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有一天,要把樓房拆了種地?

我們這百萬人口的18線城市,就在江對面是江南新區,修的房子賣出去的很多。

一到晚上,只有兩三處有人,其它地方鬼都不見一個。

朋友數年前買了一套,想搞點錢,結果幾年過去了,賣價紋絲未動,想賣的話,降價差不多,結果就一直放在那吃灰。

或許,早晚有一天,要把樓房拆了種地。

作為曾經的從業者,我也看不懂樓市了。

18線城市,我買了個老區附近的房子,出花園門口是最好小學的分校區,聽其他家長說老師都是以年輪值的。800米外就是全市規模最大最便宜的菜市場;小區門口配套極其完善,小賣部超市快遞點小飯館應有盡有,大點的超市在500米外;1公里外就是各種宵夜好吃的。

就這樣,我的同事們還是說我買虧了,應該買貴3千多的開發區那邊的。

我說開發區那邊想買瓶水都要跑1公里,附近連個快遞點都沒有,學校說是以後會有,菜市場在3公里外。

他們說:哎呀,現在還沒完善,5、6年後那裡就什麼都有啦,就是以後的市中心巴拉巴拉。

看入住率,我住那裡交房半年後少說也有80%,開發區那邊交房兩三年的盤頂天了30%。

我認為良好的房地產市場應該是配套完善的盤比所謂的“買未來”盤價格貴一些或差不多。只要後者比前者貴,必然是投資目的為市場主流而不是居住目的。

我跟你的觀點差不多,但房地產的炒作實在不是以居住為目的,所以,不能以適宜居住的常理來判斷。

我見過兩個相鄰的小區,只是一個新一點(晚幾年建的),帶門禁卡管理,一個就一點,是保安在樓口看著,人工放行。僅僅這點差別,但房價差了1。5萬,高的時候據說曾經差過2萬。

見過相鄰的面積大小差不多的小區,大公司樓盤就比中小公司的樓盤貴20%。算是品牌溢價?

別的我不懂,其中有一條“800米外就是全市規模最大最便宜的菜市場”。

離全市規模最大的菜市場這麼近,以我的生活經驗來說,那個地方絕對髒亂差。

就算是髒亂差也是在菜場門裡,出了門你還看得見?而且什麼叫全市最大的菜市場,就是裡面有一半空間停的都是大貨車,攤位10平方,前面賣後面堆,而不是那種轉身都難的格子攤,這種地方除非使用時間太長20年以上,地板劣化排水不通,不然髒不到哪去。

老實講我不知道,大家都說那裡的菜便宜又新鮮,其他菜市場的菜都是從那裡進貨的云云。

因為某些原因我目前獨居,買菜基本只去超市(懶得挑跟降價)。

800米不算近了吧,在樓盤後門附近能遠遠看到的地步。

我喜歡那裡是因為剛好是距離附近鬧市1公里左右,非常安靜且需要什麼騎個電驢就能輕易到達。

陽臺對著的另一邊是一條河,跟稀稀拉拉的農村房跟農田,再遠一點是保護森林跟一個很大的湖,而且我住在39層,遠眺能看個幾公里遠。

另一個角度2~3公里外是發電廠,晚上裡面全是燈光非常好看,有煙囪,但是我查過了,每年只有5%不到的風會吹到我家這邊。

我個人最討厭陽臺開啟門,看到的是另一個十幾米外的另一個陽臺。

房子過剩是肯定的,很多人需要房子也是肯定的。這是一個分配不均的問題。很難解決。

很多城市,比如蘇州,南京,老城區挺擁擠,並不空置,但是考慮一下整個城市已經無限放大,沒錯,我是說無限!僅僅地鐵延伸範圍,城區已經大到離譜,外圍空置恐怕真是挺厲害的。

人是跟著產業走,跟著生活資源走,而房子最好是跟人走。

現在是產業高度集中在少數大城市,人多房少。

解決的方向很簡單,產業分佈科學合理,生活資源分佈科學配套。

這需要強大的計劃經濟模式。

人若不知足,得隴又望蜀。需求還是有的,現在有房子住的,住久了也會想換房子。我家現在95平,三口人住了13年,覺得還是有些不方便(只有一個衛生間,早上會搶廁所),有機會還是想換一套大點的。

房地產到頭了這件事,很多人都感覺到,只是不願相信。

他們還幻想著銀行要保住,單位會託底,還有人會來接盤,擊鼓傳花的遊戲,自己不是買在高位套牢的。

但人口增長趨勢已經在悄悄逆轉,透過中國曆年嬰兒出生數量和中國平均壽命,2027年左右,中國會每年減少一千萬人口以上,到2035年左右人口會跌破13億。

而且老年人不見得希望在城市養老,到時候也許會有大批老年人不在城市養老,去慢節奏,生活成本低,氣候宜人的小鎮養老。

到時候的無房年輕人工作不穩定,流動性大,寧可租房也不接盤。有幾套房的房東給年輕人留了幾套房,他們大多會賣出變現享受生活。

從這個角度考慮,最多三年,中國房價就會進入陰跌模式,而且是長期供大於求,且比例會不斷增大。

至於投資房產成了笑話,大資金會不斷流出房地產,這個過程伴隨著尋找接盤俠活動不斷上演,各城市人口爭奪戰會異常慘烈。

面臨這個趨勢,有些地方已經開始開源節流了,樓市幻夢該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