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一句承諾他背屍千里,贏得劫匪的尊重卻沒能感動和他同行的人

如若問你趙本山有出演過哪些小品,我相信大多數人都可以脫口而出幾個,甚至還能說上幾段小品裡的經典橋段,畢竟趙本山在春晚的舞臺上給我們留下太多歡樂。

可若要問你是否知道趙本山出演過那些電影電視劇,你可能要想上一會了,也不一定能給出一個答案。

今天在這裡我想和大家分享一部趙本山主演的電影《落葉歸根》。

只因一句承諾他背屍千里,贏得劫匪的尊重卻沒能感動和他同行的人

影片開始,一個農民工打扮的中年男人坐在車站裡的小餐館裡喝著酒,他的對面還趴著一個和他差不多打扮看起來像是因喝多了而不省人事的男人。

還在喝著酒的叫:老趙

已經醉得不省人事的叫:老劉

老趙倒也沒有自顧自個兒的一個人喝,又一杯酒下肚後他看了看四周,拍著桌上趴著的老劉就是一連串的發問。

“兄弟,能耐呢?量呢?我記得你挺有量啊!”

“服嗎?服不?服沒?”

嗯,聽口音老趙是個東北人。

“這必須乾的,不幹不讓上汽車····”隨著這句話音落下老趙便強灌了一杯酒給老劉,可這大半杯酒老劉愣是一定也沒喝下去。

只因一句承諾他背屍千里,贏得劫匪的尊重卻沒能感動和他同行的人

鏡頭一轉便到了行駛中的汽車上······

途中全車人下車方便,老劉依然沒醒,靠窗坐的他因為頭向著女人方便的方向,被女乘客誤以為在偷看,於是一群人氣勢洶洶的指著老劉就開罵,可即使這樣老劉也是一動不動的坐著。

還是老趙聽見動靜趕緊趕來,各種替他道歉化解了這場誤會。

車子繼續前行,故事到這裡並沒有什麼吸引人之處,直到他們遇見了一幫攔車搶劫的劫匪。

劫匪上車後逼車上的人交出所有的錢財,全車沒有人敢說話,剛剛那群盛氣凌人的女乘客們更是大氣都不敢出。

老趙很是緊張地看著劫匪,老劉依然在“睡”。

很快劫匪就來到了他們的所在的位置上,讓他們交出錢財。

老趙也很配合地拿出了他身上僅有的五百塊,甚至在劫匪讓老劉交出錢時還很“貼心”地幫老劉把身上的五千塊給拿出來了。

不過他接下來的話,卻讓劫匪為之一驚。

“我的五百,你拿去吧,這五千是他的,你不能拿。”

“死人的錢,你能拿嗎?”

原來一直被認為在醉酒不醒的老劉已經死了,這裡也就呼應了電影開始時老趙為什麼要給老劉灌酒“這必須乾的,不幹不讓上汽車····”的話了。

接下來在劫匪的一番詢問後才知道。

原來老趙和老劉兩人是好友。

老趙說,兄弟老劉混得窩囊,命也不好,兩人一起打工他卻死在了工地,還是因為喝酒喝死的。

老趙說,這五千塊是良心好的工地老闆發善心給的,老劉死了但是家裡還有人要養,他得把錢交到他家人的手裡。

老趙說,他對老劉承諾過,“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劫匪聽罷,因老趙的這份“仗義”想到了自己的曾經,很感動,於是把車上搶到的錢全都給了老趙便下了車。

只因一句承諾他背屍千里,贏得劫匪的尊重卻沒能感動和他同行的人

一直大氣都不敢出的乘客看著劫匪下車後,都鬆了一口氣。

接著大家都看著老趙懷裡被劫匪搶走的財物,一個男人伸手拿回來了自己的錢包,兩個人,三個人······

所有人都不動聲色地取回了自己的財物,只有老趙老實的坐著,沒有動。

鏡頭切換,這時坐在老趙周圍的人要麼抱走孩子,要麼捂著口鼻,要麼急著換位置······

隨著第一聲“司機,我要退票”響起,車上的退票聲漸漸多了起來,此起彼伏。

車上的乘客開始嫌棄老趙和已經是死人的老劉,擔心傳染病。

鏡頭再次轉換,一個全景切來畫面裡只有漸行漸遠的汽車和揹著老劉看著車離開的老趙。

電影看到這裡開始漸入主題,老趙開始了千里背屍的路程,而觀眾隨著他一路上的經歷感受到的是一次又一次的人性剖析。

比如劫匪背上因為曾經背叛朋友被紋下“假仗義”,開始以為只是包袱覺得好笑,我也確實笑了。

只因一句承諾他背屍千里,贏得劫匪的尊重卻沒能感動和他同行的人

可在老趙被趕下車後“假仗義”這個包袱就顯得格外的諷刺了。

車上的人對老趙的行為何嘗不是一種對“朋友”的背叛呢?

在兇橫的劫匪上車時無人敢發聲,在劫匪厲聲讓他們交出錢財時,沒人敢反抗。

但老趙反抗了,為了一句對朋友口頭上的承認,也正是老趙的反抗贏得了劫匪的尊重,避免了全車人的財物損失。

可事後車上的人在做什麼呢?

他們面對毫無反抗能力的老趙時,做出了和剛才完全不一樣的表現,甚至那第一聲退票還是第一個交出錢財的女乘客發出的。

此時車上的人變得無比勇敢,他們敢反抗了,也變得無比團結,全車人都在附和退票。他們完全忘記了自己剛剛面對劫匪時的慫包樣子。

他們開始執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老趙和“老劉”被趕下了車。

其實現實生活中我們的言行更傾向於車上的乘客,多多少少都會有一種“恃強凌弱”的心理,因為這是人性的一部分,也是人的本能自我保護機制的開啟。

比如在路上不小心和人發生了摩擦,如果對方是個人高馬大的大漢子,多半會在心裡盤算一番能不能和他據理力爭,如果掙了自己會不會吃虧,有沒有勝算,如果沒有即使自己佔理多半也會忍氣吞聲的說句“算了。”

可對方如果是個看起來手無縛雞之力的人,那麼那一瞬間多半會覺得“吵架”的底氣都足很多,聲音都會不自覺地高上幾個度,即使是自己理虧的情況下。

可以說車上的乘客就是一種社會現象的縮影,令人難受有點無語,但卻又無比真實。

接下來老趙揹著老劉,開始了千里背屍送他還鄉的路程。

這一路老趙遇見了形形色色的人,但這些人或事沒有一樣不值得人深思。

只因一句承諾他背屍千里,贏得劫匪的尊重卻沒能感動和他同行的人

剛被趕下車的老趙向沿途經過的車輛求助卻無人問津,即使老趙把老劉偽裝成心臟病突發的樣子,唯一願意停下幫助他的是個開拖拉機和老趙一樣的農民,甚至在老趙要求下車時還堅持要送他們去醫院,擔心老趙一個人不方便。

這裡體現了大部分農民的樸實、善良,他們雖然文化水平不一定高,但他們卻熱情助人。有網友說“文人缺遠見,富人缺良知,農民多善心”,雖說這話有點偏激,但大多數時候也確實是這麼一個現狀。

晚上住店時,被同住的人偷走了錢,怕老劉的屍體暴露不敢報警,無奈之下只能放棄尋回。無助之時,同住一直不願意搭理他的卡車司機卻向他伸出了援手,願意搭他一程。

同行的路上,得知卡車司機因為一個女人找到人生的希望也因為這個女人失去希望,老趙一個看似全劇最無依無靠的人不但安慰了卡車司機還給迷茫不知未來去向的司機指明瞭“路”,讓司機重新找到目標。

生活中,我們總喜歡依據一些片面的東西去定義一些人,一些事。

這個人冷漠不好相處,那個心眼太多,這個人巧言善辯,他自己都這樣他能幫別人什麼······

可事實卻是如此嗎?

影片裡,對老趙和顏悅色的人裡卻混著偷光他錢的人,一開始就對老趙不友善甚至揚言要打他的卡車司機,最後卻是幫了老趙。

老趙這個看起來一無所有毫無用處的人,卻幫信念崩塌的司機重新找到了人生接下來該走的路,重新樹立起信念。

他們的好壞有用與否,又是能被輕易定義的嗎?

只因一句承諾他背屍千里,贏得劫匪的尊重卻沒能感動和他同行的人

整部影片里老趙不管遇見什麼困難都保持著一種“苦中作樂”的樂觀,一路上他一直也沒有把老劉當成死人,每次遇見挫折總是會對著不會回答的老劉說上兩句,然後重新上路。

只有一次他想要放棄,在他發現他口中的那個良心老闆給的5千塊的賠償,竟然是假錢。他發現他無法實現他的承認了,於是準備就地把老劉的屍體埋了。

這裡也是整部電影最觸動我的地方。

挖好坑後,為了測試坑的大小,躺下的老趙,看著廣闊天空眼中噙著淚產生了就這樣死去的想法。

“這裡太舒服了,不遭這罪了。”

“兄弟,咱倆一起享福去吧······”

此時,死在老趙心裡成為了“享福”,眼淚蓄滿眼眶,然後滑落,他一路上經歷了太多太累了,只想休息。

成年人的崩潰是總是在一瞬間,成年人的哭泣,是沒有聲音的,因為他們已經被生活被現實壓得再也抽不出一絲力氣去哭出聲,他們不能看見一點美好,因為那會使一直緊繃的他們放鬆下來,可那一刻的放鬆對他們來說可能是“致命的”。

只因一句承諾他背屍千里,贏得劫匪的尊重卻沒能感動和他同行的人

當然,最後老趙被隱居在那裡的一對夫妻給救了。

為了開導老趙,他們給老趙講了自己的故事,講了自己曾經也有過和他一樣的想法,但最後還是放棄了那個念頭,熬過來後的他們過的很好,所以熬過來就好。

有人說十個人裡難有一個好人,但只要遇見看一個好人,就抵得了遇見一群冷漠的人。

老趙遇見了不止一個好人,所以他揹著老劉繼續前行了。

電影最後,老趙因為暈倒被送進醫院,而老劉的屍體也根據規定被火化,老趙在警察的幫助下帶著老劉的骨灰找到他的家卻發現他的家人已經搬走,但慶幸的是留下了新家的地址。

整部電影看下來你發現自己笑著笑著就哭了,哭著哭著就笑了。

老趙一路上遇見的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當下社會的現象,但卻也都點到為止,給觀眾們留下了無限的想象,而經歷過的人都能懂,沒經歷過的人也許在漫長的人生的道路上終也會遇上。

其實電影裡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反思,比如老趙去獻血但正規地方告訴他,他得過乙肝所以不能獻血,可黑心的賣血地方卻告訴他沒事。

只因一句承諾他背屍千里,贏得劫匪的尊重卻沒能感動和他同行的人

在賣血的地方老趙認識了經常來賣血的大容,大容說“我雖然人髒,但我血是乾淨的”。

大容靠撿垃圾供兒子上了大學,兒子卻嫌棄她撿垃圾的身份,不允許她去學校給他送錢,而是用打卡給他。

總之這是一部非常不錯的電影,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