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效比為王的時代,所有的車型都在減配,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每當提起自己的愛車,所有的車主都在搖頭晃腦,只是因為大家對車輛的品質都不是很滿意,雖然汽車的價格降低了,越來越多的人能夠買得起汽車,但汽車行業則進入了一種惡性迴圈的狀態,為了提升汽車的銷量,增加汽車市場佔有率,所有的車企都在保證利潤的條件下,透過減配來提升車輛的價效比,合資車如此,國產車易如此,汽車行業正在陷入這種死迴圈。

價效比為王的時代,所有的車型都在減配,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汽車都進行了哪些方面的減配?

現在我們常說的減配是指降低汽車的重量,而重量降低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降低車身鋼板的厚度,鋼板厚度直接影響整車的剛性,所以,現在的車輛開起來越來越輕,絲毫沒有老款車型的穩重感及厚重感,比如大眾速騰系列,朗逸系列,雖然車輛的底盤依然穩重,但車輛的厚實感卻在顯著下滑;再比如別克的凱越,英朗等車型,車身鋼板厚度也在不斷減薄,車輛的駕駛感也變得越來越輕快,沒有了美系車的穩重感。

價效比為王的時代,所有的車型都在減配,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還有些車輛,則透過減少一些看不到的零部件來對車輛進行減配處理。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日產的軒逸和逍客,這兩款車直接將防撞梁刪除,美其名曰是為了“保護行人”;還有國民神車思域、飛度等車型,這兩款車最大的弊端就是隔音差,而隔音差的原因就是刪除了隔音棉,導致車輛的風噪、路噪、發動機噪音均很大;還有大眾的MQB平臺車系,中保研碰撞測試之後,一片狼藉。

價效比為王的時代,所有的車型都在減配,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現在很多合資車,為了提升車輛的價效比,開始在中國進行本土化生產,將原有的進口件替換成了國產件,畢竟國產件價格非常便宜,有利於大大降低車輛的成本,但國產件最大的弊端就是不穩定,容易出現小問題,這種減配算是比較良心的。

價效比為王的時代,所有的車型都在減配,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如何判斷車輛是否進行了相關的減配

汽車減配已經成為了公開的秘密,怎樣判斷某一款車型在減配?答案顯而易見,各位車主只需要檢視車輛的整備質量即可,隨著車型的更新,車輛的重量越來越輕,這款車十有八九是經過了減配,比如2011款凱越,整備質量達到了1。26噸,而2020款凱越整備質量約1。1噸,2012款的英朗,整備質量高達1。4噸,而現在的英朗,整備質量僅為1270噸。

價效比為王的時代,所有的車型都在減配,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汽車減配之後,車企肯定不會明目張膽地告訴消費者,“為了降低車輛的價格,我們的車輛進行了相關的減配”,而是以一種非常科幻的語氣,向諸多消費者解釋,“我們的車輛引入了汽車輕量化概念,在保證汽車的強度和安全效能的前提下,儘可能地降低汽車的整備質量,從而提高汽車的動力性,減少燃料消耗”。

價效比為王的時代,所有的車型都在減配,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現在很多高階車都引入了高強度合金鋼,對車身框架進行減薄處理,同時還可以保證車輛的安全性,但這些安全性只是停留於資料上,匹配至實車上之後,車輛的安全性經受著嚴重的考驗。比如現在的本田,思域在碰撞測試中,A柱斷裂,雅閣車輛安全性雖然較好,但雅閣車頂強度縮水20%以上。我不懷疑高科技產品,但高科技產品一定要確保萬無一失。

價效比為王的時代,所有的車型都在減配,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其實,不止合資車在減配,國產車也在減配。我們都知道,國產車可以稱得上是最良心的車企,車輛配置非常高,10萬的家用車能做出30萬的檔次感,但這乃是國產車不得已而為之的策略,畢竟國產車競爭力趕不上合資車,只能增加配置,提升車輛的價效比,吸引消費者購買,但現在國產車技術在一步步提升,市場佔有率也在不斷增加,國產車跟著自己的節奏,也在不斷的進行減配,以提升車企的利潤率。

價效比為王的時代,所有的車型都在減配,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綜上所述,中國汽車市場現在正全面進入價效比時代,而提升車輛的價效比有效方法就是減配,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合資車、自主品牌車,豪華車、家用車,均在減配的道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