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恬 | 生活中的管理學——PDCA

給你講述最瘋狂的成長故事

你是否有感覺自己做很多事情一直都在原地踏步,或者沒有任何成效?你是否覺得自己有想要解決的問題卻又發現無從下手?或者是對目標不夠清晰?

今天在和爸爸通話的時候,他發現我的目標感不是很強,對目標不夠明確,因此跟我分享了一個管理學上的一種通用模型——“PDCA”。

PDCA主要是由4個單片語成的簡寫,分別是Plan、Do、Check以及Action。這是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在管理上常常會被使用以及提及,並且使用範圍非常廣泛。

接下來我來給大家分別講解一下PDCA是什麼。

李雨恬 | 生活中的管理學——PDCA

“P”

首先是P,P就是Plan,它的意思就是“計劃”,這就是事先的準備,其中包含制定目標等。

在這一步驟中有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將目標的具體,量化,並且避免模糊的概念以及形容詞,這可能比較抽象,舉個例子,比如不要說“我的目標是要把英語學好”或者“我的計劃是多跑步”,這樣的目標定了其實就跟沒定一樣,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你要往哪走、走到哪,等於漫無目的的瞎努力,所以這根本不能算是一個目標。你可以嘗試換一種說法,例如“我的目標是英語詞彙量達到15000”或者是“我的計劃是在30秒內跑到前面300米處的花壇”,將目標具體到數量,或者是具體到時間,讓你更加明確努力的方向。

但如果你是像第一種定目標方式的人,一時半會兒不太能接受具體化的表達,你可以嘗試下面這種方法,這是我在一本書上讀到的,就是不斷問“為什麼”,或者是問“是什麼”,如果不斷的問到第三層或四層基本上就接近核心了。在這裡只需要問三層,你可以問自己“是什麼”、“達到什麼”、“怎麼測量”。

例如:第一層“是什麼?”向前跑步;第二層“達到什麼?”達到30秒跑到300前面的花壇;第三層“怎麼評估結果?”用軟體計時以及記錄里程。或者:是什麼?提升英語;達到什麼?15000詞彙量;怎麼評估結果?軟體測試達到15000。像這樣目標就清晰了,就有助於後面下一步的執行了。按照這樣,你也可以嘗試一下給自己定一個具體,量化,清晰的目標或計劃。

李雨恬 | 生活中的管理學——PDCA

“D”

第二步就是D—Do,執行。如果定了目標卻什麼也不做,但還指望著有一天能夠達成目標,那就是痴人說夢。執行是比計劃更加重要的一步,假如你定的目標是要將英語詞彙量達到15000,那這一步就是你背單詞的一步。假如你的目標是跑到前面的花壇,這一步就是你鍛鍊跑步的過程。

李雨恬 | 生活中的管理學——PDCA

“C”

第三步是的C是Check,也就是總結執行內容,發現問題。例如你怎麼也無法在30秒內跑到前面的花壇,你開始總結問題發現原來是因為你的步頻不夠快、步子邁得不夠大,然後你開始想辦法解決,例如可以加快雙腳運動速度,或者是加大每一步邁出的距離。

“A”:

最後一步就是action。這裡的action有兩個意思,有處理的意思,也是行動的意思,也就是想辦法處理問題後開始行動。例如你的解決方案是跑步加快雙腳的運動,或者是加大每一步邁出的距離,你開始在網上搜尋資料,並著手練習。

李雨恬 | 生活中的管理學——PDCA

如果你能夠一直堅持到這一步,那麼基本上你距離達成目標就不遠了。但如果你們堅持到這一步發現還沒達成而且還有一段距離怎麼辦?彆著急,其實“PDCA”還有一個名字叫“PDCA迴圈”,這實際上是一個迴圈的過程,如果你到Action的這一步還沒達到,並且還有一段距離,那你就可以返回到前面的步驟,再檢查,再處理,再執行……這就是一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迴圈過程。

李雨恬 | 生活中的管理學——PDCA

雖然PDCA是管理學,但它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還是能夠用的上的,就好比前面舉的兩個關於英語詞彙量和跑步的例子。不管是大計劃還是小計劃,大目標還是小目標,都可以用PDCA的方法來管理。如果你也希望能夠讓自己有限的時間創造更多的價值,或者希望自己能夠不做無用功,更好的達成目標,那就嘗試一下吧!嘗試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或設立一個計劃,然後開始你的成長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