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鵬論:讀《斐多篇》論靈魂(四十三)

人生之好壞,不能以當今所謂的物質與金錢的成功為衡量標準,而應以是否快樂為衡量標準,因為快樂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如果它能讓你以後每每想起依然難忘,那它就是幸福。

——坤鵬論

坤鵬論:讀《斐多篇》論靈魂(四十三)

越是變化之時,越會沉渣氾濫,人性、慾望氾濫並攪渾在一起,渾濁到讓人難以看清楚。

所以這種時候,對於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靜觀其變才是最佳對策。

正如畢達哥拉斯所倡導的,要做人生競技場上的觀眾,而不是下場去當運動員。

——坤鵬論

在《

讀<斐多篇> 論靈魂(四十二)

》中,坤鵬論主要分享了:

這部分蘇格拉底講述了那邊大地裡面的情況:

一、前情回顧

有許多通到大地下面的深洞,大部分是圓形的,一些很深很開闊,一些很深開口卻狹窄,一些雖然不深但很寬廣。

靈魂的本質是什麼?(二十四)

所有深洞都是相互連通的,大量的水在裡面縱橫對流。

第一,

有著大到不可思議、恆流不息的大河,河水有熱的也有冷的,甚至還有火河,還有許多大河是泥石流。

第二,

所有河流都因地下的振盪力而周斯性地有漲有落。

第三,

地下有許多裂縫,最大的一條是貫穿大地的峽谷,它就是傳說中的冥界深淵,所有河流都注入它,再從它那裡噴湧而出。

第四,

水流到大地低谷的區域,會將河川填滿,然後再透過地下渠道流經大地,最終到達一些地方後形成了大海、湖泊、河流和流泉。

第五,

在地下眾多的河流中主要有四條河流,它們分別是:

第六,

(大洋河);

第七,

(哀傷河),最終匯聚至阿刻盧西亞湖(哀傷湖),也是絕大多數亡靈轉世投胎前的停留之處;

俄刻阿諾

(火焰河);

阿刻戎

(恨河),注入形成了斯提克斯湖(恨湖)。

這四條河流兩兩相反,最外側、最接近地面的環河(大洋河)與最內最深的阿刻戎(哀傷河)相反;火(激情)之河(皮利福來格松)與冰(仇恨)之河(斯提克斯)相對。

坤鵬論:讀《斐多篇》論靈魂(四十三)

皮利福來格松

在介紹完地下的情況後,蘇格拉底進而又介紹了人死之後靈魂將會在地下有什麼樣的遭遇。

“當新的亡靈由各自的守護精靈引導抵達到這個地方時,首先要交付審判,審判依據是他在世的時候是否善良、虔誠。”

“那些被判定生時過著不善不惡中性生活,在平凡中度過一生的亡靈,會被送往阿刻戎(哀傷河),在那裡登上為他們準備的筏子,然後會被送到那個阿刻盧西亞湖(哀傷湖)。”

“他們在那裡住下來,並透過根據生前功過接受的獎懲來潔淨自己,比如:如果誰行過什麼不義,就靠施予的懲罰來解脫不義之為,有的則因自己的所作所為善有善報,獲得榮譽。”

“凡被認為因罪大惡極、十惡不赦而不可救藥者,比如:要麼曾盜取過許多大聖物,要麼曾行兇殺人和做過許多違背禮法的行為或碰巧做過別的此類性質的行為,則會根據他們犯罪情節之嚴重,被投入到冥界深淵以為報應,永世不得翻身,再也上不來了。”

“那些可救藥的呢,雖被認為曾犯過重罪,比如:出於一時衝動對父親或母親施暴,卻帶著悔恨度過餘生,或以別的某種諸如此類的方式成了殺人犯,儘管必然也會被扔進冥界深淵,但被扔進去之後,他們在那邊待上一年,之後,波濤會將殺人犯衝進斯提克斯(哀嚎河),將弒父和弒母的衝進皮利福來格松(火焰河)。”

“他們一旦被水流帶到阿刻盧西亞湖(哀傷湖)的時候,就在這裡放聲地叫啊、喊啊、哭啊,殺人犯喊他們虐殺的人,弒父弒母者叫他們肆意對待的人,他們喊叫著哀懇和央求寬恕,允許他們爬進阿刻盧西亞湖(哀傷湖)並接納他們。”

“一旦他們說服了被害者,爬進阿刻盧西亞湖(哀傷湖),也就終止了自己的惡;如果沒有說服苦主,他們則又被帶進冥界深淵,(再經過一年)從那裡再進入這些河流。”

“如此反覆,他們會不斷遭受這些,一直到說服他們曾傷害的人,畢竟,這個正是審判官施予他們的懲罰。”

請注意,我們會看到,支配懲罰的是命運而非宙斯,冥府是真正的審判官,這裡再次提到“審判”。

對於不可救藥者的懲罰,還可以對照《理想國》中的相應描述,可以說,那種靈魂的遭遇真的很慘很慘,而且膽敢嘗試從冥界逃脫,被抓到後會被“捆住手腳和頭,把他們摔在地上,給他們一頓鞭笞,然後把他們拖到路邊,讓荊棘刺破他們的肌膚……並且將被扔入塔爾塔羅斯(冥界底層,地獄)。”

而可救藥不是靠神性的力量,而是需要他們能夠說服被他們迫害的人,這預示著正義的實現很大程度上在同胞手裡,而非天神手裡。

“凡被判定終生虔敬的人,則從地下的這些地方獲得自由,得到釋放,就像從捆綁中得到釋放,上升到潔淨的居所,在大地的上面寓居。”

“至於那些憑熱愛智慧徹底潔淨自身的人,從此以後就完全脫離了身體,抵達比這些還要美好的居所,過著純粹的生活,不過,這些居所很不容易描述,更何況眼下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啦,不能細講了。”

顯然,在蘇格拉底看來,用熱愛智慧來潔淨自己的人才是最虔敬的靈魂聖潔者,因為他們的靈魂被智慧佔據,他們的來生雖然也像前一類人那樣從大地下面上到大地的上面居住,而非到天上,但住所比前一類人更為美好。

但是,蘇格拉底馬上閉口不談如何更為美好,因為他要教誨的是城邦美德。

“不過,為了我們已經講述過的這些,西米亞斯啊,我們就應該盡一切努力在生命中分有德性和明智,畢竟,這獎品有多美,盼望就有多偉大。”

坤鵬論:讀《斐多篇》論靈魂(四十三)

以上蘇格拉底區分了三種人生:

平凡的人生,這種人佔大多數;

作惡者的人生,分可救或不可救;

好人的人生,又分熱愛智慧和不熱愛智慧兩類。

而此前還提到了“筏子”,這個詞在對話前面也曾出現過,指熱愛智慧的人賴以度過生命海洋的“說法”、理論、道理,或者也可以直接理解為智慧,因此,“筏子”對熱愛智慧和不熱愛智慧的有不同作用。

斯提克斯

請您關注本百家號,坤鵬論自2015年底成立至今,創始人為封立鵬、滕大鵬,是包括百度百家、頭條、雪球、搜狐、網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網站或自媒體平臺的特約專家或特約專欄作者,目前已累計發表原創文章與問答6000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