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南陽人應該學學洛陽

南陽人喝酒怎麼樣,可以看看上海外國語大學法學院張海斌教授之名文《南陽歸來不喝酒》,那個感受,可以說品評致極。到南陽出了趟差,沒想到貴地如此飲酒,可謂驚魂未定,入骨三分!正如其文中所述:能活著回來,實屬萬幸!可見,南陽酒風不俗呀!

南陽人善飲,這是眾所周知的。南陽人不但善飲,而且善勸,其勸酒的水準達到了一種藝術的高度,駸駸乎已形成一套精緻且精湛的技藝了。這種技藝只有親臨南陽並親炙其味的人,才能窺其纖毫,併為之嘆為觀止。

喝酒,南陽人應該學學洛陽

南陽人飲酒

其實南陽人喝酒,無非就是提、敬、碰三種,別無多裁。現在不同先前了,過去酒珍,都與貴客飲了,主人乃至家舍皆不多沾,重在勸和省,以彰明好客之禮。如今的酒場貫例,一般為:主賓依次落座後,由東家率先提酒。提酒,就是東家提意先飲幾杯酒,算是熱場。第一杯主陪先提,為今日之酒事,共襄勝舉一杯。大家不分主賓共同站起乾杯。第二杯是二陪提,為某一事或某一人或某種心情,大家再共乾一杯。第三杯一般由主人提,點明此宴的重點、原因、深情等,由大家共同乾杯。此為提酒三巡。也有四巡,五巡,根據場合的大小、人數的多少,主方會安排代表依次提酒,以表祝賀。最後才由主人提酒,具有總結之意。當然,四巡,五巡等,要放在主人提酒之前。

主人提酒後,才開展第二華章,即敬酒。由主人安排手下陪酒者,依次為客人們敬酒。敬酒者,要先自飲三杯或四杯或六杯,然後開始給賓客逐一敬酒。一般遵循“多喝少倒”的原則,有的飲三敬二,此為“好事成雙”;有的飲四敬三,此為“三羊開泰”; 有的飲六敬四,此為“四季來財”,反正每位賓客喝的都比敬酒者少,如果敬酒者想要加深一點印象或增進一下雙方感情,會在敬最後一杯時,自倒一杯,然後與賓客碰杯共飲!接著按主次一直敬下去,直至完成一圈的任務。主人安排人依次敬酒,而自己會在最後壓軸敬酒。如此招式,狂轟濫炸,讓來賓避而不及,非得喝好為止!

敬酒後的第三部分,是為碰酒,經過誠心誠意的提酒、敬酒程式,相信會喝酒的,量都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能飲者自由發揮的時間。兩方或鄰座、或新友之間,可以互為碰飲,酒量相等,杯數相同,公平公正。旨在增進感情,以示友好。當然,善飲者,還會搞點文藝節目或找些樂趣,比如划拳猜枚,老虎槓子,數來寶,猜樸克牌等,一則放鬆一下緊張的飲酒流程,二則活躍一下飲酒的氛圍。

洛陽人飲酒

洛陽人酒風怎麼系?感覺河南人喝酒個個都不瓤差!雖然沒有親歷現代洛陽人喝酒,但古時洛陽人飲酒是非常有名的!你想呀,“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洛陽的杜康酒早在三國時代已被曹操《短歌行》吹得神乎其神,那飲酒之風絕對與南陽不是一個級別,文人騷客,借酒抒懷,甚囂塵上。

喝酒,南陽人應該學學洛陽

最有名的就是魏晉的“竹林七賢”,主要有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等七人。據說這七人的出身、地位差異很大,只所以能夠成為好友,是因為他們有著一個共同的興趣就是飲酒,而且飲出了範兒,後世稱這種範兒為“魏晉風度”。阮籍在那個時代算是“高富帥”。他本來在司馬昭身邊任職,聽說步兵營裡有個廚子善於釀酒,而且藏著300罈好酒,就向司馬昭請求去當步兵校尉。步兵校尉是個閒差,阮籍的酣醉人生從此開啟,直至於死。據說,有一次阮籍喝醉後,躺在酒館的美女老闆娘身邊,但老闆娘並不在意,因為她知道阮籍只是單純想找個地方睡覺。其實阮籍不是真醉,而是以醉酒掩蓋其謹慎避禍的態度,要知道司馬昭之心,那是路人皆知!

再說劉伶,他的地位在“七賢”中最低,只是個“洛漂”。在洛陽當了一段時間公務員之後,劉伶覺得人生就這樣太無趣。於是他告別了公務員生涯,坐著鹿拉的車,懷裡抱著酒罈,車後跟著一個僕人,僕人肩上扛著一把鐵鍬,到全國各地去遊歷尋醉。僕人之所以扛著鐵鍬跟著劉伶,是因為他告訴僕人:“如果我醉死了,你就地把我掩埋了吧。”劉伶雖然有酒醉後脫光衣服的不雅行為,但從不會出去裸奔。有一次劉伶醉後和人起了爭執,對方要打他,他沒有藉著酒勁挑釁,反而說“我太瘦了,你打我會硌到你的手的”,對方聽了哈哈大笑,放開了他。

“竹林七賢”個個嗜酒如命,並非爛醉如泥的酒鬼,只是鬱郁不得志,所以才去追求醉酒後的那種灑脫,既沒有耍酒瘋,也沒有任何失禮的地方,這就是“魏晉風度”。

到了唐代,洛陽又出現了一個“香山九老”。“詩魔”白居易晚年曾一度隱居在洛陽龍門山,當時因為朝廷腐敗,胡杲、吉旼、劉貞、鄭據、盧貞、張渾、李元爽、禪僧如滿,八位耆老齊聚洛陽,與白居易結成“九老會”。他們志趣相投的九位老人,退身隱居,遠離世俗,忘情山水,耽於清淡。白居易為了紀念這樣的集會,曾請畫師將九老及當時的活動描繪下來,這就是“香山九老圖”的由來。後人思慕這段風雅韻事,因而產生了許多描繪老賢者們燕集的作品。

“空門寂靜老夫閒,伴鳥隨雲往復還。家釀滿瓶書滿架,半移生計入香山。”

白居易這首《香山寺二絕》,正是自己及友人悠閒隱逸生活的真實寫照。九老隱居的香山,與舉世聞名的龍門石窟伊水相望。集結“香山九老會”那年,白居易已是74歲高齡。傳說詩人晚年冷淡仕途,“停宮致仕”後更加忘情于山水之間,賞玩泉石風月。因為貪戀香山寺的清幽,詩人常住寺內,坐禪聽經,自號“香山居士”,並把這裡作為自己最終的歸宿。

喝酒,南陽人應該學學洛陽

在儒家思想的長期影響下,中國古代文人歷來崇尚所謂“窮者獨善其身,達者兼濟天下”的人生態度。但封建統治的桎梏,也促使一些心灰意冷而又不願隨波逐流的文人士大夫,終於放棄了“兼濟天下”的理想退身出世,轉而投入大自然的懷抱。於是,隱山遁水便成為中國歷史上一種具有恆久魅力的文化行為,也給自然山水打上了濃厚的人文印記。

無獨有偶,北宋神宗年間,名相富弼因反對“王安石變法”,拒不執行青苗法。所以被貶為司空、韓國公致仕,稱疾辭官,退居洛陽,賦閒在家。像這樣的“老領導”一旦歸隱在家,一個人會很苦悶,少不了會聯絡一下當朝的其他高官,他們的命運其實也並不太好,都是因反對“王安石變法”,提前過上了“退休生活”。 元豐五年(1082年),富弼和他的好朋友文彥博取得了聯絡後,二人見面後商量,準備搞個派對,把些當時賦閒在家的洛陽老幹部,都叫到一塊,喝酒聊天、聯絡感情,豐富一下孤獨的“退休生活”。

於是,兩人分頭張羅,一共邀約了13個人參加聚會。這13人中,年紀最大的是富弼,79歲,其次是他的老朋友文彥博77歲。年紀最小的是司馬光,63歲,他當時還沒退休,以端明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的閒職在洛陽編寫《資治通鑑》,他也反對王安石變法。正因為這些人政見一致,趣味相投,能詩能文,聊起天來有共同話題,所以這13個人一拍即合,後取名“洛陽耆英會”,隔三差五的喝酒聚會。

喝酒,南陽人應該學學洛陽

中國文人風雅、浪漫。喝個閒酒都能舉行個儀式,起草個制度,以儆效尤,目的就是想把這種形式持續搞下去,樹立影響,特別他們的才藝個個不俗,能書善畫,為後人留下了兩件不朽的東西,一個是司馬光執筆撰寫的《洛陽耆英會序》,另一個就是《會約》。每一件都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其中《會約》如下:

一、聚會時按照年齡長幼排序,而不以職務高低排名;

二、聚會用餐不講排場,只求簡潔、素淨、心情閱然;

三、聚餐主菜不超5種,果脯、點心、肉醬不超20碟;

四、飲酒自便,喝多喝少隨意,東道主不能強行勸酒;

五、如若酒未盡,菜餚已光,東家可適當添一些菜羹;

六、為節約紙張,只用一張通知單,主人派人逐家傳遞,客人能否出席,簽註即可;

七、聚餐之日,客人要按時主動出席,東家不等不催;

八、上述規定,違反其中任何一條,即遭罰酒一大杯。

從這則《會約》的內容看,這些老幹部喝酒與做事一樣,作風嚴謹,從不拖泥帶水,都比較務實,從不鋪張浪費,杜絕競奢鬥富,讓輪留坐莊的主人沒有壓力和負擔,主客平等,絕無鄙視,保證聚會能優遊自如持續舉辦。

可見,洛陽酒風是儒雅的,風趣的,擅於從酒香的醚醉中探尋文化的傳承和解除危機,而不是製造危機。從這一點看,洛陽不愧為九朝之都,有錢,任性,飲酒豪爽,從不吝嗇美酒佳釀,而且人人平等。而南陽人勸酒,有推銷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