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後自卑或者出現心理問題的孩子,多數都有這樣的父母

長大後自卑或者出現心理問題的孩子,多數都有這樣的父母

孩子自信優秀是有原因的,同樣一個孩子出現自卑,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所有人都比自己好。一個人為什麼會產生這些想法呢?

我們從以下四點來分析:

一、過度保護的家庭,剝奪了孩子的選擇權和生存的能力。

所謂過度保護,就是媽媽謹小慎微,常見的比如你不能吃這個,它是不健康的。你不能喝那個,它對身體不好。你和同學在一起要注意,別看年紀小,有的同學心眼兒可多了,你要防著點。不要去玩那個,那個很危險。不能玩兒危險的遊戲,比如摩天輪,以前有人玩都出事故了。

吃的媽媽端上來,孩子只是吃就好了。穿的媽媽給孩子穿上,孩子沒有選擇。如果遇到一個控制型的媽媽,孩子更是沒有選擇的能力。因為你不聽我的話,我可以不吃飯。你不聽我的話,我可以給你下跪。你不聽我話,我可以打自己嘴巴。父母透過責罰自己來強迫孩子聽自己的話,這種傷害比責罰孩子的傷害來得更大。因為這種傷害是一種羞辱,讓孩子久久地沉浸在自己的情緒裡內疚,自責。

長大後自卑或者出現心理問題的孩子,多數都有這樣的父母

爺爺奶奶對自己好,外公外婆對自己好,爸爸媽媽對自己好。既給自己吃的,又給自己穿的,還給自己錢花。那自己能回報父母什麼呢?孩子心裡當然知道父母要什麼?就是自己努力學習,來回報自己所有的家族。如果是那種情緒化的媽媽,孩子還會擔任起拯救媽媽的責任和義務。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掙很多錢,讓我爸爸媽媽過上好日子。讓自己好好學習,拔得頭籌,從來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因為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孩子都想當第一,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可能的。

二、宣揚正能量的家庭,會剝奪孩子的本能,孩子只能活在精神世界。

什麼是正能量的家庭?就是那些只許孩子堅強,不許孩子脆弱。只允許孩子積極,不允許孩子消極。只允許孩子寬宏大量,不允許孩子斤斤計較。只教孩子無私寬厚,不允許孩子出現無私和心胸狹窄。那麼孩子只能壓抑自己的本能,結果就是孩子只會學習。對於吃喝玩樂的部分,交友的部分,孩子是不擅長的,甚至是批判的。

長大後自卑或者出現心理問題的孩子,多數都有這樣的父母

因為很多家長會說那是浪費時間,一個人不能好吃,一個人不能享受,結果就是一個人不能快樂。或者是你取得成績的時候你不能快樂,不能驕傲,那當你遇到挫折的時候,或者考試不好的時候,或者工作出問題的時候,只有自卑的份,只能是被批判的,只能是不快樂的。所以就造成一個人快樂的時候,不能快樂,一個人挫折的時候只能悲傷。人們總覺得壓抑負面是壓抑,從來沒想到,我們壓抑自己的正面也是壓抑。自己取得成績的時候就應該彰顯自己,可是我們的傳統文化總是說要謙虛,要低調。

所以很多孩子發病之後會出現這種情況,要買名牌手機,名牌衣服,名牌鞋,自己想吃外賣。父母原來反對的,現在自己完全支援,這實際上是壓抑了孩子真實的渴望。因為孩子內心也想和別人一樣,去吃自己愛吃的,喝自己愛喝的。也想和別人一樣去穿名牌,去玩遊戲,可是過去家長用孩子懂事來肯定讚美孩子。孩子自然不想當一個不懂事兒的人,可是懂事的人總是被限制,最終孩子會做成一個不懂事兒的人,因為這才是自己想要的。以前那種方式自己吃虧了,自己失去太多了,真實的做自己,只有透過發病來做才有勇氣。

長大後自卑或者出現心理問題的孩子,多數都有這樣的父母

三、過度干涉就會演變成控制,孤獨批判就會演變成否定。

我們如果真正給孩子自由,我們就不要過度干涉。我說的過度干涉,主要是過度兩個字,並不是說我們不能干涉孩子,否則就變成了放縱。有的父母來諮詢,說我以前控制孩子過度,現在我明白了,我完全放手了。可是孩子還是有問題,怎麼辦?我說我們總是極左極右,我們說控制不好,我們就完全放縱。實際上過度控制和過度放縱都是問題,我們應該該控制的時候控制,該放縱的時候放縱。

所以我們要給孩子選擇的權利,孩子才敢選擇。否則為了害怕錯誤,為了怕孩子走彎路,父母總是替孩子做選擇,父母大包大攬,父母的初心是為了怕孩子吃苦,可是這樣剝奪了孩子應對事物的能力。所以我常說過度干涉出現的問題,甚至不如那些父母根本不管孩子。那樣,雖然孩子容易出現錯誤,可是經過挫折之後,他會做出正確的選擇。如果在過度保護過度干涉那種情況長大的孩子,他們根本不敢選擇。做什麼都覺得錯,最後乾脆就什麼也不做。

有一個女孩子是名牌大學畢業,出國留學回來找了一個男朋友。媽媽極力反對,來到我這裡諮詢,媽媽說,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女兒那麼優秀,別人都給她介紹博士,或者富二代,官二代,我女兒都不同意。最後找一個學歷差的,家庭條件也差,人長得還差,關鍵還不會說話。可是我女兒特別喜歡和他聊天,見著他就高興。

長大後自卑或者出現心理問題的孩子,多數都有這樣的父母

為什麼會這樣呢?我說她自卑。媽媽表示懷疑,我女兒要長相有長相,要學歷,有學歷。我家條件還好,我女兒又會說話。我說孩子從小一定被父母經常批判過,所以孩子才會出現自卑的性格。她說別人都誇孩子,說孩子多優秀,我是她媽媽,我得說真話,我不能忽悠她。所以我得告訴她有什麼毛病,這是對她好,這樣她才能進步。

我說簡單做一個實驗,從明天開始,讓你愛人連續批判你一個星期,看看你會有什麼心理反應。媽媽思索半天說,那樣我三天都受不了。我說孩子從小受到大,她的內心是什麼樣的感受?她能感受到媽媽是對她好嗎?她為什麼不回來住?寧可在外面租房子,吃得不好,住得不好也不回來。就是因為在家裡面你總挑剔她,她才不自在。

每一次批判都給她帶來自卑,所以一個母親首先不擔心,我們才能信任孩子。否則總是以為她好的名義批判她,會把孩子推離開,會把溫暖的關係變冷,也會讓孩子自卑或出現心理疾病,因為她感受不到媽媽的愛和安慰,她能看到或聽到的都是媽媽的批判。有很多有心理問題的人或者精神問題的人,總是能聽到有另一個聲音在批判自己。實際上這個批判的聲音,最原始就是父母的聲音,然後內化成自己的聲音,最後投射成別人的聲音來批判自己。

三清老師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國際催眠師,簽約作者,老師善於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老師的心中,沒有誰是不正常的,沒有誰是病的,心變世界就變。喜歡老師的文章,可以關注我。

長大後自卑或者出現心理問題的孩子,多數都有這樣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