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茶事 | 芒種,真味不失貯好茶

節氣茶事 | 芒種,真味不失貯好茶

今日芒種,仲夏之節,北方麥子收割,南方稻穀栽種的時候到了。對茶行業來說,此時,正是茶葉銷售的旺季。依照干支曆法對江南梅雨季節的“入黴、出黴”始終日演算法,芒種後第一個丙日將入黴,小暑後第一個未日出黴。茶葉在梅雨時節的儲存是一個大問題,本期我們就談談六大茶類的貯存小竅門。

從茶葉成為中國人生活中離不開的副食飲品那一刻起,茶葉的儲存問題就伴隨而生。茶葉的製作工藝決定了它怕潮、怕串味而破壞其真味,影響品飲。所以,茶葉貯存,首先就是要解決防潮、防串味的問題。《中國文物報》1990年8月2日報道了在浙江湖州一東漢墓葬中,發掘到一隻釉面寫有“荼”字的東漢晚期貯茶甕。這說明,早在東漢晚期,專用的貯茶器皿已經出現在日常生活中。

節氣茶事 | 芒種,真味不失貯好茶

本期題圖為清末彩繪外銷畫冊《茶景全圖》中的一頁,畫面外的中英文說明寫道:“箱以裝茶,備舟載運,茶葉再經輕焙,仍需溫暖安放鉛箱內,然後封固,勿使通風,照此裝法運往世界各地,不致芬香失味。”由此可見,以鉛、錫箱罐封存茶葉是晚晴時期,茶葉外銷儲運的主要工具。時至今日,很多老字號的茶莊,仍沿襲以錫、鉛、馬口鐵等金屬茶罐上貼紅封標籤的方式陳列茶品,其主要目的就是防潮、防串味。

茶類不同,製作工藝不同,貯存方式也不同。像唐代的臘茶、餅茶是以蠟封面串成一串,放入竹製茶籠中儲存的。吳覺農先生在《茶經述評》中認為,這種茶籠相當於一個烘箱,下置微火無煙的炭盆烘焙防潮。末茶的貯存則是以木胎漆器的茶合貯存,在陸羽《茶經·四之器》“羅合”條目下寫道:“羅末以合蓋貯之,以則置閤中,用巨竹剖而屈之,以紗絹衣之,其合以竹節為之,或屈杉以漆之。”這段文字中的羅是很細目的羅篩,合即盒子,以竹木質地,並上漆以防潮。但末茶是即磨即用,茶合僅僅是用作暫儲茶末而已。日本茶道器具中的“茶棗”,就是依循唐宋時的茶合形制而來。

節氣茶事 | 芒種,真味不失貯好茶

自明清至今所形成的六大茶類貯存要求,除了防潮、防串味這兩大要點外,焙火的散茶如武夷巖茶、鳳凰單叢等要防壓,所以需要放在金屬罐箱中貯存為好。紅茶的貯存要求與巖茶類似。綠茶需保其鮮香,要密封后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冷藏。清香型的鐵觀音、臺灣高山凍頂烏龍等也是密封放入冰箱冷藏貯存為佳。像茉莉花茶這樣的窨製茶,則只需要密封避光,常溫貯存。普洱茶的儲存需要生熟分開,最好用竹箬捆裝或裝入牛皮紙袋,在通風好、避陽光、空氣乾淨,溫度10-30℃之間,溼度約40-60%之間的室內貯存。白茶茶餅、黑茶茯磚等與普洱茶貯存要求一樣。

從品飲感受的角度來講,綠茶、花茶以飲用當季新茶為佳。武夷巖茶存放隔年退火再喝更好。民間還流傳有武夷巖茶“三年成藥,五年成寶”之說。普洱茶與白茶近年來也是追老茶成風,但如果從營養物質的轉化角度來說,五十年以內,乾淨無黴變、無異味、無汙染的茶品可以考慮,年份再高,喝的就是名堂、故事與情懷了。

茶葉的貯存,最關鍵一點還是防潮、防串味、防黴變、防汙染,以留住茶之清芬真味。喝茶對健康有好處,前提是要喝乾淨、放心的好茶。

本文是作者為上海《新聞晨報》與《周到》APP物候日誌專欄撰稿原創文章,見報日同時在謙言益語頭條號、部落格、百家號、微信公眾號德樂堂中推送全文未刪節版,未經許可請勿轉載盜用。

本期語音版可登陸喜馬拉雅收聽。

題圖製作:張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