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清音|木蘭:只此青綠

陌上清音|木蘭:只此青綠

又下雪了。

雪天裡,水仙開出了第一朵花,原以為它會在我回來之前就開了,然後謝了。心心念念地惦著它,祈禱著能趕上它的花期。結果它果真就等著我,直到我來了再開。彼時有松間雪落,又有水仙盛開,梅映湖山,似乎世間所有的美好都在這日子裡接踵而至,當下的心裡便充滿了這人間的小歡喜。

有朋友問我:養水仙很難吧?不難啊,水仙只需用清水養著,並不需要費什麼心思,花謝後將它齊莖剪斷,留下球頭,置於陰處,來年冬天再拿出來水養,和蒜頭一樣,又可以鬱鬱蔥蔥長起來。常聽人勸誡:“水至清則無魚”。水仙卻不怕無魚、無蝦或者無蟹,它是水中仙,水是它知音,它要的就是這清澈、乾淨、單一,所以才成就了它的清幽脫俗和高傲孤清。

陌上清音|木蘭:只此青綠

水仙、梅花都是美人。梅的枝條遒勁蒼古、疏影橫斜,無論處於暗角或是臨水,不以妖嬈嫵媚取勝,銅筋鐵骨又凌寒獨開,笑傲群芳。談到梅,又是雪天,自然會想起《紅樓夢》裡妙玉的梅花雪,妙玉十四歲時便開始精心收取寺裡的梅花雪,青花瓷甕收著,埋在地下,珍藏多年總捨不得吃,直到遇到同契相投的寶釵、黛玉方才樂意奉上梅花雪茶,自己常日吃茶的那隻綠玉斗也只給了寶玉斟茶。櫳翠庵中十數株紅梅如胭脂一般,映著雪色,是妙玉的性情偏好,也是她的交友偏好。不過我覺著《紅樓夢》裡能夠像梅花一樣的女子唯有尤三姐,她美麗、剛烈、自尊、清醒、潑辣,識見不凡、知人論世,居高臨下地俯瞰著賈府一等卑汙,在精神上處於優越的地位,為了愛情理想,毅然拔劍自刎,剛烈豪俠如聞如見,稱得上昂首天外、錚錚鐵骨、其命可奪其志不可奪的奇女子也!

“婉約詞宗”李清照猶愛梅花。在她傳世的70多首詞中,專詠梅花的就有近10首,詞中寫到梅的更不計其數,真是對梅情有獨鍾。“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這些生活中的小趣,只有插過梅花的人才能體會。有幾次我和姐妹們身披氅衣,在大雪紛飛之日去踏雪尋梅,興盡而歸,梅插案几,圍爐煮茶,茶香中又添上了梅花的香氣,竊喜清照之好幸能意會。

“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自南渡之後,丈夫趙明誠不幸病故,在顛簸流離的孤苦中,49歲的李清照嫁給了第二任丈夫張汝舟。但烏鴉豈偶綵鳳,張汝舟貪得無厭,李清照為人剛決,寧願入獄,也要與張汝舟分離。晚年的李清照輾轉漂流於杭州、越州、金華一帶,在孤苦中度過了自己的餘生,雖然梅枝在手,已無好心情賞玩,淚溼衣襟。

陌上清音|木蘭:只此青綠

因為這些人生經歷,梅花自然而然地成了李清照寄寓情感和人生際遇的載體,梅花也成了李清照自我形象的象徵,她將自己情感和人生際遇寄託在梅花中。

李清照毫不客氣地說:“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予試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足見在她的心中,梅有不可企及的高度、無可表述的特質和況味,尤為高潔、冷冽。“今朝甚好雪,紛紛如秋月”,雪中若無梅,哪有好顏色,梅因了有雪而更彰顯風骨。

因為冷冽,我喜歡上了《只此青綠》這個舞蹈。宋舞,是一種冷冽的美。據編導介紹,為了讓演員們沉下心,先讓演員們用半個多月練習“安靜”,才正式開始編排。演員們為了找到青綠的感覺,深讀《千里江山圖》的創作背景,探求北宋那位十八歲的青年畫家王希孟嚴謹的生活態度,嘗試傳遞畫中的“安靜感”和“疏離感”。“畫令人驚,不如令人喜,令人喜不如令人思。”貫穿於《千里江山圖》和舞蹈藝術或者任何藝術,皆是同理。除夕夜,《只此青綠》的端莊、大氣、沉靜完美詮釋了《千里江山圖》的青綠山水畫卷,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歷經歲月沉澱之大美,彰顯了古代文人傲骨的氣質——冷冽、沉靜。尤其是舞蹈中的“青綠腰”剛柔並濟,美到極致,更是向我們展現了柔韌和力量的美。

陌上清音|木蘭:只此青綠

或許水仙、梅花、美人、婉約詞宗、《只此青綠》都是風馬牛不相及之事,但蕩盡風煙,我見到的似乎並不僅僅是青綠色,而是泱泱大國五千年文化的一種精神、一種境界、一種風骨,這些事物都有天成之妙韻,有氣脈相通之處,心中存此青綠,故而一起書之,記之,以為是。

文/木蘭

文字編輯/邱奕

視覺/實習生 彭宏蘭

編審/李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