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楊絳女兒進入彌留之際,86歲的楊絳撫摸著女兒的臉龐,溫柔地說:乖女兒,安心睡吧,我和爸爸都希望你睡好,我們很快會團聚的

1997年,楊絳唯一的女兒已經進入彌留之際,86歲的楊絳撫摸著女兒的臉龐,溫柔地說:“乖女兒,安心睡吧,我和爸爸都希望你睡好,我們很快會團聚的。”話說完後,女兒安詳地走了。

1937年,錢媛出生在英國牛津,是錢鍾書和楊絳唯一的女兒。受父母的影響,錢媛小時候,就比其他孩子要聰明靈動很多,童年之時,就已經開始閱讀中國古代四大名著,後來,憑著自己的學識在北大中文系任教,是一位深受學生敬仰的老師。

然而,命運在賦予你智慧的同時,總是會剝奪些什麼,錢媛的事業很順,但感情之路卻異常坎坷,她這一生擁有過兩段婚姻,但這兩段婚姻,都沒有讓她感受到幸福。

錢媛的第一任丈夫是她在大學時的同學,名叫王德一,相戀於大學,畢業之後就步入婚姻,但無奈地是,因為某些歷史原因,結婚後沒多久,王德一就去世了,錢媛成了寡婦。

由於感情太深,丈夫的去世帶給錢媛的打擊是致命的。那段時間,她甚至喪失了活下去的慾望,在父母的陪伴下,她好不容易才走出了陰影,慢慢敞開了心扉,和楊偉走到了一起。

楊偉還有一對兒女,為了不讓他們受委屈,錢媛將他們視如己出,甚至放棄了做母親的機會。然而就是這樣,錢媛在這段感情中,也並沒有感受到太多的幸福。

每每說起錢媛的時候,楊絳都會非常自豪地說:“錢媛是我一生的驕傲。”然而,讓楊絳沒有想到的是,她一直引以為傲的女兒,竟會讓她忍受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

1997年,錢媛因脊椎癌撒手人寰,錢鍾書的病情也因女兒的離世而進一步惡化,在錢媛去世一年之後,也離開了人世間。

原本是幸福的一家三口,如今只剩下楊絳一個人,她也想過跟著丈夫和女兒一起團聚,但她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她還有自己沒有完成的目標,丈夫的學術筆記和成果還需要她整理,這是丈夫的心願,她必須完成。

雖說當時的楊絳也是將近90歲的年紀,但在面對錢鍾書留下的幾麻袋筆記的時候,她並沒有退縮,而是靠著自己的努力,把這些筆記一點一點地整理出來,碰到自己不懂的德文、拉丁文、義大利文,她就去查。

終於,在2011年的時候,楊絳終於把丈夫的筆記整理成了一本《錢鍾書手稿集》,全書一共15000多頁,整整79冊,而這樣一個龐大的工程,正是一位年近100的老人完成的。

書出版的那一年,楊絳剛好100歲。在這十幾年的時間裡,除了完成丈夫未完成的事業之外,楊絳還完成了一個全家人的心願,將他們全家人60多年來生活的點滴,寫成了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就是《我們仨》。

原本約定的是,每個人負責寫自己的那一部分,可如今這三部分,都只能由楊絳一個人完成了,就像楊絳在書中寫的一樣:“我一個人,懷念我們仨。”一句話,戳中了大家的淚點,可想而知,這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在寫這本書的時候,究竟有多難過。

在這本《我們仨》中,沒有華麗的辭藻修飾,語言也都很平淡,但就是這樣平淡的語言,背後的情感卻是極為細膩的,書中記錄了從楊絳和錢鍾書相識,到相戀,結婚,生下女兒錢媛之後,整整63年的時間裡,他們所經歷的一切,這其中,有甜蜜也有痛苦,有順境,也有逆境。

2003年,《我們仨》出版之後,就獲得了廣大讀者的喜愛,到2016年,這本書的銷量成功突破百萬冊,楊絳先生把這本書的全部收入和自己家裡的積蓄,全部都捐給了教育事業,讓更多貧困地區的孩子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

錢鍾書和楊絳的愛情故事,是很多人都向往的,中國的文壇名流不少,但能像他們一樣,做到相敬如賓,相濡以沫的卻很少,他們的一生都在體會幸福,這是絕大多數夫妻都望塵莫及的。

2015年,105歲的楊絳去世,他們一家人終於能團聚了,她也終於可以和丈夫、女兒好好說一說自己一個人活著的這十幾年的時間,都在做什麼了。

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總覺得婚姻是帶來不幸的,但看了楊絳的《我們仨》之後,你就會發現,婚姻也是很美好的,關鍵看你怎麼維護,怎麼經營。如果你也對婚姻生活有所迷惑,不妨讀一讀楊絳的這本《我們仨》,另外,錢鍾書的《圍城》也十分值得大家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