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橫跨三個世紀的終極課題|ESG專欄

阿里橫跨三個世紀的終極課題|ESG專欄

Fast Reading:

■ 8月29日,阿里巴巴集團正式釋出《2022阿里巴巴環境、社會和治理報告》,展現了對於環境、均衡發展、企業治理等一系列問題的思考與行動。張勇表示,要健康、可持續地走向102年,就必須要處理好與環境、社會以及公司長期治理的課題。

作者|一C兩O

阿里巴巴要做102年的公司,誕生於20世紀最後一年的阿里巴巴,如果做滿102年,那麼它將橫跨三個世紀,阿里巴巴必將是中國最偉大的公司之一。

近日,張勇給公司員工寫了一封信,開篇數語,即是點題:我們要健康、可持續地走向102年,必須要處理好與環境的關係,與社會的關係,以及公司長期治理的課題。

什麼樣的公司可以稱為一家好公司?阿里巴巴應該怎麼樣與世界相處?時代出題,企業應變。

在信中,這位向來決策果敢的阿里巴巴董事長給出答案:創造商業之上的價值。而ESG正是解決一系列挑戰的一個行動框架。

8月29日,阿里巴巴集團正式釋出《2022阿里巴巴環境、社會和治理報告》,展現了對於環境、均衡發展、企業治理等一系列問題的思考與行動。

阿里橫跨三個世紀的終極課題|ESG專欄

ESG是國際通行的評價體系,衡量的是企業環境、社會效益、治理績效而非財報體現的投資理念和具體實踐,逐漸在中國落地生根。

企業需要創造利潤,但是企業的使命不能止於利潤。

經濟學家科斯說,企業因為社會成本而誕生。換句話說,企業這種組織形式,從一開始就是要解決社會經濟問題的。ESG尋求創造商業之上的價值,其實就是迴歸企業的本質。

ESG應該是一把圍繞價值、責任和風險的標尺。“希望公眾以後透過兩份報告來認識和理解阿里巴巴:一份是財報,另一份是ESG報告。”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張勇這樣說。

在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專聘研究員、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馬亮看來,阿里巴巴釋出的ESG報告既借鑑國際通行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框架,又融入鄉村振興等有中國特色的政策元素,並體現了數字平臺企業“創造商業之上的價值”的思考和行動。

阿里ESG報告在環境、社會和治理等三個維度深刻詮釋了新時代企業社會責任的新方向,指標多元、內容豐富、資料詳實、案例生動,拓展了ESG的中國內涵,特別是從平臺治理角度詮釋了ESG,為同類企業評估和披露ESG提供了一個範本。

1

能源議題連著每一個企業

2004年,ESG概念首次在聯合國全球契約計劃中被明確提出,彼時它是企業社會責任概念的延伸。

當然,它並非新概念,最早起源於工業革命後期的歐美。

彼時的人們就認為,除了追求利潤最大化,一個企業也應該考慮包括消費者、員工、社群、政府和環境等在內的利益方,不能無視社會責任。

有業內專家認為,ESG讓企業從關注傳統的財務指標到綜合衡量社會效益,使兼顧財務和社會收益逐漸成為一種投資取向。

當前,我國ESG屬於剛剛起步階段,對其內涵和外延還在探索。但總體而言,在綠色環保方面中國與世界是接軌的。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推動減汙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關鍵之年。

節能降耗紮實推進,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7%;清潔能源消費快速發展,天然氣、水核風光電等消費比重達到25。3%,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穩步增長,達到2。48萬億千瓦時,佔全社會用電量的29。8%;綠色產品產量快速增長,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產量分別同比增長145。6%、42。1%……

今年夏天,歷史罕見的高溫,電力負荷也創下新高,能源問題被擺在更加緊迫而重要的位置。

在去年全球能源供應緊張、歐洲多國重啟煤電的形勢下,我國非化石能源發展保持力度不減,佔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提高了0。7個百分點,從15。9%提高到16。6%。

能源議題連著每一個企業。

阿里橫跨三個世紀的終極課題|ESG專欄

根據阿里巴巴ESG報告,2021年,阿里巴巴在中國企業可再生能源購買者中排名第一。2022財年,透過能源結構轉型,減碳619944噸,阿里雲使用電力中21。6%是清潔低碳的,資料中心年平均能源使用效率(PUE)達1。247,為亞洲領先水平。

與自建資料中心相比,使用者在中國使用阿里自有資料中心提供的雲計算服務能實現碳減排85。5%。構建“88碳賬戶”體系,幫助超過 2000萬用戶日常參與減碳。今年7月,與 19家消費領域企業共同發起“減碳友好行動”……

“去年12月,我們釋出了首份《碳中和行動報告》,併為應對氣候變化做出了自己的承諾。這些承諾需要幾代阿里人的努力。我們相信,唯有一代又一代人的持續努力,才能帶來真正的改變……當然,我們也要平衡好發展和減碳的關係,讓低碳行動和長遠發展結伴而行。不僅如此,我們也把水、自然資源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更廣泛的環境議題,融入到未來的整體規劃中。”張勇在阿里巴巴ESG報告如此看未來。

02

時代好公司的誕生邏輯

ESG的本質,是追求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對於平臺型企業而言,達成這個本質的前提,對外需要和各方參與者構建信任的關係,對內則要支援好員工發展,在此基礎上,還需要整個參與者生態共同應對環境問題、發展問題。

商業生態的協同發展,又意味著負責任地為消費者帶來美好生活,以及助力中小微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此外,還應構建生態社群的包容性和韌性,更近一步地推動人人參與的緩解社會問題的公益。

阿里橫跨三個世紀的終極課題|ESG專欄

七大要素,阿里巴巴將其形象化為七瓣花,在公司內部,是自然的內生關係,越來越成為在全球範圍內衡量自家是否是好公司的重要標準。

換而言之,無論是從聯合國的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還是中國提出的諸多戰略,都蘊含同一個現實邏輯:

無論是什麼行業什麼性質的企業,不管企業規模大小,總要平衡好區域性利益與整體利益、長期利益與短期利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等關係。尤其對於大企業而言,需要自下而上呼應國家大治理,形成合力。所謂時代的好公司,都在這樣的努力中誕生。

03

平臺科技公司賦能社會責任

“要儘快建立有中國特色的ESG標準,並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業內專家呼籲。

從國際上來看,歐洲、美國、日本等發達經濟體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善的ESG生態系統,建立了體系化的ESG披露框架和披露標準。而對於中國而言,無論是ESG的評價標準還是ESG行動,都處在起步階段。

事實上,ESG的評價標準雖然源於國際,但其行動往往是具體的、在地化的。無論是環境保護、解決社會不均還是推進公司治理,一條更加符合國情的道路也在實踐中展開。

從ESG行動角度來說,平臺公司對於行業生態的推進,是中國正在展開的新內涵。

中國的網際網路、平臺企業是與世界差距最小的領域之一。

北京大學平臺經濟創新與治理課題組最新的研究成果《平臺經濟:創新、治理與繁榮》顯示:從全球範圍來看,中國平臺經濟發展位處於相對領先的地位,目前排在世界第二,衡量指標包括平臺企業的數量、市值、交易規模等。儘管近兩年的發展速度有所放緩,但總體而言,中國的平臺經濟發展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阿里橫跨三個世紀的終極課題|ESG專欄

平臺的價值不僅在連線商業交易主體,也在連線社會責任主體。

也正是從這個視角出發,阿里巴巴的ESG報告提出,平臺科技公司能夠更廣泛觸達和連線多方參與者,促成它們之間的協同合作。這意味著平臺可以成為參與者生態良性進步的載體,踐行超越企業自身的社會責任,真正成規模、成體系地促進社會進步。因此“要放大平臺科技公司賦能社會責任的影響”。

在消費領域,一個以平臺連線的低碳生態正在形成。2022 年 7 月,阿里巴巴與寶潔、伊利、瑪氏等 19 家消費領域企業共同發起了“減碳友好行動”計劃,從商品設計環節開始,推動低碳商品的大規模開發和科學衡量;倡導把低碳物流嵌入供應鏈;用低碳營銷,提高消費者對低碳商品的認知。

在節能領域,阿里巴巴推出碳排放最佳化核算平臺“能耗寶”,將企業用能情況資料化,透過精細化運營,挖掘生產過程中低效有損環節,並給出提效建議,還可以幫助企業規劃制定自產自用清潔能源的策略,演算法帶來的平均節能率達 10%。截至2022年3月31日,已有約1700家企業開始使用“能耗寶”。

阿里橫跨三個世紀的終極課題|ESG專欄

由此也可以看到,阿里巴巴集平臺之力,為超過上千萬中小微企業創造機會,並助力帶來超過6000萬就業機會,其中特別幫助那些處於相對弱勢地位的群體創造就業機會,尤其是女性和殘障人士。

去年,阿里巴巴新增的中國新使用者群體70%來自低線城市和鄉村;2022財年,淘寶為30。5萬視障使用者提供了服務,在技術相關領域投入歷史性地超過1200億元,在中國幫助構建了最活躍的開源技術社群……

04

如何創造商業之上的價值?

當前,國內企業的ESG行動正有序展開。從阿里巴巴ESG行動,觀測“商業之上的價值”,我們或許可以獲得一些初步的結論:

第一,ESG的本質就是創造商業之上的價值。而所謂商業之上的價值,是一家企業在財務之外,與社會共享的責任、共擔的風險、共謀的出路。

第二,ESG不是一個概念,而是具體的治理。在某種程度上,它需要與財報一樣成為企業的一號位工程。企業的主要負責人需要投入到這個可持續發展的議題中,並在企業中實現更高的可持續發展的架構。

第三,ESG不是單純表達社會價值與責任口號,而是需要充分融入商業設計。只有把社會責任變成商業設計的核心要素,並透過科技和商業創新,才能讓可持續發展驅動企業的發展。

第四,ESG不是一家公司的單打獨鬥,而是一次集體行動。只有積極和所有的利益相關者合作,發揮參與者生態的價值,才能實現共同的發展。

第五,ESG不只是規則上對外學習與開放,更是一次行動上的本土化與在地化。ESG的有效運轉,既需要對接國際標準,更需要符合中國實際,需要形成中國標準、中國內涵和中國方案。

END

節碳知事.影片號

洞見低碳企業,尋找靠譜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