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諾:即便生活一地雞毛,也要打起精神來

2021年因為一場意外,李一諾的左手做了縫合手術,術後反應讓她在歸家途中嘔吐了一路,然而一小時之後,她就要參加一場線上活動的啟動儀式。回到家,她用一隻手迅速給自己化了個妝,之後坐在電腦前,開啟攝像頭,裝作無事發生的樣子侃侃而談。活動一結束,李一諾立刻癱倒在床上昏睡過去,半夜醒來,她才去衛生間卸掉了臉上早已花掉的妝。

那一刻,你真該看看她的臉。

李一諾:即便生活一地雞毛,也要打起精神來

李一諾近照。(圖 / 高遠)

這就是一個在別人眼中如“開掛”般存在的神奇女性,真實生活中卻不斷面臨著艱難處境。李一諾感慨:“有時候,我都覺得自己挺悲壯的。可即便生活一地雞毛,我也要打起精神來。”

李一諾身上有不少耀眼的標籤——她是學霸,從山東保送進清華大學生物系本科,之後又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分子生物學讀到了博士;她是女強人,曾任麥肯錫全球董事合夥人,又擔任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中國辦公室首席代表;現在她投身教育,作為一名創業者,擔任一土教育、“奴隸社會”的聯合創始人。同時,她還是3個孩子的母親。

李一諾:即便生活一地雞毛,也要打起精神來

新書《力量從哪裡來》。(圖 / 由被訪者提供)

在新書《力量從哪裡來》當中,李一諾講述了留學、工作以及成為母親的經歷,每種身份都曾面臨怯生生的“不敢”。她並不試圖給答案,而是坦誠地展示自己一襲華美袍子下面的蝨子,告訴別人,“嘿,不要怕,我也是這麼過來的”。

硬著頭皮上,一邊學,一邊做,一邊裝

回顧過往,李一諾覺得自己的人生是由一次次的“退堂鼓”、一次次的“不得不”,還有一次次的“我怎麼這麼差”串聯起來的。

博士畢業後,她去麥肯錫面試。因為捨不得花200美元買一套正裝,她輾轉找到實驗室裡身材相仿的韓國女同學,最後借同學的衣服去參加面試。

入職後,李一諾發現周圍的同事大都穿著名牌,嘴裡講著各種商務詞彙。而她穿著衝鋒衣和牛仔褲,講一句話都要在心中再三掂量,生怕發音不準確。同事們熱烈討論著棒球和橄欖球,而她對這些完全沒概念,甚至連同事們講的很多笑話,她都聽不懂,只好勉強跟著笑。

李一諾:即便生活一地雞毛,也要打起精神來

入職後,李一諾發現周圍的同事大都穿著名牌,嘴裡講著各種商務詞彙。/圖·unsplash

雖是同齡人,但對於生活他們極度缺少共鳴。和李一諾年紀相仿的美國同事們,有的3歲就和父母去滑雪,有的兒時就遊歷了世界上大多數國家。而她的兒時記憶,卻被濟南冬天陽臺上堆成山的大白菜、拿著糧票打來的醬油、蜂窩煤爐子和腳上的凍瘡填滿。

9歲的時候,李一諾就已經知道父母生活不幸福,知道很多事情只能靠自己,知道盡量不要給別人添麻煩。她學會了察言觀色,學會無視家中的各種衝突。13歲時,父母選擇了離婚。那一天,她躺在床上,給自己起了一個新名字:李一諾。

在清華上學時,李一諾覺得食堂5毛錢一個的雞蛋太貴了,於是跑到家屬區花3。5元買11個蛋,每天在宿舍用電熱杯煮雞蛋吃。但用電熱杯屬於違紀行為,一次上課時,她突然意識到自己好像忘拔電源,擔心老舊宿舍樓著火,於是騎上腳踏車,飛奔回宿舍,好在最後無事發生。但這個騎車狂奔的場景,成為她大學四年印象極深的片段之一。

李一諾:即便生活一地雞毛,也要打起精神來

李一諾的兒時記憶被濟南冬天陽臺上堆成山的大白菜、拿著糧票打來的醬油、蜂窩煤爐子和腳上的凍瘡填滿。/圖·unsplash

入職麥肯錫後,李一諾買了人生中第一套職場套裝,換上幹練的髮型,學著化妝,讓自己儘快融入環境。她說:“很多事情其實我都不太懂,但又不能讓別人看出來我不懂,只得硬著頭皮上,一邊學,一邊做,一邊裝。”

人生好像沒有完全準備好的時候。剛拿到offer時,李一諾有7個月的時間做準備,她跑去向前輩尋求建議,前輩告訴她:“一諾,你放心吧,你永遠不會覺得你準備好了。就像開車一樣,你讀再多的書,做再多的練習,直到你坐到駕駛座開起來,你才會開車。”

麥肯錫內部有一句評價自己人的話,說招來的都是insecure overachiver(內心有不安全感但特別優秀的人),李一諾說:“當時就覺得這總結得太精妙了,這就是我啊。”

李一諾:即便生活一地雞毛,也要打起精神來

麥肯錫內部有一句評價自己人的話,說招來的都是insecure overachiver(內心有不安全感但特別優秀的人)。/圖·unsplash

在剛入職的一年裡,不安的感覺一直如影隨形。美國的企業文化裡非常流行留語音信箱,每天工作後給領導的彙報工作,以及給客戶的工作進展報告都透過語音留言。經理行雲流水般的語音留言,常令她自慚形穢。那時候,為了能留一條還算滿意的語音留言,她經常要反覆錄上十來遍。

入職一年後的一次內部會上,李一諾向領導彙報資料模型進展。她準備得特別充分,面對領導的提問,雖然緊張,依然做到對答如流。彙報完畢,她起身去洗手間,突然被因嚴苛而聞名的德國領導叫住,他從會議室探出頭對她說:“一諾,我就是想告訴你,你的工作非常出色。”

李一諾:即便生活一地雞毛,也要打起精神來

憑藉一份份積澱帶來的自信,李一諾從一個怯生生的新人,逐漸蛻變為遊刃有餘的職場精英。/圖·unsplash

那一刻,彷彿有束光打在她身上,給了她莫大的鼓勵和力量。憑藉這份力量帶來的自信,李一諾從一個怯生生的新人,逐漸蛻變為遊刃有餘的職場精英。

給自己打100分,這沒什麼好羞恥的

在李一諾看來,每個人的成長都需要經由外界認可帶來自信,逐步過渡到內在的自我認同,這是一個必經的過程,她說:“要從尋求認可到尋求支援的轉變,不是‘請問,我這樣想,你看行不行’,而是‘我想去的地方是那裡,我想做的事是這樣的,你可不可以支援我’。”

她觀察到很多女性在職場上非常喜歡道歉,開口說話或郵件開頭,總是先道個歉,好像那樣做才更有安全感,“我可能說得不對”“我這個觀點可能片面”,英文就是以“I might be wrong”開頭。每次遇到這樣的情況,她就會提醒對方,不需要道歉,有什麼觀點直接說出來就好。

李一諾:即便生活一地雞毛,也要打起精神來

在李一諾看來,每個人的成長都需要經由外界認可帶來自信,逐步過渡到內在的自我認同,這是一個必經的過程。/圖·unsplash

道歉的背後,是女性慣性的自我批評。之前李一諾接受長江商學院的女性議題訪談,訪談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如果給自己的領導力打分,滿分為100分,你給自己打多少分?她很乾脆地回答:“打滿分啊,我給自己打100分。”

李一諾說:“這樣回答不是我自大,而是我認為這個問題不對。在問題的背後,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身為女性,我們是不是太在乎別人的評價了?”

入職麥肯錫四年多的節點上,李一諾第一次遭遇了職業瓶頸。因為看不慣上司處理問題的方式,她萌生了離職的想法。她找到一位領導聊及此事,對方尖銳地指出:“你現在是一種很典型的失敗者心態,如果你走了,在別人眼裡,你所不齒的那個人才是真正的成功者。”

李一諾:即便生活一地雞毛,也要打起精神來

李一諾說:“要知道,影響力是做成一件事情極有力的資本。”/圖·unsplash

唯一的路徑就是爬到更高處,爭取到更大的話語權。晉升不光為了個人名利,也意味著被更多人看到,還能擁有更大的影響力,更方便推進自己的想法。李一諾說:“要知道,影響力是做成一件事情極有力的資本。”

調整好心態後,李一諾準備競爭合夥人。而成為合夥人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關係”,找人做自己的支持者,這本是她曾經很不齒的行為。“有好好的時間不做業務,跑去做這些事情,姿態會不會太難看?”

李一諾花了很長時間接受這件事,在書中,她反思自己——潛意識裡,我們一直被教導“是金子總會發光”,如果我的能力強、業務好,“上面”自然有人能看到我的能力,“欽點”我做合夥人。這就好像一位公主等待有人給她戴上皇冠。

李一諾:即便生活一地雞毛,也要打起精神來

現實生活裡,靠悶頭努力被“上面”看到,很多時候是一個非常不切實際的想法。/圖·unsplash

而現實生活裡,靠悶頭努力被“上面”看到,很多時候是一個非常不切實際的想法。因為每個人都很忙,尤其是高層領導。言及此事,李一諾感慨:“我們做了事情,一定要學會主動表達,有一說一,不卑不亢,這本是工作該盡的職責之一。”

在通往高層的路上,另一個需要克服的就是暴露野心帶來的羞恥感。分析羞恥感的來源,李一諾覺得主要是“太在乎自己了”。因為大方地說出內心的想法,自信地亮出自己的野心,本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不需要覺得羞恥,也不必害怕被評判。

李一諾:即便生活一地雞毛,也要打起精神來

在通往高層的路上,另一個需要克服的就是暴露野心帶來的羞恥感。/圖·unsplash

有句話令她受益匪淺:“別人如何評價你,反映的是他的水平,而不是你的水平。”如果確定自己是在做對的事情,那麼這一過程中姿態是否好看,別人如何看待,其實並不重要。

媽媽是最難的工作,千萬不要完美主義

職場上升的節奏和女性生育的時鐘是相沖的,李一諾經常會被別人問到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每次被提問,她都會給出簡單直接的回答:平衡不了。

她說:“不要對平衡有執念,不要幻想自己像優雅的天鵝,不論在什麼風浪下都可以保持平衡,那都是裝給別人看的,生活說到底就是做取捨。”她的原則就是一切從自我感受出發,允許展現脆弱和真實,低落時就大哭一場,她說,“這大概就是身為母親最重要的平衡和自愈力了”。

李一諾:即便生活一地雞毛,也要打起精神來

李一諾與家人。(圖 / 由被訪者提供)

於她而言,職場專業人士、媽媽和女性這三者沒有多少交集。一個女性怎麼可能在職場高效又幹練,同時對孩子來講無處不在呢?她怎麼可能一方面很強大,另一方面又很溫柔呢?而這種“精神分裂”般的高要求,卻是大部分職場媽媽要面臨的真實困境。

孩子出生後,李一諾意識到,做媽媽就是要完全放棄自己的需求,不斷迴應另外一個生命的需求。隨時待命的狀態是非常辛苦的,常令她感到力不從心,她說:“趁早放棄完美主義,主動尋求幫助,對自己好一點、寬容一點、臉皮厚一點,需要幫助就立即張口。記得把自己放在生活的中心,並時刻提醒自己,這一切總會過去。”

李一諾:即便生活一地雞毛,也要打起精神來

工作性質使然,李一諾經常出差。/圖·unsplash

有人曾問她:“你有沮喪的時候嗎?”李一諾回答:“比比皆是啊!”她對舞蹈大師林懷民在《高處眼亮》中的一句話心有慼慼——“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和自己的無力感奮鬥。”

工作性質使然,李一諾經常出差。一次出差前,孩子吃著吃著突然撇起小嘴哭了起來:“媽媽,我不要你走,我要和你一起出差。”她一時沒反應過來,略顯生硬地回了句:“沒有你的票啊。”孩子說:“那我們去買。”她這才意識到自己的反應不對,於是抱住孩子說:“你是不是不想離開媽媽?”孩子點點頭,伏在她懷裡大哭。那一刻她特別心酸,只好抱著他一起哭,但哭夠了,依然要揮揮手,狠心道別。

“所以,哪有什麼平衡工作和生活的超人?”她無奈地搖搖頭。

有一年母親節,李一諾看到一段文字,覺得十分貼切——“從來就沒有完美的媽媽、完美的房子、完美的孩子和完美的生活。有的只是真實,真實就是一個又一個媽媽,早晨醒來,看見喊她媽媽的孩子,爬起來,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