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劉啟——秦漢歷史人物評析之四十五

渠不改。古有斯人。

千載誰能繼後塵。

春風入手。樂事自應隨處有。

與眾熙怡。何似幽居獨樂時。

-宋•李之儀《減字木蘭花·渠不改》節選

公元前188年(漢惠帝七年),劉啟出生於代地,是時任代王的劉恆與竇姬所生。竇姬字漪房,曾是呂后侍女,後被賜予代王劉恆,隨行代國。

公元前180年,劉恆被擁立為皇帝,即位數月後,公卿大臣請立太子。此時代王后與所生四子都已相繼病故。而劉恆諸子中劉啟年齡最大,於是劉啟被立為太子,竇姬被冊封為皇后。

公元前157年,46歲的漢文帝去世。同年六月,31歲的太子劉啟繼位,史稱漢景帝。

景帝劉啟——秦漢歷史人物評析之四十五

劉啟尊祖母皇太后薄姬為太皇太后,尊母親皇后竇氏為皇太后。竇氏生年不可考,最後也做到了太皇太后。西漢初期,在儒家正統地位未確立以前,女性社會地位較高,能夠發揮較大的社會影響力。薄太后、竇太后與呂后一樣,都在當時朝政中有較高話語權。

劉啟在位16年,國內政治清明、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安定,他與父親一起開創了“文景之治”,併為其子劉徹“漢武盛世”奠定了物質文化基礎,公元前141年,47歲的漢景帝劉啟駕崩,諡號孝景皇帝,葬於陽陵。

西漢十一代皇帝中國有九位埋葬在咸陽塬上,九座陵墓沿東西方向一字排開,其中陽陵位於漢陵群落最東側,墓園佔地3000餘畝,整體儲存較好,是我國迄今為止發掘和清理面積最大、等級最高的皇家陵園遺址。

景帝劉啟——秦漢歷史人物評析之四十五

劉啟少不更事,性格暴躁,並不是寬厚賢良之人。

劉啟在長安城當太子的時候,吳王劉濞的兒子來長安朝拜。兩人年紀相仿,便在一起飲酒下棋。下棋過程中,兩人為瑣事起了爭執,劉啟處理衝突的方式非常直接,舉起棋盤把吳國太子當場砸死。漢文帝大為震驚,但也沒有懲治劉啟,只是派人將吳國太子的遺體送回吳國埋葬。

遺體送到吳國,吳王劉濞沉痛憤怒,拒不接收:都是劉姓子孫,死在長安,那就葬在長安,何必送來吳國下葬呢!

使者又把遺體拉回長安,文帝自知有愧,便在長安下葬。吳王從此對劉啟充滿仇恨,稱病不再入朝。

劉啟心胸狹窄,眥睚必報,做事手段狠毒。

鄧通是宮中專職掌管行船的小官,是一個性格溫和謹慎,待主忠誠,不喜張揚,不善交際的人。因為姓名音近“登通”,晚年開始求神問道、渴望長生的文帝知道這個姓名後很是喜歡,於是經常讓鄧通伺候陪伴。

有一次,聞名天下的術士許負為鄧通相面。許負說:鄧通最後會窮困餓死。

文帝知道後決心殺殺許負的名氣,要讓大家知道鄧通的未來命運取決於皇帝,而不是術士的預言。文帝於是把鄧通家鄉附近的大小銅山都賞賜給他,還授予其鑄錢權力。幾年下來,鄧通果然富甲天下。

文帝身上長了大膿瘡,鄧通常為其吸吮患處。文帝心裡很是感動,故意問鄧通:天下誰最愛朕呢?

鄧通絲毫不居功,而是答道:當然是太子最愛陛下。

某日太子進宮,文帝要劉啟為自己吸吮患處。劉啟雖然極不情願,但也只能從命。事後劉啟聽說鄧通經常為皇上吮癰,心裡既感到慚愧,也對鄧通充滿怨恨。文帝駕崩,劉啟剛繼位,立刻沒收鄧通所有財產,明令不準人救濟,將其活活餓死在大街上。

景帝劉啟——秦漢歷史人物評析之四十五

晁錯是劉啟太子時期的老師兼智囊,劉啟即位之後,晁錯深得寵信,先做內史,再升任御史大夫,位列三公。

為鞏固中央政權,增加財政收入,晁錯提出“削藩策”,計劃逐步削奪收回各個諸侯國的封地,弱諸侯、強中央。關於具體操作程式,晁錯提出從諸侯勢力最強大的吳王劉濞下手,先收回吳國的會稽和豫章兩郡。只要收回吳王封地殺雞儆猴,其他諸侯就會遵命從之。

景帝劉啟——秦漢歷史人物評析之四十五

劉濞在封地苦心經營近四十年,私下鑄錢,煮鹽販賣,蓄養逃犯,積攢了豐厚的家業。他對於劉啟的殺子之仇一直懷恨在心,現在見朝廷下令收回自己的封地,便想著下一步估計要奪去爵位。他認為與其束手就擒任人宰割,不如舉起大旗,說不定還能坐上皇帝之位。

劉濞舉旗反叛。他聯合各地諸侯王組成30萬大軍,以“清君側,誅晁錯”為名發兵長安。這次叛亂共有七個諸侯王參加,史稱為“七國之亂”。

七國反叛的訊息傳來,劉啟不知所措。這時晁錯在朝中的對手趁機詆譭晁錯離間劉氏子孫感情,引發諸侯叛亂,勸說劉啟殺掉晁錯。

劉啟此時絲毫看不到老師的忠君愛國,而是心中充滿對晁錯削藩引發叛亂的埋怨責備。

劉啟於是假傳晁錯上朝,在路上將其截殺,並把晁錯一家老小全部處死。

劉濞並沒有多少政治軍事才能,他的七國叛軍,被太尉周亞夫用了三個多月時間就徹底平定,七王皆死。劉啟趁機把諸侯國權利收回中央,大量裁撤諸侯國的官吏數量,諸侯王從此不再有行政權和司法特權,六國(除楚國外)被廢除。

晁錯對劉啟赤膽忠心,但卻被劉啟以欺騙方式誅族。劉啟在七國之亂平叛後,也沒有恢復老師晁錯名譽或進行哀悼弔唁。(晁錯被殺的詳細故事,可參閱《秦漢歷史人物評析之序言:讀歷史有什麼用》)

景帝劉啟——秦漢歷史人物評析之四十五

劉啟早年寵愛嬪妃慄姬,兩人育有三子,劉榮為長。由於皇后無子無寵,因而劉榮被立為太子,史稱慄太子。

劉啟與姐姐館陶公主劉嫖感情很好。劉嫖想把女兒嫁給太子劉榮,但是劉榮母親慄姬卻拒絕了這樁婚事,因為慄姬厭惡劉嫖經常給劉啟進獻美女。劉嫖最終把女兒嫁給了膠東王劉徹(劉啟和王娡之子),但由此對慄姬懷恨在心。

兒女親家沒做成,劉嫖便經常在劉啟面前說慄姬的壞話,想方設法稱讚劉徹賢德。時間久了,劉啟也認為劉徹德才兼備,對這個兒子更加寵愛。

劉嫖有了讓女婿劉徹上位的打算。她選擇合適的時機,向劉啟告狀:慄姬經常讓宮女們在背後用巫術詛咒皇帝喜愛的妃子。

劉啟對這種歹毒之事並不相信,劉嫖卻不放棄,反覆給皇帝吹耳邊風。劉啟有一次生病了,他囑託慄姬:朕百歲之後,你要善待其他妃子和她們的兒子。

慄姬本對於失寵懷有憤恨,對於其他妃子哪有什麼好感。率直的慄姬不僅答應劉啟,展現自己的母儀天下,反而口出惡言拒絕皇帝。劉啟由此對慄姬很是失望,也漸漸相信了劉嫖的告密。

劉啟最終還是廢長立幼,把太子劉榮廢為臨江王,立王娡兒子劉徹為太子,劉榮也成為秦漢時期第一位被廢掉的皇太子。

劉榮任臨江王后,因為侵犯宗廟土地而被抓,在官員的嚴格審問下,劉榮因害怕而自殺了。

雖然《史記》記載,劉榮是被酷吏郅都給責問逼死的。但學界普遍認為,從事件的整個過程以及劉榮死後漢景帝的反應來看,劉榮是被劉啟逼死的,目的是為新太子劉徹登基清空障礙。

慄姬缺乏政治智慧,沒有處理好與皇帝身邊親近人的關係,劉榮不僅丟掉了太子之位,而且走上了絕路。王娡促成兒子劉徹與劉嫖女兒阿嬌婚事,不僅讓兒子一步登天,自己也如願成為皇后乃至皇太后。

景帝劉啟——秦漢歷史人物評析之四十五

劉啟在個人道德品行上有眾多缺點,但沒有在歷史上留下惡名,千古年來被當做明君傳頌。主要原因是他

前有盛世的開創者漢文帝,他做到了“景帝遵業”繼承發展;兒子武帝又是千古名主光環閃耀,他為武帝崛起奠定了政治物質文化基礎。

在歷史貢獻和政治地位上,漢景帝與清朝雍正帝比較相似,都是承上啟下,發揮重要作用的君主。

一是政治上頗有建樹。

漢景帝加強中央集權,透過晁錯推行削藩。平定“七國之亂”後,各個諸侯王國封地人口大大減少,諸侯王國領郡由漢高祖時期42郡減少為26郡,而中央直轄郡由15郡增加至44郡,朝廷與諸侯之間的實力對比發生了徹底扭轉。而且出臺政策削弱諸侯國權力,收回官吏任免權,僅保留 “食租稅”,其他的煮鹽、鍊鐵、採銅等高利潤事業全部收歸中央管理專營。

二是經濟民生長足發展。

漢景帝繼續執行重農抑商國策,勸勉農桑,遷民墾殖。其中“租長陵田”給無地少地的農民,相當於把漢高祖劉邦陵墓附近的皇田都分給民眾,這在歷朝歷代並不多見。景帝剛繼位就將田租從十五稅一降到三十稅一,並把此稅率成為西漢定製。繼位第二年(公元前155年),景帝又把男子服徭役年齡從20歲推遲到23歲,而且提供置換選擇,百姓可以不服徭役,每人每年繳納300錢即可。

三是抑制豪強廢除苛法。

漢文帝對於貴族豪強及功臣集團比較寬容仁慈,他們的子孫兼併土地,佔有大量社會財富。漢初社會穩定發展的同時,階層貧富分化問題也日益嚴重。文帝重用賈誼,推出禁止貴族功臣集團私自鑄錢、大肆兼併土地、反對淫侈之風等舉措。但這些人團結起來,指責賈誼“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要求皇帝予以處置。漢文帝在兩難面前選擇退讓,不再堅持改革政策,並把賈誼流放到長沙。

漢景帝則在抑制豪強的政策制定、推行力度上比較強硬嚴厲,他重用郅都、王溫舒、嚴延年等酷吏,懲治不法豪強,其間推行改革過程十分艱難,史料記載其間“流血十餘里”、“餘皆股慄”、“豪強肋息,威震旁郡”。

文景二帝都主動吸取前朝教訓,廢除苛法。文帝廢除肉刑中的黥、劓、刖三種,並廢除了連坐法和誹謗妖言罪。但文帝推行了笞刑(用竹/木板拍打犯人背部、臀部或腿部),當時制定笞刑數量時沒有考慮犯人承受能力,被判笞刑三百到五百的人,經常被當場打死或者殘廢。

漢景帝進行了改革,將笞刑數量先後兩次按照對半幅度減少,最低降到了一百;規定受刑部位必須是臀部(相對肉厚,不易殘廢);刑具也明確長寬厚度,不準有竹節以免犯人太疼;行刑過程,執行者不得換人,這樣執行者打累之後,力度會減輕,犯人受傷機率降低。景帝還推行“賣爵令”及“黷罪之法”等措施,給犯人多種懲罰選擇,這些措施也讓底層百姓得到好處。

四是創立官學文化復興。

中國古代社會的地方官學,自漢景帝開始初設。蜀郡郡守文翁,重視教化,在成都建立學宮,招各縣子弟入宮為學,漢武帝對於文翁設學之舉甚為讚許,下詔令天下郡國皆立學校官,中國的地方教育自景帝時期文翁為始。

景帝思想比較開明,除了尊崇黃老學派外,並不禁止其他學派發展。景帝任命董仲舒為博士,在宮廷中講授《公羊春秋》。這對儒家學說的復興,武帝時期上升為“儒家正統”提供了前提條件。

景帝劉啟——秦漢歷史人物評析之四十五

五是積極防禦和平外交。

景帝繼續採取對外和親政策,安撫四方。對於北邊匈奴的小股騷擾,景帝沒有組織大規模反擊,而是注重積極防禦。在少數幾次反擊匈奴的戰鬥中,湧現出“飛將軍”李廣、“不敗將軍”程不識、“戰克之將、國之爪牙”郅都等一批優秀將領。景帝注重溫和外交,在匈奴的邊界地區多設立關市,促進漢匈貿易,形成相互交融局面,消解戰爭因素。

公元前141年正月,劉啟病重,他在病中為16歲的太子劉徹主持加冠(成年禮)典禮,隨後不久,劉啟病死在長安未央宮,享年48歲。

“文景之治”開創了漢初盛世,繼承者劉徹開疆擴土威震四方,一個強大的漢帝國屹立在中華民族歷史的長河中。

景帝劉啟——秦漢歷史人物評析之四十五

下期預告:《太后王娡》

漢景帝有6位嬪妃、14個兒子,劉徹在諸皇子之中年齡位居第十。西漢初年皇帝正妻為皇后,王娡也只是個夫人身份。劉徹最終能被立為太子,並順利繼位,與王娡的際遇和智慧關係最大。

每週二、週五更新 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