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回眸與定格 探索最深層的內心孤獨

文化

和傳統教

給我們,人生而堅強

我們都應該擁有磐石般的意志

和抵抗未知世界橫逆的勇氣,在這種強勢的文化下,

獨孤

似乎就成了脆弱和矯揉

的絕佳註腳

。面對孤獨,大多數人會選擇沉默其口而被動承受。可是,

孤獨是人類一種可怕的天性,

它帶有一定的腐蝕性,當我們一味沉溺其中而無法自拔的時候,它就會演變成一種蝕骨的內耗,以至於很難產生再往前走的力量。。

因為每個人都是

獨立的個體

,這種無法完全消除的差異性,

會造個體與存在的失連,而這種失聯

就是孤獨的本源。

孤獨的回眸與定格 探索最深層的內心孤獨

孤獨是人類永恆的課題,即使非常艱難,我們也無法逃避而必須要去承受和麵對。蘇格拉底說,

“未經審視的生活不值得過。”當我們重新審視生命的時候,才發現孤獨作為一種痛苦的清醒一直潛藏在我們的內心深處。原來,孤獨只是個體靈魂無法安頓的外在表徵,

但是在孤獨的

主軸

之下,其實隱藏著

人們

非常豐富幽微的心靈脈動

細膩深邃的心理意涵。

我們就試著來揭開孤獨這層熟悉而又陌生的面紗,在審視的過程中慢慢獲得心靈的緩靜和靈魂的安頓。

#孤獨感#首先我們來闡釋孤獨、獨處與寂寞

孤獨與獨處是不同的,孤獨是有所期盼後的悵然若失和無法與人訴說的悲愴,是使人深感痛苦的主觀負面的情緒體驗,是一種孤立無助的精神落空感,它

依賴於個人的期望和感覺,而非客觀的社交孤立狀態。一個人可以在漫長的獨處中自得其樂,也可以在眾人環繞中煢煢孑立。

而獨處是避開他人而獨自一人的處境,它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空間狀態。獨處既可能是嫻適的,也可能是落寞的。卡倫

霍尼認為:

“渴望有意義的獨處絕不是神經症;相反,沒有能力創造獨處時間其本身就是一種神經症的徵兆。”有些人獨處時,雖然在時間和空間上處於一種客觀的社交孤立的場景,但並不覺得自己缺乏與人必要的接觸或交往,而是精神上有所寄託,情感上能與自己保持交流和覺醒。這種獨處是一種情緒上成熟的標誌,可以使人們構建認知體系、塑造人格和創造價值。但是另外一類人群在獨處時內心空洞且無所適從,渴望與外在的人與物產生連結,此時的獨處就成為誘發潛在孤獨的重要因素,這種孤獨感會隨著時間的延長而愈加強烈。復旦大學陳果教授有關於孤獨和寂寞的描述,此時由獨處產生的孤獨感就是一種寂寞的體現。獨處的個體渴望這種狀態被打破,這不利於個體發現自我和塑造人格。

孤獨和寂寞也是不同的,寂寞是一種短暫的無聊狀態,是一種長期處於相同狀態下而產生的乏味感,它需要外在力量來改變這種處境,一旦轉換環境和場景,個體就會產生新的興趣和能量而置身其中,就如同注入新鮮血液一樣讓生命重新流動起來,寂寞是一種人類共有的、中性的情感體驗。但孤獨卻是永恆的,它可能會被短暫的歡愉所遮蔽,卻很難因為新鮮的外在力量而發生本質的改變。

孤獨有多種多樣,這些多樣性來自於不同的人格特質,但是承載人類靈魂和情感的基因大體是相似的,我們暫且把孤獨總歸為三大類。

一、

情感孤獨。

作為一個獨立於世的個體,人們的情感悲喜存在著難以逾越的鴻溝,沒有人能夠完全理解和體驗另一個人的思維和感受。我們立足於社會,在學習、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都與他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可是這些聯絡只是暫時的,是在特定的時間和場合所形成的一種交涉。身處孤獨的人們因為意識到了個人內心世界與外在環境的固有孤立,對自己與世界的關聯產生質疑,

這是一種永恆的孤獨。

如果生命註定孤獨和痛苦,那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由孤獨引發的空虛和無意義感足以動搖一個人對生活的信念。

當陷入孤獨的時候,人們最

渴望

的就是

情感認同,這種認同

需要

來自

於另

一個相同的

靈魂。

在與人情感交流的過程中,

就是在尋覓其共有的

相似性以擺脫孤獨,正如尋找其他智慧生命體一樣。然而,

這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即使有

所謂的精神知己,那不過是有幸難得的些許相似

,因此這種情感交流的期待註定會落空。在情感慰藉尋而不得的時候,落空感就會成為孤獨的種子。

二、

成長孤獨。

在生命長河中,個體總面臨著成長和內在蛻化,隨著時間的延長,曾經熟知的朋友和玩伴的內在特質逐漸萌發,並朝著不同的方向發展,於是漸行漸遠的陌生感開始顯現,我們最終會面臨脫離人際共生的狀態。然而,作為群居的個體,人類存在於世的根本安慰就是和他人產生

“連結”,而成長則意味著被動的分離和放棄這種“連結”,當脫離原本融合共生的狀態時,孤獨也就隨之產生了。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自然界每時每刻都在發生更替,作為承載人類靈魂的生命,也需要順應自然而向上生長。如果一個人惶惶終日而找不到成長的方向,就會形成個體的停滯而與世界格格不入。但是大多數的生命只是生理的逐漸成熟,伴隨著衰老和死亡,其生命靈魂的核心並沒有與時間的延續保持一致,在無形中就會被向前、向上的自然規律所拋棄,慢慢的就會造成個體於自然的脫離。

無論高尚或卑微,痛苦與歡悅,人們都需要足夠多的勇氣和智慧來面對未知世界的橫逆。成長對於個人來說是一個孤立無援的過程,在客觀的事情上我們可能會得到他人的援助,在處理主觀情緒問題時,外力就無從介入了。通常主觀和客觀還會雙重疊加,而個體和外界分離的無力感所產生的鴻溝,卻需要獨自一人去填補,這是一場內心和外在世界逐漸妥協趨同的歷煉,人們需要超越無助和畏懼感,去成就個體和世界的統一,這個過程也是孤獨的。

三、網路孤獨。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發展,網路媒體似乎成為了人們主要的活動方式,它佔據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這種新型社交方式逐漸演變成了一種新型的孤獨。在現實環境中,人們固有的認知體系會透過透過別人的反饋來獲得對自己的原始認知,這種認知來源於每個人獨一無二的性格、身體特徵、行為方式等,但在網路上人們變得扁平化,作為自我認知的肉體不復存在,不在依託原有的實體形成認知。

人類具有追求美好事物的天性,會自動過濾掉對自己不利的負面因素。個體希望透過社交媒體建立起關於自身理想化形象來滿足自己的內心,於是採用多種手段和方式進行自我塑造,完成身份的構建,並展示自己最完美的一面,甚至產生優越感。網路加速了自我認知和自身優越感的提升,但是這種優越感是為了滿足自我認知而非有意義的社會互動,它失去了交流的意義和內容,脫離開情感交流和心靈慰藉,變成了一種

“炫耀主義”的交往,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並不總是以“我”為中心,在網路社交媒體中自我認知偏差越大,自我優越感越強,在現實社會中就越容易陷入孤獨。

在人們在釋出動態或分享後,很期待得到別人的瀏覽回覆和點贊,這種被人聯絡和互動的心理需要能夠使人們感到舒適,並從中認識自我和找到更多的存在感和認同感,但這種認同感會隨著網路社交的深入而變得越來越廉價。例如朋友圈的

“點贊”,這是一種沒有實質內容、只能透過機械性的動作來完成的交流。起初,點贊者和被點贊者因為瀏覽內容和被關注的認同而得到身心的滿足,但是現在的習慣性、隨意性的點贊越來越多,使用者根本不看釋出者的內容就隨手點贊,這種點贊並不意味著使用者的真實反應,在弱化的人際關係中,大多數人都會被別人的隨手點贊所迷惑,對幸福感的提升和孤獨感的降低並沒有多大意義。

四、獨處孤獨。

生活在網際網路時代,獨處會讓人覺得焦慮和不安,即便是片刻的安靜,人們的時間也被移動裝置佔據著,被動的接收網路訊息。當人們缺乏獨處的能力而去聯絡別人的時候,或許僅僅是為了緩解焦慮,並不是真正的欣賞別人,而更像是把別人當成自己脆弱的支撐。人們單純的認為和別人保持聯絡就能讓自我感覺不孤單,但是相反,這種聯絡可能會導致自我隔絕,因為人缺乏獨處的能力,恰好只有在獨處中才能發現自我幷過度給對方,從而與他人形成真正的聯絡。所以不能獨處的人會更加的孤單。

無法獨處是愛的缺失,

主動尋求孤獨、拒絕與他人的交往,往往是人們的一種自我懲罰,即當人們覺得自己不配被愛、不值得存在的時候,才會自我隔離,試圖透過主動尋求孤獨來懲罰自己。相反,那些擁有獨處能力、在獨處時感到充實與愉悅的人,既能夠在精神與情感上

“自給自足”,同時也樂於保持與他人的聯結、願意被他人所愛。

孤獨的回眸與定格 探索最深層的內心孤獨

原來,孤獨一直伴隨這人們左右,在和朋友歡聚時或者忙碌時,它就被短暫的遮蔽起來。有時我們逃避孤獨,便假裝它不存在,當我們沉寂的面對自己時,它就在你內心深處的一個角落凝視著。個人的力量似乎難以抵禦突然襲來的孤獨感,在人們苦苦掙扎於孤獨中而遍體鱗傷時,通常會朝著外界尋找排解方法。

排解孤獨方式的無效

一、傾訴。

處於孤獨狀態的時候,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找人傾訴,

但是傾訴卻可能讓一個人承受更大

的孤獨

。語言的

載力

是有限的,

有兩個

功能

,一個是情感的表達,一個是資訊的傳遞。

當語言所傳遞是

資訊

的時候,人們

都能快速接受理解並

予以反饋。但是,大多數時候,語言發揮的是表達情感的功能,這時情況就變得複雜的多了。傾訴者需要被理解和慰藉,這就要求對方需要克服人性的有限去無私的傾聽,

需要溫柔的承接

予以共情的迴應

,這些苛刻的條件註定大多數情感的溝通都是失敗的。

仔細留心觀察便會發現,

通常

人們

喜歡討論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儘管有在聽對方說話,

只不過是把他的話拿過來當做開啟自己觀點的觸媒,然後

開始聊自己的真實經歷和過往故事。看似雙方是在融洽的交談,但對於一個

正在

受孤獨

的靈魂來說,由於他的傾訴

不被重視,

沒有得到共情和

迴應

,他的失落感會讓他的

孤獨

雪上加霜

。加繆在《瘟疫》中寫道,

即使你

從日夜反芻的

個人悲劇中說出話來

是痛苦的煎熬和

血淚史,但在對方看來這不過是微不足道的

,只是一個廉價的傷心故事。就如同《祝福》中的

祥林嫂,

在經歷無法承受的喪夫喪子之痛後,她逢人便訴說她的悲劇,然而

一開始還有人

同情她的

悲慘遭遇,但是慢慢的,

在她的悲劇被別人咀嚼玩味之後,只剩下渣滓。

從人們的笑影中

她感到

又冷又尖,自己也再沒有說話的必要了。

當你向對方傾訴你的

孤獨

時,你所呈現的是一種弱者的姿態,

而對方則掌握著控場權。當有人示弱時,通常對方會展示自己能力強勢的一面,他不但

不會稍加安慰,反而會

在一個強者的高地居高臨下,對你現在的處境進行指責。就好像一個溺水之人拼命在水中掙扎,

岸上的人卻

指責你怎麼這麼不小心掉進水裡,還在給你陳述他

曾經上岸的經歷

,彷彿這一切都是你的原因造成的,這對於一個溺水之人

是一種致命的打擊。即使

對方真的在聽你訴說,他也真的很想幫你,但是人類的悲喜並不相通,他

不能

理解你當下的處境和孤獨,所以就無法給予你恰到好處的共情

。因此傾訴者大多會因為不被理解的失落而選擇沉默或悻悻離去。

但為人們都會選擇去傾訴呢?因為承受孤獨的人快要被沉悶的空氣壓得窒息了,哪怕能緩解萬分之一的痛苦,他也會選擇抓住這根稻草。而傾訴似乎真的會減輕一點無力感,但這只不過是表象。由於個體在說話的過程中注意力發生了轉移,那種孤獨感暫時被遮蔽了起來,所以才會覺得好受一點。當你再回歸一人的空間時,那種失落的孤寂感將再次席捲而來。

所以,傾訴可能會幫助人們緩解一時的孤獨和苦悶,但對於恆久的孤獨,傾訴的效果就會式微。

二、網路。

當現實中的傾訴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時,人們

就會在網路上尋找安慰。然而,網路化的社交併不能實現深層次的情感交流,它更多的是一種時間、空間、精神分配、行動效能的碎片化。在交談的過程中,任何的訊息都可能打斷或分散彼此的注意力,同時人們很難透過電子螢幕去感知對方的表情、肢體動作而作出準確的迴應。網路社交媒體看似增加了人們交流的頻率和數量,擴大了人際交往的範圍,但是卻弱化了交流的意義和質量。

網路媒體透過利用人們的碎片化時間,填補人們對資訊獲取的渴望和認同焦慮,在當下緩解精神疲憊與無聊,從而達到暫時的麻醉效果,但因為其資訊交流的低質量和臨時性,以虛擬理想化的狀態與人進行交流,並不能將人們從孤獨的沼澤中解脫出來,相反還會造成現實社交能力的喪失。在網路上我們可以編輯和回撤想要表達的資訊,人們也似乎習慣了等待回覆的時間,但是在現實中需要第一時間回覆對方的話題,短暫的停頓就可能會產生尷尬的氣氛,久而久之就會造成現實交流的挫敗感,從而繼續在網路交流中尋找補償,造成惡性迴圈的孤獨感。

當人們透過移動裝置將自己牢牢拴在網路媒體上,內心世界就像是一個封閉的容器,為了打破這種孤立的狀態也希望與別人進行接觸和交流,但這種接觸只侷限於表面,並沒有深入內心世界。網路給人們提供了更大的平臺和空間,但人們的接觸也只在網路社交上活躍,很少轉移到現實生活中。有時候人們聚在一起也會造成孤獨,因為雖然

“場所”發生變化,但身體在場注意力卻集中在“電子螢幕上”,對新環境的體驗受到束縛,新舊環境不再有明顯的區別,即對現實環境的體驗被網路社交媒體分散了。長時間沉溺於網路社交媒體,將會形成性格孤僻、內心空虛、無意義感。

人們在網路上的消遣和瀏覽更多是帶有選擇性的個人喜好,這是一種情感和注意力的單向傳輸,無法實現個體與內容的雙向互動。由於缺乏互動,內容並不能給個體帶來情感的反饋和深度的思考,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麼人們在長時間瀏覽低質量的網頁時,內心會愈發的空虛。

至此我們瞭解到,孤獨的本源就是個體與存在的

“失聯”,因此,重新建立個體與各種關係的連線也許能夠幫助我們找尋到降低孤獨感的答案。

孤獨的回眸與定格 探索最深層的內心孤獨

一、建立個人與他人的連線

人類維持心智健全的必要條件,是其必須與其他生物在一個共同體中生活,與他們發生關聯。人類是帶有社會屬性的群居個體,很少有人能夠獨立於世的存在,這決定了我們需要與他人保持聯絡。然而我們需要識別三種交往模式,一種是因為寂寞難耐而找人排解孤寂感;一種是出於欣賞、愛和溫情而與對方建立的交流;一種是出於工作與生活而與別人建立的連線。

我們前面闡述過,出於孤寂而和對方連線是一種無效的連線。而大多數時候我們同人交往是一種社會功能的連線,在我們認識到交往存在相刃相糜的本質和真相,就知道要把邊界劃在哪裡,然後拿捏好分寸,把精力用在有意義的事上,在與人交往中擁抱客觀的存在,發現對方的山河宇宙,在滿足人與世界關聯需要的同時仍能維持自己的完整與個性。

知己難覓,由於每個人特有的屬性不同,我們很難遇到完全和自己同頻共振的人。儘管如此,對於有些許相似的人,我們依然可以與之達到某種共鳴,這難得的共鳴可以衝緩煢煢孑立的孤寂,因為我們不是出於利益而與之往來,而是出於愛和欣賞把自己轉向對方。家人更多的是親情的共鳴,由於家人自帶血緣屬性,這種屬性就是天然的情感連線,家人之間不需要有特別的解釋而能自洽的相融。在家庭中,總會有一種溫馨能讓我們產生抵禦風浪的力量,家庭成員之間呈現的是關愛、體貼、寬容和理解,那種真情的自然流露不需要帶任何的偽裝面具。

二、

建立個體與自我的連線

人類是一個有靈魂、有思想的存在,個體在評判客觀世界和主觀意識時會受到干擾和偏離,作用於內心會造成個體與自我的失聯。個體所接收到的資訊會透過主觀的加工呈現給心智,而內心世界也會透過主觀呈現給外界。因此孤獨最終所表現的是自我的失聯,於是,重新建立這樣的連線就非常重要了,我們需要遵從自己內心的渴望和呼喚,與自我保持一致。

而這需要給自己獨處的空間,擁有獨處能力的人不僅不會主動尋求孤獨,還會積極地維護人際關係擁有獨處的能力,能夠使我們與他人保持一種恰到好處的人際距離,相互聯結又絕對獨立。當我們擁有了獨處的能力,也就意味著我們不必過度依賴伴侶來滿足自己的需求。我們不再把伴侶當做安撫內心的不安全感,或是滿足自己需求的工具,這能夠讓我們不再企圖佔有對方、消耗對方、控制對方,因為我們擁有了安撫自己、滿足自己需求的能力。

獨處,是精神的減負,是心靈的迴歸。探索內在的訴求,可以讓找回內在的力量,迴歸自我,認真踏實地做好當下的事,不迷失過去,也不驚恐將來,人只有學會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才能活得更有深度。那些真正讓自己得到增值、獲得昇華的時刻,很多都來自於和自我同頻共振時光。

三、建立個人與自然的連線

孤獨來自於我們內心與外在世界的失聯。個體和世界應該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而存在。一旦個體偏離原有的軌道而與世界失去連線,我們就會覺得孤獨。當把視野投向自然界的時候,自然界就成了我們主觀的外在投射,你賦予它們什麼樣的情感,它就會呈現你所期待的意象。你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你應如是。自然界所呈現出來的是一種最接近原始的本真與淳美,在這種環境下,個體作為自然界的一部分,在物我兩忘中成就個體與自然的統一,這種連線是深層次的,我們在自然中感受春華秋實與四季輪迴,體悟生命的厚重與奧妙。由於自然總是永恆存在且向上向前的,在與自然的連線中,個體也會永恆存在於自然之中,那種意識和精神的融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排解孤寂感。

孤獨的回眸與定格 探索最深層的內心孤獨

孤獨是人類永恆的課題,這種永恆是與生俱來的,流淌在血液裡成為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們永遠無法消除人們絕對孤獨的天性。然而,在面對孤獨時我們卻可以有不同的姿態,我們可以選擇仰望,看到璀璨的星河,也可以頹喪的低頭臣服,滿眼盡是汙穢的泥濘。孤獨伴隨的是一場永無止盡的伊斯特蘭之旅,它通向個體與世界的統一,這種理想化的終點似乎永遠不能達到,但是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因為有了信念的加持,即使孤獨和流淚,透過望向星辰的眼睛,在淚光中閃爍的依然是奮鬥與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