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史——一段少有人知的歷史

說起我國的朝代順序,夏、商、周……元、明、清,許多人如數家珍。那你知道“南明”嗎?不少人會露出訝異的神色,“南宋還是南明?南明是啥?”不知道就對了,一般書刊上稱這段時期為明末清初,很少寫成“南明”。

我面前的這套《南明史》,厚達千頁之多,有80萬字,分上下兩本。由“讀客文化”策劃、北京日報出版社出版。作者是歷史學家顧誠,本書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在時下閱讀方式短(影片)平(臺化)快(餐式)氾濫的年代,沉下心看一本皇皇鉅著,真心是件不容易的事,我連續一週利用晚上時間奮力翻閱,才粗淺瞭解了南明的大致歷史。

南明的起點是公元1644年。這是個特殊的年份,在中國干支紀年中為甲申年。這一年也是明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也是李自成的大順永昌元年。所以一般書上都稱這段時間為明末清初。本書主要記錄的是從這一年到康熙三年(1664),南明徹底覆滅的20年曆史。

歷史是由勝者書寫的。為敗者做史,難度極大,一是因為南明留下來的史料散且少,二是1644年也是清順治元年,歷史的篇章翻開了新的一頁,大清已正式登上歷史舞臺。

顧先生為寫此書,引用方誌達237部,書目達579種,幾乎遍查與南明相關的資料。可謂“言必有據”“無一字無出處”,解開了許多歷史死結。體現了歷史學者嚴謹求真的治學態度。

全書以時間為順序,分李自成的大順、清朝的掃寇和明末朱家偏安南方不斷抗清三條線索敘述事件,重點當然是南明20年。書中講述十分細緻,有的甚至逐日詳述事情進展,比如順治二年的潼關zhan役,可想而知為還原歷史真相作者花了多少精力。全書不是隻敘事,還夾帶議論,對較大的事件提出自己的看法,闡述在歷史程序中的意義。對許多著名歷史人物也有不同於一般歷史書的評價。

印象深刻的有兩人。一是我家鄉的四先賢之1、提出“民為本”的明朝大儒黃宗羲,在作者筆下形象偏於負面,這跟我們當地宣傳的相差甚遠。書上有這麼一段:以浙東史派創始人黃宗羲為例,在其所撰寫的《弘光實錄鈔》中就將迎立弘光的過程描寫得形如兒戲。黃宗羲的基本論點只是一句話,東林人士是“君子”,與東林異調者為“小人”。

還要一位史可法,我的認知裡這是位抗清英雄。但作者認為這個評價並不完全屬實,他筆下的史可法“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在南明繼統和治理上嚴重失策。

書上還有很多耳熟能詳的人物,作者的評價與傳統不很一致,有的甚至是顛覆性的,我想這也許是人性的多面和豐富之故吧。

全書見識通達,故事性很強,每次zhan事、每場陰謀,件件樁樁,文字精煉,條分縷析,交代得清清楚楚。但是,由於書上引用了大量的原始史料,讀起來需要一定的古文功底。

南明史——一段少有人知的歷史

南明史——一段少有人知的歷史

南明史——一段少有人知的歷史

南明史——一段少有人知的歷史

南明史——一段少有人知的歷史

南明史——一段少有人知的歷史

讀史使人明智,知古方能鑑今。讀《南明史》,不僅僅瞭解南明的歷史,更應以史為鑑,看透人性的荒唐,尋找國運興衰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