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那大熱 嘉華遇冷 到底是什麼原因?

一個是還未上市就已成爆款,4S店門庭若市 ,媒體也爭相報道。

一個是已經上市卻無人問津,高調上市也未能掀起波瀾,甚至連吐槽都沒人吐槽。

這就是賽那和嘉華面臨的截然相反的兩種境遇。一個成了消費者和媒體的寵兒,一個卻難逃棄子的命運,這究竟是因為什麼?兩款新車產品力的差別真有那麼大嗎?

賽那大熱 嘉華遇冷 到底是什麼原因?

賽那大熱 嘉華遇冷 到底是什麼原因?

家用MPV到底應該怎麼造?

隨著二胎三胎的放開,越來越多的家庭使用者也需要一輛MPV,而之前很多MPV車型都是定位於商務需求,典型的譬如別克GL8。如何打造一輛家用需求的MPV,豐田顯然更有經驗。

賽那大熱 嘉華遇冷 到底是什麼原因?

首先是動力。嘉華給到了一套2。0T+8AT動力組合,這個級別的主流水準,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卻也“泯然眾車”。

賽那搭載了TNGA 2。5L全新第四代增強版THS II豐田混合動力系統,和漢蘭達同款動力,擁有強勁、平順、靜謐、省油的特點,再加上TNGA架構帶來的不同以往的駕控基因,使得賽那沒有過去MPV笨拙、遲緩之感。相反,不僅乘坐舒適,駕駛感還非常好,絕對不會有買MPV就是貼錢當“司機”的感覺。

因此,當嘉華還在利用傳統燃油發動機提升動力效能的時候,賽那已經用TNGA架構和THS混動慢慢擺脫了MPV費油、不好開的體驗。這一局,賽那勝出。

賽那大熱 嘉華遇冷 到底是什麼原因?

其次是空間,不誇張的講空間利用率就是MPV的靈魂。

30萬級合資MPV,別克GL8、大眾威然、起亞嘉華、豐田賽那車身三圍和軸距非常接近,肉眼可見的駕乘和儲物空間差距並不大,關鍵在於細節的處理。

以杯架為例,賽那第一排中央扶手箱就有4個杯架;

賽那大熱 嘉華遇冷 到底是什麼原因?

接近著中央扶手箱後部,也就是第二排前面還有2個;

賽那大熱 嘉華遇冷 到底是什麼原因?

你以為結束了?翻開第二排小桌板,前後各兩個,又來4個;

賽那大熱 嘉華遇冷 到底是什麼原因?

一共7座佈局的MPV,賽那直接給了10個杯架,是嘉華的一倍多……

再比如USB介面,中控臺1個;中央扶手箱裡面2個,外面2個;第二排2個;第三排還有2個,一共9個……

還有後備箱儲物空間,三排座位樹立狀態下賽那後備廂是個深坑,加上挪到左側內壁的小備胎節約了很大一部分空間,可以輕鬆碼幾個大箱子;在第三排座椅收折到地板下後,四座狀態下的賽那後備廂純平,裝載空間就更加充裕了。

賽那大熱 嘉華遇冷 到底是什麼原因?

最後就是舒適性。從內飾用料、豪華感和質感的營造上,嘉華無疑領先了賽那一個級別,但就乘坐舒適性來說,我的同事在成都車展體驗完之後,對賽那是讚不絕口,在他看來賽那座椅的柔軟度、承託力、對腰部的包裹性,整體的人體工程學優於嘉華,長途乘坐會更加舒適。

賽那大熱 嘉華遇冷 到底是什麼原因?

品牌力的差別太明顯

如果說MPV領域也存在造車鄙視鏈的話,那麼以豐田、本田為首的日系品牌一定站在食物鏈的頂端。尤其是豐田,一個能生產“保姆車”埃爾法、雷克薩斯LM這樣頂級MPV的廠商即將推出30萬級MPV,會帶來怎樣的轟動可想而知。

至於說現代起亞集團,無論中國、海外、亦或是韓國本土,轎車、氫能源才是其重點打造的領域,MPV並非其優勢所在。

做一個類比:如果有一天,當你知道特斯拉和大眾都要推出電動MPV的時候,你會對誰更充滿期待?毫無疑問,大機率將是前者,因為特斯拉在新能源市場的號召力就和豐田在MPV領域的影響力一樣,他們設計的產品很少讓人失望。

賽那大熱 嘉華遇冷 到底是什麼原因?

何況相較於起亞嘉華,豐田賽那在中國市場還有自己的故事。

和雷克薩斯一樣,1997年誕生的Sienna(塞納)原本是為北美市場專門設計的車型,憑藉著時尚的外觀、舒適的空間和良好的安全評級、可靠的品質,Sienna迅速在北美遍地開花,20餘年的時間裡累計銷量超200萬臺。

2009年隨著國內進口政策的放開,第三代Sienna以平行進口的方式來到中國。一方面,埃爾法的神話讓中國人對豐田MPV有著深深的執念;一方面國內MPV選擇性太少,GL8一家獨大,又太過商務,家用屬性偏弱,這個時候擁有3。5L大V6、大空間以及豐田品質加持的Sienna顯得極為稀缺,很多中產階級趨之若鶩。彼時,如果說埃爾法是明星政要的標配,那麼擁有一臺進口Sienna就是中產階級的身份象徵。

賽那大熱 嘉華遇冷 到底是什麼原因?

可惜Sienna在北美產量本就有限,供不應求,平行進口到中國更是“僧多肉少”,即便加價到60萬、等車一年,也是一車難求。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久而久之,Sienna成了不少中產階級心中的硃砂痣。

有一說一,起亞嘉華Carnival在北美市場的知名度也不小,和賽那一樣常年穩居北美MPV榜單前列,但嘉華的影響力也就僅限於北美。

2004年,就在東風悅達起亞成立的第二年,Carnival也以進口的方式來到中國,但彼時起亞在華的首要任務是以千里馬等經濟性小車開啟銷路,立足市場,Carnival僅僅是一個高階化技術象徵,加上價格偏高(終端售價30萬以上),兩年之後便銷聲匿跡了。直至2020年,東風悅達起亞釋出品牌向上戰略,第四代嘉華才再度出現,但對於絕大多數消費者來說,嘉華已經是一款陌生的外資MPV。

賽那大熱 嘉華遇冷 到底是什麼原因?

所以,如果說有豐田MPV光環加持、又有故事的賽那是王者歸來,那麼嘉華可能更像外來的媳婦,小心翼翼的挺進中國市場。人氣、熱度、關注度,孰高孰低,很明瞭。就目前起亞在華的實力而言,根本撐不起嘉華30萬的高價,大多數消費者不會為一款30萬的起亞車買單,自然也提不起興趣去關注這款新車。

但對於賽那而言,恰恰相反。

當下,南北豐田雙車戰略穩紮穩打,單車成交均價穩步向前,已經遠遠甩開了大眾。卡羅拉+雷凌牢牢佔據12萬級轎車市場,凱美瑞/亞洲龍,RAV4/威蘭達終端成交均價早就突破了20萬,月均銷量超7千的漢蘭達也站到了均價30萬的新高度。這個時候,30萬級豐田旗艦MPV賽那的到來適逢其時,甚至於將來上市後,賽那很可能延續漢蘭達加價銷售的套路。

賽那大熱 嘉華遇冷 到底是什麼原因?

賽那和嘉華的啟示

對於整個汽車市場來說,賽那和嘉華的戲劇性對立表現絕非孤例,它至少給了中國品牌兩點啟示:

首先技術永遠都是第一生產力。

當初,第三代Sienna以進口方式入華,之所以讓消費者念念不忘,是其開不壞的品質和效能打動了使用者,而第二代Carnival早期的敗走麥城,終究還是“名不符實”,價格與實力不對等的結果。

如今,賽那的火爆同樣也是豐田引以為豪的混動技術吸引的消費者;試想一下,如果現代起亞集團的氫能源技術成熟,為嘉華搭載了一套氫能源動力,而不是現在的2。0T+8AT,或許結局也不一樣。

賽那大熱 嘉華遇冷 到底是什麼原因?

其次,踏踏實實做好品牌。

嘉華的高價上市,其實是起亞品牌向上的一次劍走偏鋒,但大機率的結果是根基不牢,嘉華倒塌。

反觀豐田,從不打無把握之戰,對於每一個細分領域,或是藍海市場,豐田不是第一個介入的品牌,但總能後發先至,歸根結底一是做好充分調研,瞭解市場;二是做好品牌,一切都會功到自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