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愛恨兩難” 行車記錄儀為何能夠“擊垮”金德強?

近日,交通運輸部召開會議進一步研究部署規範道路貨運領域行政執法、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等工作,著力改善貨車司機從業環境。

會議強調,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針對近期貨運領域行政執法出現的問題,舉一反三,嚴格執行執法程式,規範行使自由裁量權,堅決杜絕亂罰款亂收費、以罰代管,嚴格禁止粗暴執法、過度執法、趨利執法、選擇性執法等問題。

讓人“愛恨兩難” 行車記錄儀為何能夠“擊垮”金德強?

瞭解行業內情的人不難看出,雖然會議公開的資訊沒有明確提到運輸人金德強因北斗掉線被罰款扣車後服毒自殺的事件,但此次會議顯然是致力於解決金德強事件背後的問題,改善運輸人的從業環境。

北斗掉線被罰 運輸人服毒自殺

2021年4月5日,河北運輸人金德強在途經唐山市豐潤區超限檢查站時,因統一安裝的北斗行車記錄儀掉線,被告知要收取2000元罰款並扣押車輛。對於這樣的處罰,金德強難以接受,他選擇了喝藥自殺,當天晚上經搶救無效後去世。

讓人“愛恨兩難” 行車記錄儀為何能夠“擊垮”金德強?

現在運價比較低迷,運輸人收入降低,很多人又揹負著車貸或者其他貸款,生存壓力較大。罰款2000並且扣押車輛,相當於增大了金德強的經濟壓力又切斷了主要經濟來源。據瞭解,金德強自殺後,留下的存款只有6000元。

金德強的事情雖然還沒有定論,但是事件背後反映的問題戳中了很多運輸人的軟肋與痛處,引起了運輸人的廣泛關注。心疼金德強之餘,大家關注的焦點在於北斗行車記錄儀究竟是不是被惡意破壞?這種處罰是否合理?

讓人“愛恨兩難” 行車記錄儀為何能夠“擊垮”金德強?

現行的《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督管理辦法》規定,道路運輸經營者使用衛星定位裝置出現故障不能保持線上的運輸車輛從事經營活動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800元罰款。

此外,有破壞衛星定位裝置以及惡意人為干擾、遮蔽衛星定位裝置訊號的,以及偽造、篡改、刪除車輛動態監控資料的行為,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改正,處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但是,運輸人楊玉亮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交警查車的時候他不會管是不是裝置的問題,只要是執行不正常就罰款。”

讓人“愛恨兩難” 行車記錄儀為何能夠“擊垮”金德強?

運輸人田巧慧也曾遇到過北斗行車記錄儀掉線的情況,交管部門發現後將其判定為惡意破壞北斗行車記錄儀系統。田巧慧解釋說:“其實我那不是惡意的,我真不知道掉線了,交警張口就要罰5000元,結果罰了4000元”。好在田巧慧最終透過申訴成功撤銷了處罰,拿回了罰款。

小小記錄儀 讓人“愛恨兩難”

一個小小的北斗行車記錄儀,讓運輸人“愛恨兩難”。

首先要說明的是,此北斗行車記錄儀並不是我們日常所說的國家耗費數十年時間,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立起來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而是指一些企業基於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開發的北斗衛星定位、記錄儀器。

車輛安裝行車記錄儀之後,在行車過程中運輸人的身份資訊、行車位置、駕駛時間、行車速度、停車地點、行經路線等資訊都能被實時收集並上傳至交管部門的監控平臺,交管部門據此判斷運輸人是否存在疲勞駕駛、違禁停車、超速行駛等違規行為,來保證駕駛安全。

讓人“愛恨兩難” 行車記錄儀為何能夠“擊垮”金德強?

按照現在的政策規定,運輸人每駕駛4個小時就得停車休息20分鐘,不然將會面臨處罰。田巧慧表示:“這個政策我還是比較支援的。”

正是因為這些政策,保持北斗行車記錄儀上傳資料暢通,不掉線非常重要。然而不少北斗行車記錄儀會自動掉線,相關運輸人因此被判定為故意損壞裝置,逃避監管而遭到罰款。

讓人“愛恨兩難” 行車記錄儀為何能夠“擊垮”金德強?

北斗行車記錄儀掉線運輸人發現不了嗎?“發現不了,它沒有任何提示”楊玉亮答道。北斗行車記錄儀的顯示屏比較小,並且安裝在駕駛室頂部或者距離駕駛員稍遠的地方,基本都不在運輸人的駕駛視野之內,不專門去檢視很難發現異常。

質量大幅下降 暴利擾亂市場

北斗行車記錄儀會自動掉線,很大部分原因在於產品質量有問題。

2020年12月,交通運輸部辦公廳公佈了年度道路運輸車輛北斗導航車載終端質量監督抽查報告。結果顯示,在8個省份共抽取27家企業生產的30個批次的產品後,抽樣合格率為70。4%,與此形成對比的是,該資料在2014~2018年分別為82%、86%、80。6%、94。1%和97。6%。

讓人“愛恨兩難” 行車記錄儀為何能夠“擊垮”金德強?

為何合格率在2020年陡然降低?因為近年來我國貨運車輛銷量創下歷史新高,北斗行車記錄儀的市場“蛋糕”變大了,想分“蛋糕”的人自然增多。

北斗行車記錄儀的質量和成本主要由其中的晶片決定,許多中、小廠商為了控制成本,選用價格便宜的低質量晶片,難免出現掉線等故障。這些廠商急功近利,仍將沒有質量保障的產品推向了市場。

楊玉亮認為北斗行車記錄儀的成本也就在200元左右,但現在市場售價頗高。更有甚者,有些掛靠公司會強制運輸人以高價購買指定或自銷的行車記錄儀,將產品賣到三千多元甚至更高,並且巧立名目收取服務費、培訓費等,否則將不予掛靠。北斗行車記錄儀成為了他們盤剝運輸人的工具。

讓人“愛恨兩難” 行車記錄儀為何能夠“擊垮”金德強?

“都知道這個東西是暴利,但是沒辦法,不安這個車輛年審過不了”楊玉亮說。

儀器監管不靈活 期待人性化管理

除了質量和價格比較混亂,北斗行車記錄儀在實際運用場景中也給運輸人帶來一些困擾。

不夠人性化——這是田巧慧對北斗行車記錄儀的評價。例如在高速路上遭遇堵車,車輛行駛緩慢,但是如果此時4個小時的限時將滿,車輛距離下一個服務站還很遠,運輸人就會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讓人“愛恨兩難” 行車記錄儀為何能夠“擊垮”金德強?

在接受採訪的當天,楊玉亮就上演了一次在大約30分鐘內趕到47公里以外服務區的“速度與激情”,對一輛過載的牽引車而言,這顯然不安全,有悖於政策的初衷。

這樣的情況運輸人經常遇見。系統不夠“人性化”,田巧慧希望交管部門在執法時可以人性化一點。田巧慧有一次超時駕駛了幾分鐘,交警讓他透過發朋友圈集讚的方式免於處罰,“我覺得就很好”田巧慧說。

讓人“愛恨兩難” 行車記錄儀為何能夠“擊垮”金德強?

其實,運輸人並不是牴觸相關的政策,不少人反而持支援態度。只是在執行的過程中,裝置、監管和執法等方面浮現了一些實際問題需要解決。

“有些問題只能慢慢去改善,慢慢地讓制度越來越完善,短時間不太好解決。”楊玉亮說。幸運的是,政府部門一直在為解決這些問題積極努力,並且力度越來越大。畢竟,我們所有人都希望下一個“金德強”永遠不要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