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保守主義究竟是種什麼主義?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看到關於西方保守主義的報道,很多朋友把這個保守主義和國內的“保守”相對應起來。以至於看新聞的時候,感覺雲裡霧裡、不明所以。

那麼這個保守主義究竟是個什麼主義呢?

今天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這個保守主義!

保守主義興起於18世紀晚期,當時工業革命剛剛興起。各種革命、變革層出不窮,這引起了部分人的恐慌。這便衍生出了第一代保守主義——即反對任何變化,徹頭徹尾地維持現狀,不做任何改變!

但後來人們發現不行,如果不做任何變革的話。不光在新的利益分配中他們得不到任何好處,就連之前的舊利益恐怕也保不住。

於是便衍生出了第二代保守主義——“為了儲存而變革”!第二代保守主義主張對現狀進行維護和繼承,但同時也認為社會的某些方面需要變革。

這代保守主義的代表人物是艾德蒙。柏克,他這樣闡述保守主義:“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變革的手段,也就沒有保守的手段”。

後來在20世紀70年代,保守主義吸收了古典自由主義的核心,發展成了新保守主義。

西方的保守主義究竟是種什麼主義?

新保守主義有以下九大原則:

一是捍衛傳統的原則。

自由主義比較看重科學和理性的力量,所以對待改革一般比較激進。而保守主義則認為,傳統當中包含了很多有益的價值與思想,不能輕易拋棄。

這方面的代表人物愛德華·希爾斯,在他的著作《論傳統》中開篇就講到——因為理性的力量和科學的進步,讓我們覺得傳統不再重要了,而該書的主要目標是闡明傳統的重要性。

二是經驗主義原則。

理性主義主張按照人的理性認知來重新設計這個社會,認為達爾文可以發現生物界的進化規律,牛頓可以發現天體運動的規律,那麼人們也可以發現人類社會的規律,按照這個規律來重新設計人類社會,人類的生活一定會變的更美好。

而經驗主義對這種理性主義持高度懷疑和警惕態度,認為人的理性是有邊界的。不能想對社會做什麼改造就能做什麼改造,在尊重現有慣例、傳統與習俗基礎上做逐步改進更為合理。

三是人類的不完善原則。

很多理論的終極目標都是打造一個完美的烏托邦社會——人人安居樂業,沒有疾病、痛苦和等級,人人道德高尚。

但保守主義對此持否定態度,他們認為:“人類的事情絕不可能一點毛病都沒有”!

四是“社會有機體”原則。

保守主義認為人類社會是一個複雜的整體,很多看似沒關聯的事物其實內在都有一定的聯絡。

比如,語言就是一種無意識進化的結果,是來自於自生自發的秩序,而非人類有意設計的產物。保守主義極力反對一個叫“社會工程學”的概念,即憑藉理性對社會進行再造,把整個社會視為一個建築工程一般。

保守主義認為,如果理性主義要從頭構建一個新的社會、徹底打破一切慣例和常規,最後可能會發現這個依靠理性構建起來的社會由於缺少有機體因素的支撐而難以有效運轉,甚至完全陷於癱瘓。

五是重視等級、秩序和權威的原則。

自由主義認為每個人競爭的起點應該一樣,競爭結果不同是正常的。但在保守主義者眼中,這個社會存在等級本身就是很正常的。如果有人想構建一個人人平等的社會,比如徹底打破現有等級秩序和財產結構,用不了多久便又會形成一個高下有別、尊卑有序的社會。保守主義總體上傾向於維護過去業已形成的既有秩序和社會等級。

六是重視家庭原則。

自由主義更強調個人作為個體的價值和意義,並沒有特別強調家庭的價值和意義。保守主義則認為,家庭是很重要的社會功能承擔者,也是維繫一個社會穩定與秩序的重要單元。

七是重視宗教原則。

保守主義者更認同傳統宗教,通常是更為虔誠的教徒,通常在墮胎、同性戀等政治議題上持反對立場。

八是重視道德原則。

西方自由主義學說對道德並不是很重視,很少專門論述道德問題。認為道德是人們在自利的前提下,相互博弈慢慢形成的。只要保證法律公平,就能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圍。

而保守主義則不這麼認為,認為道德需要專門教育。

九是尊重財產權原則。

在這一點上,保守主義和自由主義的看法一致。保守主義不僅反對國家剝奪或徵收財產,而且反對國家對私人市場的過度干預、高稅收和高福利等做法。

目前保守主義的理論在邏輯上並不能做到自洽,學術界在把保守主義應該歸為一種意識形態還是一種思想傾向方面存在爭議。

西方的保守主義究竟是種什麼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