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和郭沫若的兩種不同選擇

曾經有一本書將魯迅和郭沫若作比較,叫做《中國現代文壇的雙子星座——魯迅、郭沫若與新文學主潮》,將魯迅和郭沫若作比較,是很有意思的一個課題,但說實話,到目前為止,我覺得這本書寫得不怎麼樣,因為它沒有抓住核心要素來比較,始終只在外圍打轉。

魯迅和郭沫若的兩種不同選擇

將魯迅和郭沫若進行比較,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而要抓住關鍵的因素,這個關鍵因素,就是人生選擇。魯迅走過的是官僚——教師——職業作家的道路。而郭沫若則是職業作家——革命家——職業官僚的道路。

去除中間環節,魯迅和郭沫若走的是完全相反的道路。但是放在特定的時空中,兩人又有重合之處。

魯迅和郭沫若的兩種不同選擇

魯迅的創作無疑是以生命中最後十年最重要,也就是1927年,這一年,他下定決心,辭去教職(包括系主任的職務),到上海當專業作家,不僅數量為前二十年的兩倍,而且,更加寫作自由,質量也躍上一個新的臺階。很巧的是,郭沫若的創作也以1927年為界。這之前他寫出《女神》、《星空》等優秀的作品,但1927年後,他就完全轉向創作“革命文學”,在他的作品中再也無法重現過去那種天馬行空的靈氣。

魯迅如果活到1936年以後,會怎麼樣,不好說,因為他在30年代已經面臨艱難轉型:如何更好地協調革命與文學。雖然他一直到死都保持他的自由作家的立場,但畢竟還是特定的時代使然。而郭沫若如果只活到1927,無疑將是一位更偉大的詩人,絕對不會說出“郭老,郭老,詩多好的少”那樣的話,而反過來會和戴望舒一樣,“詩少好的多”。

魯迅和郭沫若的兩種不同選擇

當然生死不由命,歷史無法假設,只是給後人平添一份悵惘而已。不過這兩個人的不同走向,對當代作家倒是個選擇的警示:到底選擇當作家還是當官,終究是一對難以調和的矛盾,最終只會走上各自的不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