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的境界,你瞭解多少?自己又在哪一層呢

不論在什麼層面的人都是好上進的,因為上進能更好地迎接困難,畢竟生活中,工作中,都會扮演不同的角色,面對不同的問題。在上進的途中,不止技能,能力在提升,心也在錘鍊中越來越平靜。這都是人的境界,但無論在那種境界,都會去孜孜不倦的追求更高的境界,那麼對境界的認知,瞭解多少呢?

在生活中,社會中,會發現任何人或事都是千奇百怪的,這些就是取決於人境界的不同所做出的事影響也不同。從千姿百態中總結出境界分為四種,從高往低看看,自己屬於哪種層次。

關於人的境界,你瞭解多少?自己又在哪一層呢

第一種

是極少在生活中能碰到的高人,他們的世界觀是很寬廣的,就像書裡講的虛懷若谷,大智若愚一類的人,也屬於老子口中熟知無為之道的一類人,他們看待事物可以說是一眼望穿,也反應出平常人不理解的行為,所行,所言,都是站在一個極高的位置看待事物,所以有時從這些人口中聽到的哲理,並不容易理解。就比如,老子,一類的聖人。

關於人的境界,你瞭解多少?自己又在哪一層呢

第二種

就稍微能觸控到了,這種境界的人,眼光,對道的理解可能不嫻熟,但會使用,並認知“道”。能洞悉每件事的不同面,以及不同面所延伸的動向,從不以單一角度看待問題。也可以說是在學問之上,並熟知世間真實百態的人。

比如像李世民,到這種層次的人,幾乎所做的舉動,都會含有意境,歷史上出現過的曹操,諸葛亮等等。但這種境界幾乎都是用心替代眼睛了,並且所做之事,老百姓當時是無法琢磨透的,只因境界的不同,眼光太低,無法觸控到。

關於人的境界,你瞭解多少?自己又在哪一層呢

第三種就稍微

普遍了,這類人謀事,做人,能觸控到一域了,但並不能看盡一世,在現實中也很厲害,生活中也很多,(注意,利和人的境界有聯絡,但並不是必然的)多出現在有人生閱歷,並有一定知識的老者身上,並且是心智明亮的人,這種人才真正的給後輩詮釋了什麼叫作“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當然了這類人在茫茫人海中的比例也是很少的。

關於人的境界,你瞭解多少?自己又在哪一層呢

第四類

就是綜合性大眾了,也就是在謀略一時的人,這類的人,秉性,性情,心中的韌性,認知,都屬於入門階段。再者在大環境中,由於眼光得不到歷練,所以認知會有一定的短板,這就是出現在社會中的百態人生的原因。太過於謀略一時,所以在人身上基礎的性情是極難鍛煉出來,並加以剋制的。導致和高境界對比時的缺點就被無限放大。縱使有錘鍊心的想法,也會被生活一步步拖垮。唯一能跨越龍門的機會,恐怕就是一場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劫難,這時才意識到修

不如修

內。

關於人的境界,你瞭解多少?自己又在哪一層呢

總結一下: 不可否認的是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一個高的境界,畢竟一個人越強大越能在生活中游刃有餘並扮演好每個角色。同時認清自己,才能提升自己,保持一顆謙虛好學的心,有些事並不是自己的所認為,就能給事件貼上標籤,多學智者的過程,不能總盯著結果,過程是主要的,結果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