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區域發展評價指數體系”釋出

10月29日,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論壇在杭州成功舉辦。會上,“中國區域發展評價指數體系”正式釋出,是國內首個定量、動態刻畫區域高質量發展和區域協調發展程度的指數。

本指數體系由浙江大學區域協調發展研究中心、浙江大學中國西部發展研究院研究編制,旨在更加科學、客觀評價區域發展水平及協調性,融學術嚴謹性與政策考核性於一體,對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實施、區域政策制定和調整具有重要的決策參考價值。

本指數體系主要特徵可用“12345”概括,即1個指數體系,聚焦“高質量”和“協調性”2個層面,反映“地級市”“省域”“城市群”3大區域特徵,融合“理論可依、資料可靠、方法科學、對策可行”4大目標,最終構建涵蓋5大發展理念的綜合評價指標。

在指數選取上,課題組經過精心遴選,基於高質量發展“上臺階”和區域協調“一起上”,分別從“五個發展程度”和從“五個性”進行衡量評判。“五個發展程度”即:區域經濟發展程度、公共服務發展程度、基礎設施發展程度、人均消費發展程度、經濟環境協調發展程度;“五個性”即:區域經濟增長收斂性、公共服務普惠性、要素流動自由性、生活水平一致性、生態環境可持續性,衡量各區域高質量發展的離散程度。

在研究方法上,本指數採用專家評分法與文獻研究結合法確定了各個指標的加權權重。評價指數體系涵蓋我國大陸322個地級行政區、27個省(自治區)和4個直轄市,從城市、省區、城市群、板塊四大層面對區域發展情況進行評價。

浙江大學區域協調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西部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董雪兵教授介紹,中心團隊已完成指數的體系構建、綜合測算程式、測算成果分析。測算結果表明,在城市層面上,呈現出沿海多於內陸、東部多於西部、南方多於北方的發展特點;在省區層面上,按東中西和東北分別進行區域內排名,東部省區相對較好;省級層面五個“發展程度”的結果顯示,“經濟環境協調發展程度指數”表明中西部在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區域發展模式上具有較大潛力;城市群輻射作用逐漸增強,但城市群內部協調程度有待提升,特別是西部城市群,經濟、社會資源多集中在省會城市,且極化效應大於擴散效應,出現“虹吸”現象。板塊層面,區域差距已由東西差距為主轉變為東西差距和南北差距並存,南方高質量發展和協調程度都優於北方。由於南北差距的擴大,區域協調發展從以前的“東西不平衡”向“東南-西北不平衡”迴歸的趨勢。

區域發展不僅要解決“有沒有”的問題,更要解決“好不好”的問題,基於對中國區域發展評價指數體系的研究與分析,董雪兵教授代表課題組提出系列政策建議,指出,應進一步發揮區域重大戰略對區域高質量發展和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引領,推動一系列機制體制改革創新,統籌推進區域板塊之間的協調發展,堅持“輸血”和“造血”相結合,用高質量發展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實現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董雪兵教授介紹,中國已到了紮實推動共同富裕的歷史階段,國家戰略所引領的深層次變革正深刻改變國家區域發展版圖,為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撐。未來,課題組將持續推進中國區域發展評價指數體系的更新與完善,進一步提升指數釋出科學性、及時性和權威性,更加全面、科學、直觀的反映、評價和引導我國區域高質量發展,更好地為我國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與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為推進共同富裕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