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素書》:面對跨不過去的坎,人生需要點隨機應變

讀《素書》:面對跨不過去的坎,人生需要點隨機應變

《圍爐夜話》:

為人循矩度,而不見精神,則登場之傀儡也;做事守章程,而不知權變,則依樣之葫蘆也。

意思是:一個人如果只知依著規矩法度做事,而不知規矩的精神所在,那麼就和戲臺上的木偶沒有什麼兩樣;做事如果只知道墨守成規,卻不知通權達變,隨機應變,那麼只不過是依葫蘆畫瓢、照樣模仿罷了。

《素書》也說:

“設變致權,所以解結”。

設:假如、如果;

權:權宜、適宜;

結:矛盾、問題。

設變致權,所以解結

”意思是:假如情況發生變化,與預期有偏差的時候,可以採用權宜之計,透過變通的方法解除危急,解決問題,化解矛盾。

隨機應變是“設變致權”的基本原則。

讀《素書》:面對跨不過去的坎,人生需要點隨機應變

1.趙武靈王,以胡制胡

國時趙武靈王即位的時候,趙國正處在國勢衰落時期,鄰界比如東北的東胡,北邊的匈奴,西北的林胡、樓煩,這些部落都是以遊牧為生,善於騎馬射箭,他們常以騎兵進犯趙國邊境,趙國因此吃了很多敗戰。

趙武靈王看到胡人在軍事服飾方面有一些特別的長處:穿窄袖短襖,生活起居和狩獵作戰都比較方便;作戰時用的騎兵、弓箭,來如飛鳥,去如絕弦,與中原笨拙的兵車和遲緩的步兵相比,具有更大的靈活機動性。

因此,趙武靈王提出了“著胡服”“習騎射”的主張,決心取胡人之長補中原之短。當時朝野一片譁然,這個主張遭到許多保守派大臣竭力反對。

趙武靈王抱著以胡制胡的決心,衝破守舊勢力的阻攔,毅然釋出了“胡服騎射”的政令。趙國很快訓練出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戰鬥力大大增強,併兼並了代國,大大擴大了國家版圖,成為了僅次於秦國的第二大國。

作為一國之君,全國臣民的表率,能突破重重禮制和阻攔,做出如此重大的改革,這是何等的智慧和魄力啊!

墨守成規的人固執呆板,不懂變通,認死理一條道走到黑,撞了南牆還不知道回頭。而明智的人思想敏銳、通權達變,所以能在危機中找到突破口,並嚴格執行脫離危險。

讀《素書》:面對跨不過去的坎,人生需要點隨機應變

2.漢景帝的將計就計

漢景帝二年,御史大夫晁錯向景帝上陳了《削藩疏》,提出了削藩的建議,他的意思是這些藩王削他們也是要反,不削他們也是要反,所以削藩是勢在必得,而且晚削不如早削。

景帝接受了晁錯的建議,果然引發了“七國之亂”,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個諸侯國打著“誅晁錯,清君側”的幌子,向京都氣勢洶洶地殺來。

當時削藩的決議是在滿朝文武全都反對的情況下強行進行的,這時,漢景帝開始有點懷疑,做這個決定是不是有點操之過急呢?

為了平息動亂,漢景帝決定犧牲晁錯,於是把晁錯腰斬了(可惜了晁錯)。

晁錯死後,叛軍並沒有停止動亂,但原本反對晁錯的大臣們隨著晁錯的死,都與景帝站在同一戰線,團結一心,一致對外。後來漢景帝用周亞夫不到三個月就平定了這場叛亂。

至於漢景帝殺晁錯的真正原因,後人一直都有爭議。

表面上是為了平息叛亂,但這個邏輯本身就有問題,削藩之前晁錯已經說得很清楚了,無論如何這些藩王是一定要造反的,所以漢景帝削藩之前就一定預料到了會有這場動亂,但是一動亂馬上就殺晁錯向叛軍認慫,漢景帝不是昏庸無能之輩,這個思路恐怕行不通;

有種說法是殺了晁錯,是為了使七國叛亂“出師無名”,因為他們是打著“殺晁錯、清君側”的幌子出兵的,晁錯死了,若他們還不退兵,那麼他們就不是“清君側”,而是赤裸裸的造反了,朝廷就可以以平定叛亂之名,派軍隊鎮壓七國,收回他們的土地和爵位,也就名正言順了。

還有一種說法,漢景帝不知出於什麼目的,其實早就想除掉晁錯了,只是沒有殺他的把柄,剛好趁此機會既殺了晁錯又削掉藩王的力量,一舉兩得。

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殺了晁錯,也不要以老百姓的道德標準去衡量一個帝王的對錯,單從政治家的角度看,漢景帝無疑是成功的,成功的以“通權達變”換回帝國長期的安定。

讀《素書》:面對跨不過去的坎,人生需要點隨機應變

對於“通權達變”,儒家也表示既要講原則,也要會變通。

有人曾經問孟子:“男女授受不親,是不是禮的規定?”

孟子答:“當然是。”

對方又問:“如果嫂子溺水了,做小叔子的該不該救?”

孟子回答:“若嫂子溺水,小叔不救,那他就不是人(是豺狼也)。理由很簡單:男女授受不親,是禮制;嫂子溺水,援之以手,是求人的權宜之計。”

世上萬事萬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懂得權變,懂得變通,懂得根據客觀情況的變化隨機應變,這是機動靈活的處世智慧,它可以把看似不能變為可能,看似不行變為可行,看似不通變為可通,轉敗為勝,轉危為安,轉輸為贏。

讀《素書》:面對跨不過去的坎,人生需要點隨機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