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樹洞|變成“與母親相似但更無力”的人,不是必然結果

情感樹洞:

可能因為媽媽是教師,她總是喜歡“教育”別人。我家親戚到外地工作把孩子暫時放在我家,我媽媽總是喜歡教育人家,就算小孩沒有做錯事情,只要我媽覺得她做錯了,就會批評孩子一頓。其實對我也是這樣的,總把她的想法強加給家人,不然就會生氣、吵架。我覺得我的媽媽有極強的控制慾,而我又比較叛逆、不服從,所以我們之間就會有很多矛盾。

雖然我很愛媽媽,但很多事情我是看不慣的,比如小孩的教育理念,比如她總愛聊些親戚間的家長裡短,比如脾氣暴躁容易生氣和情緒化。我很多時候會牴觸和她聊天,一講話就煩躁。我很矛盾,應該如何和我的母親相處?我對母親牴觸情緒的原因是什麼呢?

情感樹洞|變成“與母親相似但更無力”的人,不是必然結果

情感樹洞|變成“與母親相似但更無力”的人,不是必然結果

本期心理專家團專家蔣碩(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賽林納心理諮詢中心創辦人):

教師子女的吐槽,在網路平臺上是個熱門話題,提問者去瀏覽一下,準會收穫許多共鳴。不過,母親的問題不能以“職業病”一言以蔽之,還有性格、文化等因素的複合作用,而提問者“對母親的牴觸”可能來源於幾個方面。

第一,在與母親的依戀關係中,沒有獲得足夠的認同與包容(這也是安全感的構成要素),不能及時、適當地釋放情緒,長期內化,形成持久的負面感受,影響自我認同。

第二,具有與母親相似的性格,或習得了母親的交流、行為方式。不知提問者是否意識到,對母親控制的不服從,同樣是控制慾的表現,“一點就著”的暴躁和直白單一的溝通方式,也與母親如出一轍。

第三,自身力量不足以支撐與母親對抗的意願。

情感樹洞|變成“與母親相似但更無力”的人,不是必然結果

綜上,提問者似乎正在變成一個“與母親相似但更無力”的人。這當然不是個好結果,也不是必然的結果,提問者如果願意嘗試其他方案,會有不同發展。實際上,這就是每個子女成長的過程:伴隨年齡增長和個體意識日益清晰,承擔越來越多的責任、獲得越來越多的話語權、逐漸主導家庭事務的執行和家庭文化的更新。

把愛放在一切之前

提問者說“我很愛她”,這就好。把愛放在衝突與糾正之前,你會發現一個事實:母親漸漸老了。這位教師已經處於社會退出的階段,過去固然有種種侷限,今後更無施展的空間,壓力變得乏力,控制力不從心。這個事實也許會讓你對抗的意願降低。

把愛放在“正確”或“理念”之前,試著關注對方的情緒:“你很著急吧”;明確對方的想法:“你是希望這樣還是那樣”;表達自己的好意:“我可以試試”。

情感樹洞|變成“與母親相似但更無力”的人,不是必然結果

把愛放在暴躁與爆發之前,調整呼吸,摸摸對方的手臂或頭髮,給各自找個舒服的座位,倒杯水……你會發現,比起愛,一切都沒那麼緊要,而充滿愛意的關係,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根基。

佔據溝通中的“成人”位置

教師職業常令從業者不自覺地養成“成人—兒童”式的溝通模式,其特點是高責任、高集權、單向壓力。

提問者覺得與母親溝通或相處不舒服時,可以試著去覺察,自己是否被放在了“兒童”的位置上,如果是,擺脫這個位置,去建立成人之間的互動——各自承擔責任,尊重人際邊界,適度表達自己的主張而不過多介入他人的思想與事務。

可以先參照與同學、朋友、同事或客戶的相處,漸漸會找到感覺。

獨立成長,惠澤家庭

這是佔據“成人”位置的先決條件。權力是與責任和能力匹配的,要在與母親的關係中、在家庭中成為主導,需要的反而是家庭之外的投入——透過學業、事業、人際關係的發展,不斷提升經濟實力,學習社交技巧,培育成熟的性格。當自己成為很好的大人,母親也會變好的。

情感樹洞|變成“與母親相似但更無力”的人,不是必然結果

實際上,這就是每個子女成長的過程:伴隨年齡增長和個體意識日益清晰,承擔越來越多的責任、獲得越來越多的話語權、逐漸主導家庭事務的執行和家庭文化的更新。不必暴動,溫柔奪權——把這當成新方案的名字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