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厲害的人,為何也要沉默,甚至要充愣裝傻,原來與人性有關

《菜根譚》說:“十語九中,未必稱奇,一語不中,則愆尤駢集;十謀九成,未必歸功,一謀不成,則訾議叢興。君子所以寧默勿躁,寧拙毋巧。”

意思是:十句話有九句說中了,未必有人稱讚,但是說錯了一句,便會眾人責罵;十次計謀九次成功了,未必是你的功勞,但是有一次失敗了,便會承擔責任。所以再厲害的人,也要沉默,甚至充愣裝傻,這其實與人性有關。

正所謂:“敏於事而慎於言。”說話和做事都是有講究的,飯可以亂吃,話不能亂說,所作所為都需要經過大腦進行思考,能做到謹言慎行的人,著實值得稱讚。

不隨便說話,行事有主見,不僅可以在與人相處時避免不必要的誤會,也能保持一點神秘感,無論對別人還是自己,都有好處。

再厲害的人,為何也要沉默,甚至要充愣裝傻,原來與人性有關

有這麼一個故事:

古代有一太子,身邊有兩個得力助手,兩人都為輔佐太子盡心盡力。

他們一個善於出謀劃策,能說會道,是太子的“頭腦”;一個執行力足,總是在太子最需要他的時候給予幫助。

太子在順利成為皇帝后,令所有大臣驚訝的是,居然讓第一位大臣隱姓埋名,讓第二位大臣成為朝廷重臣。

再厲害的人,為何也要沉默,甚至要充愣裝傻,原來與人性有關

很多人不解,道理其實很簡單,前者太過於搶風頭,殊不知,伴君如伴虎,有時候沉默是金,謹言慎行才是真理。

雖然這樣的結局不免有些殘酷,但是卻讓我們看清一個事實:那就是人們在相互交往的過程中,確實應該掌握分寸感,而且極有必要給自己和他人留一點餘地。

再厲害的人,為何也要沉默,甚至要充愣裝傻,原來與人性有關

這並不是在教唆我們,對人對事都要時時戒備處處小心,多留心眼,相反,這是為了能夠讓我們更好地和他人接觸和交往,讓事情發展得更加順利。

很多時候,大家都會爭相做貌似聰明的前者,其實,做低調的後者才是有百利而無一弊的。

再厲害的人,為何也要沉默,甚至要充愣裝傻,原來與人性有關

常言道:“言多必失”,在為人處世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做到謹言慎行和有所保留,如此才會避免很多尷尬時刻。

有時候與熟人相處,或者和初次見面的陌生人打交道,無話可說時,適當保持沉默,甚至裝傻裝愣,儘量少說多做,去除不必要的話語,反而會讓彼此感覺更自在。

再厲害的人,為何也要沉默,甚至要充愣裝傻,原來與人性有關

這時候有人會說,為什麼要沉默,還充愣裝傻?假如受欺負了怎麼辦?自己把這口氣嚥下去?面對別人的誹謗和怨恨,也不和別人進行爭辯?

對此,《格言聯璧·接物類》指出:“人之謗我也,與其能辯,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與其能防,不如能化。”意思是,別人毀謗我,與其與他辯解,不如寬忍他。別人欺侮我,與其提防,不如化解。

再厲害的人,為何也要沉默,甚至要充愣裝傻,原來與人性有關

其實,遇到這些情況時,為了避免“越描越黑”,說得越多,錯的也越多,最好的做法是保持沉默,不去爭辯,因為我們知道,理是不辯自明的。

正所謂:“事實勝於雄辯。”當自己遭受了誹謗與不公的待遇,自己說得越多,誤會反而會弄得越深。

道理很簡單,就像自己的白襯衫滴了一滴油,如果不去動它,就沒事,如果用手一個勁去擦拭,可能面積會更大,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合適的時間去用洗潔精充分洗乾淨。

再厲害的人,為何也要沉默,甚至要充愣裝傻,原來與人性有關

生活中,有些人就是喜歡與人辯論,凡事都要贏,喜歡“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甚至故作聰明。

事實證明,越是好言善辯的人,往往令人退避三舍。他人相處久了,心裡自然有數,與你多說無益,就算表面不做任何表示,日後也會敬而遠之了。

再厲害的人,為何也要沉默,甚至要充愣裝傻,原來與人性有關

所以,想要自己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喜愛說話無可厚非,但懂得保持適當的沉默更是好事。所謂槍打出頭鳥,過於鋒芒畢露只會招人眼紅,在任何時候,適時隱沒自己的才能,凡事謹言慎行,培養自己細心觀察的能力,才能小心駛得萬年船。

再厲害的人,為何也要沉默,甚至要充愣裝傻,這與人性有關。正如《菜根譚》所言:“災禍無可規避,福樂自在人心;凡事謹言慎行,方為君子本色。”

作者:千面略懂先生

家事國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煩心憂心玻璃心,開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永珍,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湧動的真實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

千面略懂先生每天帶你一起識破生活假象,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路,只是臨時作為文字輔助作用,絕對不會用於商業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