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Z:都坐下 我依舊是你們所熟悉的雷克薩斯

先說一個冷知識,世界上第一輛電驅動的SUV是2005年釋出的RX 400h。

雷克薩斯固然可以說是現代汽車電氣化的先驅者,但當中國和歐洲的豪華品牌都認定純電動時,雷克薩斯,乃至整個豐田的腳步都都顯得極為遲緩。

RZ:都坐下 我依舊是你們所熟悉的雷克薩斯

直到不久之前,才釋出了旗下e-TNGA架構下的首款車型bZ4X,而到了去年年底的戰略釋出會上,更是一口氣推出了16款純電動概念車的高姿態,展現了這個汽車業霸主的態度。僅僅四個月後,雷克薩斯基與純電動架構的首款車型,就來到了我們的身邊。

4月20日,雷克薩斯旗下首款純電動SUV,全新RZ正式全球首發。

在人們的普遍印象中,與經常充滿黑科技的電子產品界不同的是,日系品牌往往是技術保守的代表。這其中,雷克薩斯的品牌性格與日本人十分接近,溫和低調、恭敬有禮,在人群中不張揚。再加上對產品的精雕細琢,是不是還透露出意思執拗的工匠精神。這或許也是不少人選擇雷克薩斯的原因吧。

RZ:都坐下 我依舊是你們所熟悉的雷克薩斯

於是,正當人們以為這次推出的純電動SUV會像UX 300e一樣寡淡無味時,雷克薩斯甩出了一把王炸,全新RZ代表著未來的雷克薩斯設計和技術方向。

科技以換殼為主?

“換殼”這件事,發生在豐田與雷克薩斯身上,已經算不上是新鮮事了。無論是雷克薩斯LX與豐田蘭德酷路澤,還是在雷克薩斯LM和豐田埃爾法,以及在雷克薩斯NX與豐田凌放等車型上,都能找到相似之處。這裡說的相似之處,包括且不限於車身尺寸、動力總成、底盤結構等。

RZ:都坐下 我依舊是你們所熟悉的雷克薩斯

於是,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了雷克薩斯RZ之上。當看到雷克薩斯RZ的各項引數時,不得不讓人聯想到豐田的bZ4X。而事實也是如此,如兩者的軸距同樣為2850mm;又比如同平臺的豐田bZ4X有雙電機和單電機兩個版本,單電機輸出功率為150kW(201馬力),雙電機是80kW+80kW(214馬力)。而雷克薩斯RZ的eAxle電驅動系統前電機為150kW,後電機為80kW。

還有同樣使用了71。4kWh的三元鋰電池。

RZ:都坐下 我依舊是你們所熟悉的雷克薩斯

當然,雖然是“換殼”,但雷克薩斯之所以是豪華品牌,與豐田最大的不同就是在於設計、用料以及做工等方面。 在過去,有個經典的廣告,便是在不斷加速的過程中,LS400的引擎蓋上十五個香檳杯紋絲不動。這也是為什麼說“論豪華,除了賓士外救贖雷克薩斯了”。

於是,在雷克薩斯RZ的外觀上,使用了“Seamless E-Motion”為設計理念,更加註重運動感和和諧車身比例的塑造,使整臺車看上去凌厲而不失優雅。但需要明確的是,由於純電動車不再有發動機,雷克薩斯標誌性的紡錘形前格柵也由以車頭為基點的“紡錘形”車體。

進入車內,出於環保的考慮,雷克薩斯RZ上使用了Ultrasuede類麂皮絨面和人造革提升觸覺的柔軟度,整體配色和材質依舊強調質感;另一方面,採用了類似於陰影投射氛圍照明這種技術或設計方式,提升了內飾的神秘感和科技感。

RZ:都坐下 我依舊是你們所熟悉的雷克薩斯

說到這,這似乎還是我們熟悉的以豪華感見長的雷克薩斯,在純電動之後也並沒有帶來太大的區別。但,真的是這樣嗎?

刻在靈魂中的運動基因 在純電動時代被喚醒

還是回到RZ的座艙內。這一次,雷克薩斯把它的座艙設計稱為“Tazuna韁繩概念”——騎手和賽馬透過韁繩互相瞭解,並建立信任是韁繩概念座艙的靈感來源。

說人話。就是“以駕駛者為中心”。

RZ:都坐下 我依舊是你們所熟悉的雷克薩斯

在RZ的座艙裡,最大的亮點就是在於使用了異形方向盤。這個設計不僅非常酷,而且少了一半的方向盤也不會遮擋前方的視線。這一點,倒是和隔壁標緻上使用小尺寸方向盤同路了。而為了保證這個異性方向盤在操作時不會出麻煩,RZ還首次用上了Steer by Wire可變比電子線控轉向系統。由於線控轉向沒有機械連線,能隔絕來自輪胎和制動器的多餘震動,只將路面狀況等重要資訊反饋至駕駛者。加上RZ率先搭載了頻率反應減震器(FRD*2 II),可基於路面的振頻反饋相應調整伸張行程阻尼力。於是,變比電子線控轉向系統的作用之一,就是提升RZ的豪華舒適性。

其作用之二,便是提升了雷克薩斯RZ的運動性。可別忘了,這個品牌是世界上為數不多誕生過現代超跑的品牌之一。

RZ:都坐下 我依舊是你們所熟悉的雷克薩斯

除了線控轉向帶來的效能提升,RZ的運動一面還要歸功於DIRECT 4電子動態四驅系統。

DIRECT4電子動態四驅系統基於車輛輪速、加速踏板和轉向角度感測器所收集的資訊精準控制前後輪驅動力分配,分配比例在0:100到100:0之間。在車輛起步和直線加速時,系統的前後輪驅動力分配比例約在60:40到40:60之間,可有效降低車輛俯仰,帶來更直接的加速感。轉動方向盤入彎時,系統將更多驅動力分配至前輪(驅動力分配比例在75:25到50:50之間),賦予全新RZ敏捷的響應速度和優異的轉向體驗。出彎時,分配至後輪的扭矩則會進一步增強(分配比例在50:50到20:80之間),在有效控制車輛俯仰的同時提供充足的牽引力。

DIRECT4的開發過程不僅要強調駕駛效能,還要讓它符合雷克薩斯對舒適的極高要求。

RZ:都坐下 我依舊是你們所熟悉的雷克薩斯

對於雷克薩斯來說,良好的操控性帶來的駕駛愉悅感,不一定要做到最快,也不一定要做到最適合賽道。但雷克薩斯RZ一定要做到車輛始終忠於駕駛者意圖,匹配度最高。這是屬於雷克薩斯RZ的自豪,也是品牌面對時代變遷的自信。

這依舊是我們熟悉的雷克薩斯

在進入了電氣化時代後,早已佔有先機的特斯拉們動足了腦筋,它們把一輛車好壞的評價拉到了自己擅長的領域——智慧化,用海量的程式設計師替代了工程師。不過,對於執拗的雷克薩斯工程師來說,他們似乎並不在意。

當然,這也不是這群工程師第一次折騰了。

當時的豐田首席工程師棚橋晴彥與他的團隊花費了十年時間,只為將LFA打造成一臺堪比歐系的超跑。而事實上,LFA已經成為了超跑屆中一款絕無僅有的存在。

RZ:都坐下 我依舊是你們所熟悉的雷克薩斯

回到RZ上,並沒有將經歷浪費在情懷、理想、願景上,只求活在當下,解決消費者最關注的問題——操控。

對於RZ來說,R代表Radiant光芒四射,Z代表新維度Z-axis,代表零排放Zero,也代表雷克薩斯以此為原點,在電氣化時代從零開始。從零開始,去一步步剖析雷克薩斯之所以能夠在內燃機時代成為一個在北美銷量超過奧迪的豪華品牌的理由,去貫徹自己的造車理念,這比什麼都重要。人人都能做到零排放,大家都有環保的願景,在口號和理想之下,還是得落到更細緻的實處。

憑藉專屬純電平臺進一步最佳化車型基本特質,提供卓越的駕馭效能,評判的標準不是百公里加速的效能,而是更加感性的,存在於車輛駕駛階段的方方面面。

RZ:都坐下 我依舊是你們所熟悉的雷克薩斯

感受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難以琢磨的東西,它難以用理性去標定數值,而雷克薩斯RZ硬是用技術讓感受浮動於一個能夠被觸控的區間,並將它視為在電氣化時代,依然讓人去選擇雷克薩斯的法寶,這恰是一個成功車企的底蘊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