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大觀|混動:自主品牌探索高階化的新路徑?

汽車大觀|混動:自主品牌探索高階化的新路徑?

作者|王雲朋

“太貴了,誰買啊”“價格有些嚇人”……;“從價格上看,“國產比它價格低的大把,但肯定很多地方是不如這款車的,合資同價位又被它吊打。”……

汽車大觀|混動:自主品牌探索高階化的新路徑?

汽車大觀|混動:自主品牌探索高階化的新路徑?

3月1日,魏牌摩卡DHT-PHEV正式上市後,這款車的售價也隨即成了消費者們爭論的焦點。摩卡DHT-PHEV 29。5萬元-31。5萬元的售價貴嗎?單從價格看確實不便宜,但結合一下該車的引數和效能看,也就能釋然了。

事實上,混動車型售價高於普通燃油版的並非摩卡DHT-PHEV一款。如長安UNI-K iDD的預售價格為17。69萬元-19。29萬元,而UNI-K的售價為14。59萬元-18。49萬元;比亞迪唐DM-i車型售價為20。28萬元-21。98萬元,而燃油版車型售價為16。58萬元;奇瑞瑞虎8 PLUS鯤鵬e+售價為15。18-16。58萬,而瑞虎8 PLUS兩驅版車型售價僅為12。49萬元-14。99萬元……

汽車大觀|混動:自主品牌探索高階化的新路徑?

從產品層面看,在搭載了混動系統後,車型的效能、續航和駕駛體驗確實有較為明顯的提升,但相比燃油車型其售價的增長幅度也是頗為可觀的。

在汽車市場內卷頗為嚴重的情況下,自主品牌為何要給旗下的混動車型定下較高的售價?

在筆者看來,此舉首先是響應《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和雙碳目標等相關政策、適應市場和消費者需求;其次,這也未嘗不是自主品牌對高階化路徑的另一種探索和嘗試

難圓的高階夢

品牌高階化的本質是什麼?答案很簡單,即提升產品的溢價能力。

說得再直白一點,高階化意味著更高的溢價水平,當人們形成對一個品牌的高階化認知後,就會從潛意識裡覺得旗下產品在滿足使用屬性之後,還有更好的品質感與面子。

此外,從發展的層面來講,企業獲得更高的利潤率,也能有充足的資金和抗風險能力,去進一步反哺自身研發實力,進而推動研發和產品推出,形成一個正迴圈。

這一點,對於汽車這個資金高度密集化的產業來說更為凸顯。也正因如此,自主品牌從未停止過對向上道路的探索。而如果將時間軸拉長,自主品牌已經走過的向上之路大概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汽車大觀|混動:自主品牌探索高階化的新路徑?

2005年至2010年,憑藉著國內第一波購車潮,自主品牌產銷規模不斷擴大,市佔率一度曾達到35%。但由於彼時合資品牌佔據著中高階市場,留給自主品牌們的低端市場規模雖大,利潤卻非常少。

因此,“想要有所發展,必然要向上攻堅”就成了當時自主品牌們的共識。為了扭轉這種局面,奇瑞汽車率先吹響了品牌高階化的號角,2007年奇瑞成 立觀致汽車,2009年推出了中高階乘用車品牌瑞麟。在此之後,包括北汽、上汽、比亞迪等自主品牌,也紛紛推出了自己旗下的高階車型,如上汽榮威950、北汽C70G、比亞迪G6等。

不過,較為遺憾的是,由於當時國內汽車工業發展時間不算長,既無深厚的技術沉澱,也沒有足夠強勢的品牌文化,且採購、供應鏈管理等諸多方面也難同當時世界一流水平接軌,所以上述嘗試均已失敗告終。

“所謂高階並非由廠家定義,定價高即檔次高。決定是否高階的主要因素有兩個,一是品牌文化,二是產品力。這兩個條件,彼時的自主品牌都無法滿足。”有業內人士表示。

雖然首次衝擊高階市場的效果不太理想,但卻未打消自主品牌們的積極性。2011年至2016年間,國內SUV市場開始逐漸火熱,而搶先佈局該細分市場的自主品牌也藉此機會不斷壯大,長城汽車、吉利汽車、長安汽車等頭部品牌先後崛起。統計資料顯示,2011-2017年間,自主品牌市佔率實現了連續7年增長,最高時接近60%。

汽車大觀|混動:自主品牌探索高階化的新路徑?

憑藉著SUV車型在中低端市場站穩腳跟後,自主品牌頭部車企也隨之開啟了第二輪的品牌高階化探索。自2016年起,包括吉利、長城、奇瑞、長安等品牌先後推出了旗下的高階品牌或高階系列車型。目前來看,自主品牌第二次高階化嘗試,也算是取得了一定的市場反響。

尋找新的機會

從當前的市場反響看,自主品牌頭部車企的新一輪高階化雖然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它們的平均單車售價仍難以與一線合資品牌相競爭。如在自主品牌高階化的道路上,一直都被行業重點關注的領克品牌,2021年的平均售價是15。8萬元,與一線合資品牌相比尚有差距。

換句話說,在合資品牌的強勢擠壓下,自主品牌們通向高階市場的道路是狹窄且充滿磕絆的。那麼,在第二輪品牌高階化已有成效的基礎上,自主品牌又該如何繼續向上?

“前兩次探索是量變,那麼智電化浪潮便是自主品牌真正質變的黃金機遇。”東吳證券研報指出。

汽車大觀|混動:自主品牌探索高階化的新路徑?

事實上,東吳證券研報的表述並非沒有道理。2020年10月,由工信部指導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提出,至2035年我國節能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將各佔一半,傳統能源動力乘用車將全部轉為混合動力,從而實現汽車產業的全面電動化轉型。而2021年初,我國又制定了明確的“雙碳”目標。在相關政策的推動以及純電動車目前還存在諸多使用焦慮的背景下,混動路線也就成了行業發展的新方向。

為何這樣說?一方面,混動技術與燃油技術關係密切,車企開發混動車型能充分利用現有的整套燃油系統;另一方面,混動技術與電驅動技術關係緊密,可以提高燃油經濟性的同時,解決純電汽車面臨的續航、補能問題。

而對行業發展動向極為敏感,同時又急切希望擊穿品牌高階化天花板的自主品牌,便開始了對混動這條新路徑的探索。具體而言,2020年12月長城汽車釋出了檸檬混動DHT系統;2021年初,比亞迪釋出了以電為主的混動技術——DM-i超級混動;2021年上海車展期間,奇瑞釋出了4。0時代全域動力架構——鯤鵬動力;同年6月和10月,長安和吉利也先後釋出了旗下的混動系統。

汽車大觀|混動:自主品牌探索高階化的新路徑?

在完成了系統的研發之後,各家車企在市場層面也開始了摩拳擦掌。其中,比亞迪率先一步在2021年上市DM-i系列車型,目前不僅已在新能源混動細分市場站穩腳跟,而且還將品牌的單車平均售價拉到了新高度。

與此同時,從目前已經公開的資訊看,今年比亞迪還將推出包括唐DM-i、漢DM-i、漢DM-I AWD等搭載DM-i超級混動技術的新款車型。而其他自主品牌方面,如吉利星越L Hi·X混動版、奇瑞瑞虎8PLUS鯤鵬e+、星途ET-i、長安UNI-KiDD、魏牌摩卡DHT-PHEV都已經或即將在年內上市。

“從自主品牌的扎堆佈局看,混動或將是自主品牌轉型升級的一次機會,而從品牌的高階化來看,混動也是實現高階化的一個路徑。”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於武曾表示。

換句話講,經過了數十年的追趕,自主品牌在燃油技術領域也已小有收穫,加上較為領先的電動技術,研發領先的混動技術儼然已成為自主品牌尋求高階化的新發力點。

汽車大觀|混動:自主品牌探索高階化的新路徑?

寫在最後:當下,汽車已越發不再是冷冰冰的出行工具,更多的是像“真正的移動客戶端”。這種情況下,像手機一樣的生態服務圈,自然也開始被越來越多的車企所重視。

提到使用者生態服務圈,就無法避開以小鵬、蔚來、理想等為代表的新勢力頭部車企,因為從現實情況看它們所宣揚的“聯絡使用者、與使用者共創”,並非空喊的口號和空洞的“感情牌”。而小鵬、蔚來、理想等新勢力車企對使用者生態服務圈的構建,也是它們能贏得使用者認可,在高階市場逐步站穩腳跟的關鍵。

“接下來,國內自主品牌在推出適合市場發展需求產品的同時,也需在產品質量、使用者服務等多方面提供高品質保障。”全國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

簡單地解讀這句話,就是除了產品外,使用者也是自主品牌繼續高階化背後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