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飢餓站臺》-是現實敲碎理想的頭骨,還是理想美化現實的臉龐?

西班牙的影片多數是以獨特的題材及視角、豐富的劇情見長,大部分影片在表達電影主題的方式上會相對含蓄,觀影后仔細推敲能發現更為深長的餘韻,所以好影片非常多。那《飢餓站臺》這部劇的表現又如何呢?

《飢餓站臺》-是現實敲碎理想的頭骨,還是理想美化現實的臉龐?

首先,看完整部電影筆者的直觀體驗便是這部劇並沒有採用含蓄的表現手法,而是

採用反烏托邦式的誇張劇情設定,在劇中用對比強烈、血腥暴力的畫面、以及人性的貪婪去展現人心的險惡

。這些雖然能撼動人心,但也讓人不寒而慄。

那電影到底講了什麼呢?

他講述了一座有333層的監獄坑的故事。在這個監獄坑裡面,每一層2個人,他們或是自願、或者犯罪被送進來,每層待一個月,隨後會被隨機安排到其他樓層。

這裡有一個自上而下運送食物的站臺,站臺上擺放的食物精美誘人,但也只能是上面幾層可以享受到美味的食物,隨著樓層往下,食物越少越骯髒,甚至已經沒有任何食物。

《飢餓站臺》-是現實敲碎理想的頭骨,還是理想美化現實的臉龐?

《飢餓站臺》-是現實敲碎理想的頭骨,還是理想美化現實的臉龐?

於是,被分配到下層的人希望下次能分配的上層,這樣就不用擔心捱餓,也不用擔心食物裡面摻雜上層人的口水,甚至是排洩物。

男主格倫自願到監獄坑,他自詡是一個文明人,從開始不願吃別人的殘羹剩飯到為存活不得不拋棄尊嚴分食人肉;從想要讓大家平均分配食物擊破管理局的體制,到最後不得不成為用威脅和暴力去強制實施政策的施暴者。

男主格倫的理想,在監獄坑這座現實的牢籠中被粉碎,他終究成為了自己最討厭的那類人。

《飢餓站臺》-是現實敲碎理想的頭骨,還是理想美化現實的臉龐?

劇中格倫多次提到想要打破管理局的體制,可在這裡是因為體制造成了目前這一切?其實不然,

造成這一切的是人性的貪婪

上層的人不懂得節制,他們想到的永遠只是自己,寧願把食物大肆破壞也不願去為下層的人預留出相應的食物。 等下層捱餓受苦的人換到上層之後,又採取同樣自私自利的手段去對待他下層的人,來發洩自己曾經受到的不公與憤怒。

在這種因果迴圈中,監獄坑就逐漸成為了展示人性貪婪和自私自利的舞臺,在每日不停的上演。

《飢餓站臺》-是現實敲碎理想的頭骨,還是理想美化現實的臉龐?

另外有一個問題一直盤旋在我的腦海裡,那就是管理局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劇中並沒有直接展示出管理局的畫面,我們所瞭解的情況都是從側面展現出來的,一部分是從前女面試官嘴裡得知,另一部分是製作美食的廚房。

根據女面試官所言,管理局更願意對外的稱呼是“

垂直自我管理中心

”。字面意思來看主要強調自我管理,而自我管理最大的對手就是自己。進入監獄坑的人遵守的不是管理局所謂的體制,而是遵守自己的人性。

《飢餓站臺》-是現實敲碎理想的頭骨,還是理想美化現實的臉龐?

垂直自我管理中心的目標是

如果每個人都只吃所需要的,食物就能抵達最低的樓層

。結果卻不盡然,格倫也說

改變永遠不是自發的

,女面試官卻說這便是便是格倫來自我管理中心的原因。那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管理局可以對人進行篩選來完成這個實驗。那可不可以認為管理局,就是一個討論人性的實驗室呢?

《飢餓站臺》-是現實敲碎理想的頭骨,還是理想美化現實的臉龐?

男主格倫是自願到這座監獄坑的人,他選擇帶進來的物品是一本書《堂吉訶德》,這恰恰是影片的核心所在,堂吉訶德所表達的主題就是

理想和現實之間的矛盾

男主格倫的理想是什麼?這期間他有幾個變化。

初到監獄坑,格倫的理想是與上層和下層去溝通,想要所有人能夠定量取餐,這樣下層的人就能吃到食物。而現實就是老人手裡的加強版武士,一刀一刀的劃開了理想迷濛的面紗,露出血淋淋的真相。

《飢餓站臺》-是現實敲碎理想的頭骨,還是理想美化現實的臉龐?

第二次理想的變化是見到了前女面試官,她每天重複著給下層人定量分配的大業中,並苦口婆心的勸說,格倫彷彿見到了初來的自己。在多日的共同生活中,前女面試官也告知了格倫監獄坑想要看到的結果,並給格倫輸入了一個改變是由內部自發的,格倫來到監獄坑的目地就是為了引起監獄坑的改變。這段時間,格倫也開始重複女面試官定量分餐的事情。

而現實是怎樣呢?202層,比在管理局工作25年的女面試官得知的最底層200層還要往下,甚至下面還有更多層。女面試官上吊自盡,是劇中最大的一個耳光。

《飢餓站臺》-是現實敲碎理想的頭骨,還是理想美化現實的臉龐?

第三次理想是什麼?可以說這次理想是最現實的一個,身處6層的他比前幾次更靠近上層,食物也是最充足的一次,此刻他想要的是跟隨站臺一層一層分餐,他要做出改變讓管理局知道改變是可以從內部自發的。

這次的現實也是最理想化的一個,隨著站臺一層一層往下,他們見到了坐在輪椅上睿智的黑人,借用睿智黑人的口把理想更一步現實化,留一個資訊給到上層,讓他們能實在的看到這結果。

《飢餓站臺》-是現實敲碎理想的頭骨,還是理想美化現實的臉龐?

那管理局看到了這改變了嗎?結尾開放式的結局給了觀影的我們一個無限思考的機會。

我認為,管理局並沒有看到改變,原因有二:

1、女孩兒是格倫的幻想,最後上去的是最初作為資訊的“義大利奶凍”,這也是劇中廚師長拿著奶凍,發現裡面有頭髮而對著廚師發火的對應。資訊只到了廚房,而廚房內的並不知道監獄坑內實際的情況,他們認為這個奶凍之所以沒有被吃是因為裡面有一根頭髮。這些廚師認為頭髮玷汙了奶白的奶凍,殊不知監獄坑裡下層的人吃的比這個更骯髒。理想和現實的矛盾,由一個義大利奶凍展現出來。

2、女孩兒是真實存在的,她順利的作為資訊傳遞到了上層。但是監獄坑的規定是沒有16歲以下的人,所以即便女孩兒到了0層,她不會被當作是由下層送到上層的資訊。

最終的開放式結局,決定了個人對電影結局的幻想,

你相信什麼,那你所相信的就是電影的結局

在監獄坑裡,理想是一個烏托邦的社會,這個社會里每個人互相幫助,處於不同階層的人都能得到相應的食物,沒有爭執,沒有打鬥,有的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最終現實還是敲碎了理想的頭骨,格倫在最下層跟老頭說不要再叫他蝸牛了,此刻的他意識裡已經從被吃的儲備糧變為了食客,他最初的理想已經粉碎,或許格倫永遠也不會拿到管理中心給的證書了吧!

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