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南|登鎮北臺

終南|登鎮北臺

來到鎮北臺,正值仲秋時節,陝北的氣溫,不冷不熱,非常舒適。一場小雨剛剛洗滌過,秋高氣爽,路旁草木蒼翠一片,十分養眼。

到了景區,下得車來,但見景區大紅門上方黑底匾牌鐫刻著金色大字:鎮北臺。兩邊立柱有一副燙金楹聯:南蔽秦隴 北瞰河套 榆塞固壘震九邊;東連滄海 西接嘉裕 萬里長城第一臺。耀眼而醒目。

榆林在古代是軍事要塞,北臨大漠,南護延綏。有明一代,榆林為九邊重鎮。所謂九邊,又稱九鎮,是沿長城防線設立的九個軍事重鎮,即遼東、薊州、宣府、大同、太原、延綏、寧夏、固原和甘肅鎮。其中延綏鎮管轄從府谷到鹽池880公里的長城。

是時,榆林只是邊塞一個衛城,稱作榆林衛。巡撫都衙延綏鎮設在二十多里外的綏德州。由於蒙古族不斷侵犯邊關,榆林和綏德相距遙遠,邊報傳到綏德,待增援部隊趕到榆林,蒙古輕騎早已逃之夭夭。明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四川人餘子俊出任延綏巡撫,在秦、隋長城的基礎上歷時4個月修築起延綏鎮長城。為了滿足邊民生活需求,同時在延綏鎮以北的紅山設立市場與蒙人貿易。但,自從貿易往來後,蒙古人更是伺機南下搶奪財物,擄掠人口牲畜,邊城的安全岌岌可危。為了控制紅山市場貿易,防範外敵侵入,萬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又在長城南北顯要處,紅山之上款貢城西南角築鎮北臺,居高臨下,觀察敵情和互市情況。

明朝建政於1368年,亡於1644年,而鎮北臺建於1607年,距明王朝滅亡僅有37年。由此可見,萬曆帝冥冥之中已經預感到朝代更迭不遠了。他的祖先就是從北方遊牧民族手中奪取的江山,他感覺到對明王朝政權最大的威脅來自北方遊牧民族,於是修築、加固長城,希望禦敵於千里之外。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推翻明王朝政權的卻是鎮北臺腳下的米脂人李自成!

歷史就是這麼令人難以捉摸!

鎮北臺距今400餘年,為明代長城遺址中氣勢最為宏大、雄偉的名臺要塞。臺分四層疊起,外砌磚石,內夯黃土,底層為臺座,略呈方形,每邊70米左右,層層收縮,頂層每邊長10米。四周設垛牆,總高30餘米。臺南有城門、券洞和磚石踏步,北邊與長城相連,虎踞山巔,宏偉壯觀,據險臨下,控南北咽喉。

萬里長城舉世矚目,它像一條巨龍橫臥在中華大地上,東有龍頭山海關,西有龍尾嘉峪關。那麼鎮北臺地處邊塞重鎮榆林,連線東西,它就是巨龍的心臟了。它也是明長城線上現存最大的烽火臺,被譽為“萬里長城第一臺”。

從款貢城而入,隨後登上鎮北臺。我的輪椅登不上去,陪伴我的小張在榆林市殘聯供職,他推著我的輪椅繞臺城而行,說是讓我領略一下鎮北臺的風光。小張是榆林土著,畢業於榆林職業技術學院,熱情且博學,邊走邊給我當導遊。

款貢城是當年漢蒙之民貿易之地。是時,邊界狼煙息靖,邊民安居樂業,漢蒙互市繁榮,此地也叫“易馬城”,每逢集日,萬頭攢動,馬嘶騾叫。清代詩人楊蘊有詩云:關門直向大荒開,日日牛羊作市來,萬里春風殘雪後,遊人指點赫連臺。如今,詩人筆下的景觀,早已成為歷史。

此時,放眼看去,當年的“易馬城”樹木成蔭,長廊曲回,曲徑通幽,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緩緩前行,小張指著長滿苔蘚的城磚說:“這些磚三分之二都是明代的,只有三分之一是後來修繕用的新磚。明代詩人唐龍在《秋日出塞》中寫道:鼓角山原振,旌旗日月明。屯兵紅石峽,斬將到神京。由此可見,鎮北臺當年不僅是軍事要塞,而且這一帶也是古戰場。”

舉目去看,磚縫裡長著苔蘚和莎草,當風抖著,似乎訴說著逝去的故事。默誦范仲淹的詩句: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一股悲涼之情在心底油然而生。

一陣秋風撲風而來,裹挾著蒙古高原的涼意,吹散了眼前漂浮的戰火狼煙,耳畔的戰馬嘶鳴也戛然而止。側耳細聽,只有銀杏樹葉颯颯地響著。我驀然驚醒,今日非往昔,狼煙早已散盡。這裡地處毛烏素沙漠南緣,然而,昔日的茫茫沙海,已變為萬頃綠洲。毛烏素沙漠也已然從地圖上悄然消失。放眼看去,滿目蒼翠,勤勞的榆林人民創造了人類治沙史上的奇蹟,令人堪嘆。

滄桑的鎮北臺,歷經數百年的風風雨雨,見證著一個邊關軍事要塞變為旅遊勝地的全過程,同時見證著榆林幾百年來的發展和繁榮。暗自思忖,當年將士遠離家鄉,駐守邊塞,築高臺、御外敵,不就是為了子孫後代能安居樂業嗎?

惟願歲月靜好,不再有戰火狼煙。

終南|登鎮北臺

【請關注我們】

▲長按上面二維碼可關注晚報微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