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能3分鐘跑幾百公里,吊打純電車的氫能源車,為什麼不普及?

每當我們討論起新能源純電車的時候,總會有這樣一種聲音:

電根本不是新能源,氫燃料動力才是未來。

近日長安深藍品牌釋出,首款車型C385就提供了氫燃料電池動力,這款車的氫電版也是

中國品牌首款量產的氫燃料電池轎車

,CTLC綜合續航達700km,補能時間約為3分鐘,而

饋電氫耗也低至0.65公斤/100km以下

補能3分鐘跑幾百公里,吊打純電車的氫能源車,為什麼不普及?

這個氫耗的經濟性是個什麼概念?茶哥給大家查詢了一下,氫氣價格比較不平均,高至70元/公斤,低的也有30元/公斤,但近期有地方政策要求

車用氫氣不高於35元/公斤。

那麼換算下來C385氫電版的

每公里費用大概在2毛左右。

補能3分鐘跑幾百公里,吊打純電車的氫能源車,為什麼不普及?

綜合補能的效率、續航里程,還有對比起一般燃油車的費用優勢,氫電車應該是比純電車更加好用的新能源出行工具,

但為什麼氫能源在現階段還無法作為大面積推廣的汽車動力呢?

補能3分鐘跑幾百公里,吊打純電車的氫能源車,為什麼不普及?

氫從哪裡來?

學過初中化學的都知道到,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水,而水電解又可以產生氫氣和氧氣,那麼這樣下來就可以形成迴圈,單獨的過程中沒有出現碳參與,因此可以說出那句“乾淨又衛生”,

氫是妥妥的可迴圈可再生能源。

補能3分鐘跑幾百公里,吊打純電車的氫能源車,為什麼不普及?

但顯然根據能量守恆定律,在這個過程中你不損失就不錯了,還想拿去當動力源?

因此氫當動力需要別的能量來先製備出氫氣。

現階段工業製備氫氣的方式有

副產回收、煤制氫、天然氣制氫、石油裂解

等,部分風能、水能發電來制氫也算可行,但效率其實不高,

直接把電拿去給電車用,利用率大概高出3倍。

補能3分鐘跑幾百公里,吊打純電車的氫能源車,為什麼不普及?

所以算起來,大量制氫本身也需要化石燃料參與,

跟煤炭發電比起來,誰也不比誰清潔。

要找到從根上徹底清潔的能源給汽車當動力,或許光伏發電可以考慮,但是下雨和陰天呢?

補能3分鐘跑幾百公里,吊打純電車的氫能源車,為什麼不普及?

氫電池的高成本

回到氫電技術正題,首先氫氣產出來並不是直接點著了就能讓車跑,需要氫燃料電池這個媒介,這種電池釋能的過程需要催化劑,而

催化劑正好是價格高昂的金屬“鉑”

,常規的燃料電池單堆需要鉑80g,這個成本放在大量生產的工業上是很離譜的。

補能3分鐘跑幾百公里,吊打純電車的氫能源車,為什麼不普及?

美國通用的最新研究已經將鉑用量降低到了30g,

豐田大概能做到15-20g

,但這個成本依舊不低,還有些研究室利用別的材料進行復合,做到了可以替代鉑的催化作用。

補能3分鐘跑幾百公里,吊打純電車的氫能源車,為什麼不普及?

但對於我們來說,別的國家技術強了,

都是將來的技術壁壘

,我們目前做不到這麼低的用鉑量,也沒有催化材料突破,而且氫燃料電池的能量密度也要落後。因此現階段我們就大力去推廣發展氫燃料電車,

只能面臨技術上的卡脖子

補能3分鐘跑幾百公里,吊打純電車的氫能源車,為什麼不普及?

況且難點還不止這一個,否則豐田Mirai也不至於到現在還賣太動。

氫的運輸和補能

氫是非常容易與其他物質發生反應的,因此儲存和運輸的難度高,

目前運輸氫的裝置需要依賴進口,而且運輸的距離不能太遠

,否則成本太貴了就失去意義了。

補能3分鐘跑幾百公里,吊打純電車的氫能源車,為什麼不普及?

此外,加氫站也是個技術活,首先

是安全問題

,有一段時間海外的加氫站在15個月內共發生過8次爆炸,讓上海建設100座加氫站的計劃縮減成建設1座。

補能3分鐘跑幾百公里,吊打純電車的氫能源車,為什麼不普及?

而且加氫站也不像油站那麼高效,大家聽到的氫燃料電車補能都是幾分鐘搞定,但整體來看卻不盡人意。以重慶第一家加氫站為例,氫站儲氫能力1000公斤,

日加氫能力500公斤,能滿足每日50輛車的加氫需求。

那麼在高昂的儲存成本下,你讓氫站一天只做50臺車生意,不是在搞笑嗎?

補能3分鐘跑幾百公里,吊打純電車的氫能源車,為什麼不普及?

況且

建設一座加氫站的成本,也是充電站的好幾倍

,那麼種種條件限制下,自然純電車在現階段就更容易普及了。

補能3分鐘跑幾百公里,吊打純電車的氫能源車,為什麼不普及?

ˇ

那麼氫燃料電池有沒有將來呢?目前還不好說,它需要一段時期的

“猥瑣發育”

,暫時浪不起來,尤其是國內的企業更加需要時間沉澱,但假設有一天某家車企或能源企業解決了諸多難題,那麼世界汽車的格局,恐怕就要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