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類不能在學習時分泌多巴胺?

為什麼人類不能在學習時分泌多巴胺?

在基於實用而非興趣的學習(看課外書和學習應試知識是不同的)時,我們很難直接獲得快樂,快樂是有一個結果的時候才產生的。

因此你能發現,大量分泌多巴胺的情況大都是即時性的。比方說吃飯爽,親密行為爽,勝利也爽。

但是應試性質的學習(或者任何需要長期回報的事情)是延時性的,推動它的是憂慮而非衝動。比方說你擔憂明年沒得吃,就會控制住自己不把種子也吃掉。

這是因為掌管喜歡/不喜歡的腦區先於掌管應該/不應該的腦區產生,這也就是所謂的爬蟲腦和哺乳腦——大腦的演化是層層疊疊的,外皮層是最晚產生的。而神經遞質的運作方式也遠遠早於外皮層的誕生。

你看,我們很久前就獲得了這個東西,共祖非常非常早(實際上他們正在拿水母做實驗……那共祖就更早了)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杜久林研究組,利用小巧透明的幼年斑馬魚,揭示了獎賞性嗅覺刺激誘發腦中多巴胺的釋放,所釋放的多巴胺可以用電化學方法實時記錄並能追溯其上游的神經環路。這是首次在清醒的小動物腦中記錄到感覺刺激引起的多巴胺釋放,闡明瞭多巴胺能神經調質系統環路機制中的誘人潛力。

所以說多巴胺和一時的刺激關聯是非常古老的事情,它的演化方向是反射系統替你決定要不要做什麼以適應環境。而我們的外皮層是非常晚近的產物,它的演化方向是你自己決定如何適應環境,獎懲系統作為輔助存在。

所以說如果你急於和姑娘/小夥子搞物件,你的外皮層就會告訴你這可能會適得其反——但是稍微昆蟲可能就直接上了。不過說到這裡呢,倒也不是說我們只能把延遲滿足當成折磨。

神經學家Robert Sapolsky就展示了一個奇妙的思路。

首先,將一隻猴子關在籠子裡,籠內有一個可以彈出的把手開關,猴子每拉動十次把手,就會得到一次獎勵;之後,在籠子內加入一個指示燈,燈亮起的時候,開關彈出,慢慢的猴子會把“刺激燈光”和“獎勵”聯絡起來。有趣的是,猴子會在燈光刺激下釋放比得到獎勵時還要多的多巴胺。

也就是說,在你學習的時候,多想想考高分會得到的父母獎勵,老師誇獎,同學敬畏,剛下飛機,年薪百萬……你就會對這件事情更上心,而如果你真的成功體驗過幾次,正反饋迴路就會建立,你一想到學習,大腦就聯絡到成功——多巴胺也就分泌了。

還記得我最開始說的嗎?即時性滿足是衝動推動的,延時性滿足是憂慮推動的,而建立正反饋和自我暗示,可以把延時性滿足也分解成一個個小型的衝動來替換憂慮。

當然,絕大多數人應該和我一樣,一想到學習,大腦就聯絡到失敗……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