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面手”蘇軾:隨手一招就讓你們玩味千年

公元1056年,自媒體大V蘇洵作為陪考,左手拉著大兒子蘇軾,右手領著小兒子蘇轍,意氣風發地從老家眉山出發,赴京趕考。這一路上,老蘇家爺兒仨喝酒吟詩,吃著火鍋唱著歌,帶著十足的把握,乘著小舟,徐徐北上。

而在京城裡,這次考試的準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的推進。主考官歐陽修和副主考官梅堯臣都傾向於詩文改革,喜歡清新灑脫的文風,希望從這次考試中挑選一些真正有才華有實力的學子出來。

歐陽修以為自己的學生曾鞏就很不錯了,可他沒有想到,這次考試中有一個年輕人把他給鎮住了。這個年輕人的文章縱橫老練,豪邁而富於創新,真有一騎絕塵的感覺。更讓歐陽修想不得到是,自己會在不久後將文壇盟主之位傳讓給這位年輕人。

這個年輕人就是蘇軾,我們這一集就說一說蘇軾的故事。

“多面手”蘇軾:隨手一招就讓你們玩味千年

電視劇《蘇東坡》劇照

蘇軾很小就在父親蘇洵的悉心指導下讀書學習,打下了紮實基礎,打小就是人們眼中“別人家的孩子”。蘇軾22歲中了進士,爾後經歐陽修等人推薦,參加制舉考試,入制舉三等。要知道,制舉試要高於一般的進士考試,縱觀兩宋三百多年的歷史,入制舉三等的算上蘇軾,只有四個人,堪稱學霸中的戰鬥機。

而我們的學霸蘇軾可不是書呆子,他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集詩歌、辭賦、散文、書畫全才於一身。再加上歐陽修傳位給他的文壇盟主稱號,蘇軾的才華得到了充分發揮,真是開了掛一樣。

作為技術型的領導,蘇軾這位新盟主在各個方面都做了很好的示範。他的散文縱橫恣肆、豪放自如,與老領導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詞自不必說,隨手就創立了“豪放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他的書法,豐腴錯落,人們常說的“蘇黃米蔡”排名第一的就是;而他喜歡畫的墨竹、怪石,在文人畫裡亦別具一格…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那麼令人滿意,蘇大盟主也有發愁的時候。而讓他發愁的事情叫做:

宋詩。

“多面手”蘇軾:隨手一招就讓你們玩味千年

錢鍾書先生曾編選《宋詩選注》

眾所周知,宋詩之前是唐詩。唐詩在唐代詩人的辛勤耕耘下,早已經開出了絢爛的花朵。唐代的詩河宛若星空一般,群星璀璨:

陳子昂、孟浩然、王維、李白、杜甫、韓愈、白居易、劉禹錫、李商隱、杜牧…

“多面手”蘇軾:隨手一招就讓你們玩味千年

詩人李白

這些大浪淘不盡的名字,是後世詩人的榜樣,在留給後人無數寶藏的同時,樹立起連綿的高山,後人要想超越他們,真的很難。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唐詩已經立在那裡了,它的優勢和特點人們都看得到,那現在的宋詩是什麼樣的情況呢?

恩,王禹偁的詩還不錯,雖然老王學的是白居易那一路,倒是寫出來了自己的味道;

林逋的也有特點,就是軟了點;

原宰相寇準的也有清新可人的一面;

我的老領導歐陽修麼,乏善可陳了些;

那個王安石,感覺也是唐詩的路子,但很有規模。

蘇軾邊看邊琢磨,宋詩的力量還是太小,特點還不夠突出。怎麼辦呢,必須在唐詩的基礎上翻出新意,融入更多的生活體驗才好。

可作為全才,蘇軾的時間表早已經排滿,工作、加班之餘還要讀書、寫文章、習書畫、研究美食,時不時因為貶謫在路上折騰,好不容易擠出點時間還得給王安石的變法提點反對意見。真是忙啊。

可詩還得寫啊,帶頭作用很重要,大家都看著我老蘇呢。算了,利用好碎片時間,來個一招鮮吧。

蘇軾擼起了袖子,在眾多的寫詩法門中選了一招非常普通的招數:

打比方。

打比方,就是利用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作比較,藉此突出事物的形狀特點。這一招詩仙李白就常用:

說燕山雪大,便拿蘆蓆做比較: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說汪倫重感情,便拿潭水來比較: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說廬山瀑布,便拿銀河來比較: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

“多面手”蘇軾:隨手一招就讓你們玩味千年

古詩《望廬山瀑布》詩意

看看這些詩句,都挺有意境。不過這也難不倒我老蘇,既然意境被唐朝詩人佔用了,那我就來點不一樣的。

說幹就幹,說寫就寫,先拿院中的海棠花練個手:

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寫海棠花,拿紅妝美人做對比,形象痴情,寫的多少有那麼點意思了。可蘇軾不滿意,美女是有了,可是無名無姓,再來一首有有名有姓的: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瀠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多面手”蘇軾:隨手一招就讓你們玩味千年

杭州的西湖,有人將它比作“珍珠”,有人將它喻為“明月”,只有我蘇軾將它比作風姿萬千的美女西施。是淡妝美,濃妝亦美。

聽說人們後來把西湖叫西子湖,別謝我,我大鬍子蘇軾為曼妙多姿的西湖代言。

此後,蘇軾將打比方用的更加出神入化,不僅能玩抒情,更能玩深刻,隨手幾句,便可以從容地感慨人生: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人生的偶然、無定,往往說不清道不明,可蘇軾卻用這樣形象的意象表達出來,悵惘中有眷戀,千百年來引發人們的共鳴。而由詩中化出的“雪泥鴻爪”,成為人們感慨昨天故事的經典成語。

蘇軾當過京官,貶謫做過地方官,晚年一再放逐,經歷了許多坎坷。這些豐富的人生經驗,拓寬了蘇軾生命的廣度,讓他能用常人意想不到的角度去觀察,去發現事物之間的關聯。

看似信手拈來的妙喻,背後是蘇軾的嘗試與努力,是他跳出世界看世界的眼光和境界。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看看這首廬山詩,說的多好啊。我們處在廬山之中,往往不能看到廬山的全貌,人生不也是如此麼?而蘇軾,卻早已經看穿了這一切。

他豁達、灑脫;他坦蕩、達觀;他昂揚、不倦。

智者蘇軾,如廬山一樣,是一個謎。無論從那個角度看,都有別樣的風采。他讓我們著迷,讓我們追逐。

他的滿身才華,只須隨意露一手,便足以教我們驚豔,依如他玩轉了的打比方。

“多面手”蘇軾:隨手一招就讓你們玩味千年

尾聲

後來,蘇軾的學生黃庭堅從老師手裡接過宋詩的接力棒,最終將以理趣見長的宋詩定型。此後,宋詩終於走出了唐詩的陰影,逐漸迎來了自己的高峰。

(本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