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智慧:真正有本事的人,都在不斷地做“人生的減法”

孔子在面對不同的人生階段時,對自己有一個非常著名的評價:“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待人生的態度也在發生著變化,從少年時的意氣風發,逐漸變為老年時的無慾無求。人生,歸根到底就是在不斷地做“加法”和“減法”。

道家的智慧:真正有本事的人,都在不斷地做“人生的減法”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斷舍離”漸漸被很多人奉為人生的圭臬,得到了人們的認可。“斷舍離”的意思是把那些不必需、不合適、過時的東西統統斷絕、捨棄,並切斷對它們的眷戀,“斷舍離”之後才能過簡單清爽的生活。家裡物品越堆越多,就會變得雜亂無章,只有學會丟棄一些不需要的東西,生活也會發生質的變化;整日胡吃海喝,熬夜追劇,身體逐漸走下坡路,只有學會自律,堅持鍛鍊,就會有一個全新的自我。工作時效率低下,做事拖拖拉拉,只有給自己定下目標,丟掉雜念,才能實現輕鬆高效的工作。“斷舍離”,就是人生的減法。

道家的智慧:真正有本事的人,都在不斷地做“人生的減法”

減去心中的慾望

人生在世,為何會有那麼多的煩惱?道家典籍有云“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之所以生活中會有諸多的煩惱,乃是因為心中充滿了太多的慾望,只要內心清靜,就不會有那麼多欲望,煩惱自然也會遠離。《道德經》裡說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世間諸多欲望的產生歸根到底還是人性的貪婪,貪得無厭會讓人迷失自我,也會讓人道德淪喪。《菜根譚》寫道“天理路上甚寬,稍遊心,胸中使覺廣大宏朗;人慾路上甚窄,才寄跡,眼前俱是荊棘泥塗。”慾望之路十分狹窄,人剛踏出一步,就會覺得面前都是荊棘與泥濘,簡直是寸步難行。減去慾望,人生的道路才會變得平坦。

道家的智慧:真正有本事的人,都在不斷地做“人生的減法”

減去沒必要的爭論

《莊子》裡有這麼一個寓言故事,大鵬鳥在天上展翅翱翔,蟬和斑鳩嘲笑道:“我們奮力而飛,碰到榆樹和檀樹就停止,有時飛不上去,落在地上就是了。何必要飛九萬里到南海去呢?”在蟬和斑鳩看來,安於現狀地待在樹上就好了。而對於大鵬來說,它扶搖直上九萬里,心懷青雲之志,浩瀚的天空才是它的歸宿。大鵬鳥不屑於跟蟬去爭辯,境界不同,對於人生的目標也是不一樣,沒必要因此去爭論不休。夏蟲不可語冰,因為它到秋天就不在了,目光短淺的人,就像井底之蛙一樣,整日望著井口大的天空,以為世界也是這麼大。就像馬克吐溫說的那樣:“絕不要和愚蠢的人爭論,他們會把你拖到和他們那樣低的水平,然後打擊你。”

減去多餘的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