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年前 烏拉爾地區生產出第一爐生鐵 至今仍是俄羅斯冶金業支柱

320年前,即1701年10月17日,在卡緬斯克村(現卡緬斯克烏拉爾斯基市)烏拉爾地區第一座高爐生產了第一批生鐵。

320年前 烏拉爾地區生產出第一爐生鐵 至今仍是俄羅斯冶金業支柱

1909年,卡緬斯克的普羅庫金-戈爾斯基鑄鐵廠。

從這一天起,烏拉爾採礦和冶金工業的歷史就開始了,將這片偏遠荒涼的地區變成了俄羅斯重工業的中心,用特瓦爾多夫斯基的話來說,這裡變成了“國家的大本營”。

320年前 烏拉爾地區生產出第一爐生鐵 至今仍是俄羅斯冶金業支柱

卡緬斯克村,右側是一片池塘,驅動水力機械工作。中央是工廠辦公室的白色塔樓,建於18世紀,並儲存至今。

接下來的100年,成為烏拉爾經濟和人口快速增長的時代。在此期間,有250多家國營和私營冶金工廠在這裡落成並投入生產。常住人口從2萬增加到100萬人,增長了50倍。幾乎所有這些人都以某種方式與冶金相關,要麼直接參與冶煉,要麼為工廠提供食品、木材和建築材料。

320年前 烏拉爾地區生產出第一爐生鐵 至今仍是俄羅斯冶金業支柱

18世紀的歐洲高爐,烏拉爾鑄鐵廠也有類似的高爐。

正因為烏拉爾地區的冶金業得到迅猛的發展,沙俄從18世紀初進口鑄鐵,到18世紀末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鑄鐵生產國。烏拉爾地區生產的鑄鐵產品不僅完全滿足了沙俄自身的需求,還遠銷歐洲甚至美國,為沙俄帶來了可觀的收入。

320年前 烏拉爾地區生產出第一爐生鐵 至今仍是俄羅斯冶金業支柱

活塞式空氣泵將加熱後的空氣送入高爐,提高冶煉效果。

雖然運輸成本高昂,但烏拉爾鑄鐵的生產成本非常低,這是因為在生產過程中使用了水力,以及數十萬農奴,他們都是幾乎免費的勞動力。

320年前 烏拉爾地區生產出第一爐生鐵 至今仍是俄羅斯冶金業支柱

1782年在下塔吉爾建造的大型鑄鐵廠,有於八個雙爐和四個水輪機,透過波紋管提供動力並對高爐鼓風。

然而,到了19世紀初,這樣的情況開始發生巨大的變化。始於英國的工業革命很快蔓延到其他西方國家,19世紀中葉,俄羅斯冶金業的產量從世界第一下滑到第五。直到20世紀30年代,廢除農奴制度的蘇俄才在資本主義基礎上進行工業化的嘗試。

320年前 烏拉爾地區生產出第一爐生鐵 至今仍是俄羅斯冶金業支柱

“錘子工廠”的示意圖,在18世紀,工廠透過鍛打熾熱鑄鐵錠的方式,敲出爐渣來進行加工。為此使用了水輪驅動的鍛打機械。18世紀大多數烏拉爾鑄鐵廠都是這個樣子。

現在,烏拉爾地區仍是俄羅斯主要的鋼鐵冶金中心,烏拉爾的鑄鐵、鋼鐵不僅滿足了俄羅斯的需求,還出口到世界許多國家。2019年,俄羅斯出口黑色金屬超過4000萬噸,價值超過180億美元,其中近一半都是烏拉爾地區貢獻的。

320年前 烏拉爾地區生產出第一爐生鐵 至今仍是俄羅斯冶金業支柱

“錘子工廠”的另一張示意圖。

320年前 烏拉爾地區生產出第一爐生鐵 至今仍是俄羅斯冶金業支柱

在烏拉爾冶金廠內,使用渠道引水推動水輪旋轉,進而驅動鍛錘。

320年前 烏拉爾地區生產出第一爐生鐵 至今仍是俄羅斯冶金業支柱

18世紀的水力鍛錘。這張照片是在德國拍攝的,沙俄當時的裝置與它們幾乎完全一樣。

320年前 烏拉爾地區生產出第一爐生鐵 至今仍是俄羅斯冶金業支柱

水力鍛錘的示意圖,水輪旋轉時就會撥動錘杆的尾部,從而讓鍛錘抬起。

320年前 烏拉爾地區生產出第一爐生鐵 至今仍是俄羅斯冶金業支柱

奧爾洛夫斯基鐵礦,使用柳條籃將鐵礦石帶到地面上。這張照片拍攝於20世紀初,可以看出200年來,採礦技術幾乎沒有變化。

320年前 烏拉爾地區生產出第一爐生鐵 至今仍是俄羅斯冶金業支柱

最早的烏拉爾鑄鐵火炮之一,鑄造於1704年,現在科洛姆納博物館展出。

320年前 烏拉爾地區生產出第一爐生鐵 至今仍是俄羅斯冶金業支柱

卡斯麗鑄鐵廠的工人居住區,即便在上世紀初,這裡工人的生活方式仍然是純粹的農村樣式,儘管他們已經告別農奴身份很長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