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方法的探索:讀書破萬卷,不如行萬里路?

書啊,是種好東西。

可以說,讀萬卷書,是“學習”的代名詞。

在我們五六歲,就會去學校讀書學習,按著課本發音識字兒,透過書去認識世界,瞭解世界。

學習方法的探索:讀書破萬卷,不如行萬里路?

請背誦全文

長大後,我們每個人有著不同的愛好,有的喜歡科研,有的喜歡科學,有的喜歡科技……

但是,人生短短几十年,不允許你從頭研究。

唯有讀書可以告訴你,某個行業有什麼淵源,現在發展到什麼程度,你可以朝哪個方向拓展。

學習永無止境,更重要的是,讀書,能衝破時空的桎梏,服務於現實。

一個人不可能回到過去,感受真實的歷史;不可能去到未來,去體驗那個神奇迷幻,想觸碰又不敢觸碰的世界。

這些,書都可以。

學習方法的探索:讀書破萬卷,不如行萬里路?

小奶姐在書店

時光不會倒流,歷史卻會重演,現實事件,會在歷史長河中找到相似例子,所以,讀書可以瞭解歷史,警醒自己,達到明智開慧的目的。

但讀書,每個人的理解程度不一樣,沒有相似經歷,是不能真正地讀懂書。

所以,讀萬卷書,讀懂萬卷書,離不開行萬里路。只有體驗過的東西,才會真正學會,才會吃一塹長一智。

以古為鑑,警醒未來,做好現在

,這是讀書的最大功用。

學習方法的探索:讀書破萬卷,不如行萬里路?

書店一角

另一方面,行萬里路,是“實踐”的代名詞。

很久沒坐過公交車,有一天,我一上車,發現可以用手機支付投幣,假如我不出門,永遠是隻井底之蛙。

最初人們使用紙幣,後來使用銀行卡,再後來就是移動支付,現在又出現了刷臉支付,這就是中國的發展。

如果你不出去走,將腳扎進大地,怎麼會了解中國發展如此之迅速,就算你透過閱讀了解,不一定能瞭解透徹,也許產生一知半解,甚至誤導的作用。

學習方法的探索:讀書破萬卷,不如行萬里路?

泛黃的古書

言傳身教,不只是語言的侃侃而教,更重要的是以身作則,做一個榜樣,讓別人跟著做起來。

孩子的學習能力為什麼很強?就因為孩子具備實踐衝動,俗稱“撿樣兒”。

其實,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靜態與動態的互補關係

,誰也離不開誰。

我本來想寫“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句話,又感覺沒必要,最後刪去了。

因為很多東西根本沒有可比性,更多的是相互制衡,相互依存。

正如董其昌所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褪去塵俗,立成鄄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