經研發出續航1000公里的高效能電池;明天又換成另一家企業說,我們的固態電池馬上就可以量產應用。

這種“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做法,是不是以犧牲消費者的權益,來博取關注和利益呢!

反觀新藥物的研發,通常需要經過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並且,只有取得足夠的臨床資料之後,該藥物才可以獲准推向市場。

如此看來,當初靠著“智慧駕駛”賺足眼球的企業,是不是應該受到譴責呢,畢竟它們是為了“一己私利”,而做出了一些與事實不符的宣傳。

04

對智慧駕駛的現狀,有了大概瞭解之後,我們再來看看目前的行業狀況。

那些造車新勢力們,正是憑藉著“技術噱頭”,成為了市場的新寵。它們的汽車產銷量和營業收入,猶如雨後春筍般屢創新高。這種“令人陶醉”的增長趨勢,讓一部分磚家們相信:用不了幾年,汽車板塊的天下就能實現統一。

然而,就像我們在開篇時所說的那樣:在汽車整車製造這個大舞臺上,一方是各種搶戲和加戲,而另一方又是各種不服氣。

那些不服氣的傳統車企,真的就自甘墮落、任人宰割了嗎?尤其是上汽集團,它作為曾經行業裡絕對的霸主,難道真的是一個不堪一擊的空架子?

要知道的是,對於電動化、智慧化、網聯化和共享化的行業發展大方向,那可是上汽集團最早喊出來的。難道上汽集團真的只是想透過喊口號,來彰顯它老大的身份?而它自己卻沒有為此加足馬力?

對以上問題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去了解一下以下內容;零束軟體、捷氫科技、友道智途、中海庭、聯創電子,以及享道出行的Robotaxi專案。

05

綜上所述,無論是企業的經營者,還是股票的投資者,他們對於汽車行業的發展方向,已經形成了共識,即自動駕駛。

但是,對於現階段的技術比拼來說,由於缺乏明確且統一的評價標準,所以“自說自話”的亂象,仍將會維持很長一段時間。在這種情況下,對於股票投資者來說,對各家企業的發展預期,保持適當的懷疑,就顯得尤為重要。

例如,對於造車新勢力,它們在“科技感”上的優勢,會不會只是因為“冒進”的營銷方式,所以才會在使用的過程中,暴露出諸多的安全問題。

而對於傳統車企來說,它們在技術上的暫時落後,又會不會只是因為“求穩”的經營策略,而實際上與前者是“不分伯仲”的,所以才會說出“靈魂與軀體”的論調,從而表現出各種的“不服氣”。

如果存在這種可能,那二者在股票市場上的巨大反差,是不是就顯得過於情緒化了。就像股市在過去所一直表現出來的那樣。

06

對於投資者來說,盲信於強者恆強的“馬太效應”,或者是一味地聽信於磚家的噪音,都是不理性的做法,其結果,都有可能帶來難以挽回的損失。

所以,最好的做法,仍舊是獨立去完成調查和分析,因為,透過這樣一個過程,會發現更多值得探究的問題,並找到更多接近事實的線索,從而做出最理性的投資決策。

除此之外,獨立完成分析的過程,也能在心理上,對投資決策形成強大的支撐。如此一來,股價的短期波動,非但不會“嚇跑”投資者,反而有可能在更低的價位上,來增加自己的持股數量。從而在“起風”的時候,獲取更多的投資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