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爍打壓式教育能讓孩子更加堅強?連陳小春都忍不住吐槽

《爸爸去哪兒6》改名為《一起出發吧》,作為前幾季的忠實觀眾,Q爸非常期待節目的播出。然而沒想到這幾位爸爸中,楊爍的育兒方式讓人印象深刻,以至於播出後立馬就登上了熱搜榜。網友紛紛表示太過嚴厲。

節目裡有一個環節——盲選房子,每對父子在不知道房屋條件的情況下給出一個數字,也就是他們即將入住的房子的序號。

其他父子都不太糾結——看心情、憑運氣。

最後楊雨辰選了自己的幸運數字5,5號房,然而結果卻是5號房距離最遠,海拔最高。

在去5號房的路上,工作人員建議楊爍,如果楊雨辰不舒服的話,可以適當地抱一抱他。

楊爍頭也不回地往前走,

“我不管,他自己選的,自己承擔。”

楊爍打壓式教育能讓孩子更加堅強?連陳小春都忍不住吐槽

並且一路上還在冷嘲熱諷,

“5不是你的幸運數字嗎,太棒了,你要選5號,棒棒的”

楊爍打壓式教育能讓孩子更加堅強?連陳小春都忍不住吐槽

5號房裡,雨辰總是學不會疊衣服,楊爍果不其然地又怒了。

楊爍打壓式教育能讓孩子更加堅強?連陳小春都忍不住吐槽

就連陳小春都忍不住吐槽起來,太嚴格了吧!

楊爍打壓式教育能讓孩子更加堅強?連陳小春都忍不住吐槽

楊爍打壓式教育能讓孩子更加堅強?連陳小春都忍不住吐槽

針對“對孩子太嚴”的評價,楊爍給出的理由則是,男孩子就是應該嚴格教育,以後他要成為男子漢。

楊爍打壓式教育能讓孩子更加堅強?連陳小春都忍不住吐槽

類似於楊爍的這種“打壓式的教育”方式是傳統父母育兒的常態。

在電視劇《少年派》中,林妙妙在高手如雲的實驗班上課,即便他再努力學習,月考成績還是墊了底。

半年來在實驗班的艱難、考倒數第一的難堪,已經讓她壓抑至極。可閆妮飾演的媽媽,卻無視孩子的壓力,劈頭蓋臉一頓教育。

楊爍打壓式教育能讓孩子更加堅強?連陳小春都忍不住吐槽

開朗、陽光如妙妙,也終於忍不住崩潰大哭,甚至懷疑媽媽對她是否有愛:

她到底是不是我親媽啊?

還有一幕發生在飯桌上,林妙妙吃飯時說自己主編的舞蹈獲得了元旦晚會的一等獎,並興沖沖把舞蹈影片給爸爸媽媽看。

沒想到媽媽王勝男不僅對影片不屑一顧,還嘲諷女兒:“真是開天闢地頭一回,連走正步都能同手同腳的人,竟然對舞蹈感興趣。”

楊爍打壓式教育能讓孩子更加堅強?連陳小春都忍不住吐槽

林妙妙向爸爸林大為控訴:

“從小到大,她就沒誇過我,每天都是否定句。就算是再高興,看見她我的心都能沉到地獄裡去。”

楊爍打壓式教育能讓孩子更加堅強?連陳小春都忍不住吐槽

林妙妙的這段話,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被否定的人生,從來感受不到歡樂。更有甚者,會失去原本的自我,看不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宋丹丹帶著兒子巴圖去真人秀節目《嚮往的生活》中做客,但卻無時無刻不在吐槽兒子。首先看到巴圖沒大華勤快,吐槽說:“我生了一個廢物,啥都不會幹,你看看人家。”

當巴圖為她手忙腳亂生火煮雞蛋時,她卻一邊奚落兒子笨手笨腳,一邊埋怨兒子揚起的菸灰弄髒了自己的臉。

當巴圖要幫忙搭雞窩時,她說:“雞窩要是能搭好,我覺得這孩子沒有白養。”

1

中國式親子關係,“叫爸媽,其實我們不熟”

很多時候親子之間彷彿都隔了一層很厚的冰,彷彿近在眼前,實際卻難以靠近。

在微博上刷到一條人民日報推出的影片,標題為“

男人如何用一個詞描述父親

?”。

影片裡各個年齡段的男性用“耐心、智慧、愛、引導、安慰、偉大”等美好的詞語形容自己的父親。

可評論卻是大型翻車現場,網友們都在吐槽自己的父親:

霸道、跋扈、表面上的關心、較真、以自我為中心、愛炫耀……

楊爍打壓式教育能讓孩子更加堅強?連陳小春都忍不住吐槽

2

中國式親子關係,存在哪些問題?

1、過於嚴格,傷害孩子自尊心

“刀子嘴豆腐心”

,是很多中國父母慣用與孩子相處的方式。

每次都講一些傷人的話,事後再去彌補,雖然孩子當時沒有多大反映,但已經深深的打擊了孩子的心靈。

有些傷害,在家長眼裡,只是一句輕描淡寫的“我是真心愛你,才要求你、批評你,只是希望你變得更好一些”。

可對於孩子來說,卻是一次次心靈傷口被冷冷撒鹽,是一次次自尊心被無限拉低。

很多父母對孩子小時候造成的傷害,也許需要孩子拿一輩子時間去修復,嚴重的可能影響到孩子戀愛、成家、立業的數次碰壁。

因為在他心底,總也逃不出父母小時候指責的陰影。

那個自卑、懦弱、不相信有人愛他的影子總也揮之不去。

英國教育家斯賓塞說:我一直認為,除了極少的神童和天才,99%的孩子在天賦上沒有高低優劣之分。他們就像一塊塊璞玉,唯有快樂的教育者才能將他們真正的價值挖掘出來。

楊爍打壓式教育能讓孩子更加堅強?連陳小春都忍不住吐槽

2、

隱忍的愛與痛

中國式父母普遍都不善於表達,父母不肯去主動稱讚兒子說:“你真棒!”兒子也不肯主動對父母說:“你真好。”明明兩個人內心都懂得彼此的愛,卻總也不肯表達,

非要擺出一副互相看不上的樣子。

雖然打壓式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孩子更加努力或者更加的有上進心,雖然出發點都是好的,但是過於粗暴的方式反而容易傷了孩子的心。

楊爍打壓式教育能讓孩子更加堅強?連陳小春都忍不住吐槽

3

"打壓式”教育對孩子有哪些限制?

1、和學習無關的事都不是正經事

“媽媽,我想去學畫畫,我特別喜歡畫畫!”

“學什麼畫畫,那得佔用多少學習的時間,

多合計合計怎麼把數學分數提高上去才是正經!

別一天竟合計那些與學習無關的事!”

2、總與“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

“你什麼時候能要強點,

你看看你班強強每次考試都是第一名,一樣是相同的老師教,

一樣是一個教室學習,你怎麼就和人家差距那麼大呢?

一點都沒向我,真是氣死我了。”

3、總是用道德“綁架”孩子

“你看看我每天為你付出這麼多,

起早貪黑的,我為了什麼?

我把工作都辭了,還不都是為了你!可你回報我什麼了?”

4、挑孩子各種的毛病

“你看看你什麼都做不好,哪有像你這樣的孩子,

學習不行,還不聽話,沒有一樣是突出、

優秀的的,我替你操了多少心啊!”

這樣一次次被父母“潑冷水”長大的孩子,

就是被父母的一種精神控制,這不是正確的愛和教育。

打壓式教育,對孩子的有多傷?

1.容易形成自卑心理

這種“打壓式”教育,

讓孩子一直處於一個被否定、被貶低的環境中成長,

自然而言就會對自我的評價也過於低,

不自信、過於自卑。

更加不敢將內心的情緒外放,一旦表達必然遭受的就是父母的打壓。

2.容易形成叛逆心理

常被被打壓的孩子,內心實際上是長期的被壓抑的,

而長期壓抑的結果就是容易爆發和反抗,

而爆發後的孩子的叛逆心理是不能想象的。

3.容易形成反社會人格

反社會人格的形成除了基因因素外,

童年的精神創傷和不良家庭教育方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從自卑到叛逆再到反社會人格,這是三個逐步演變的過程。

一個人的內心長期積蓄負能量過多後,

需要尋找一個發洩途徑,而反社會是一個不正確的方式。

楊爍打壓式教育能讓孩子更加堅強?連陳小春都忍不住吐槽

4

節目中楊爍坦誠和兒子在一起的時間非常少,也意識到父子之間的相處存在很多問題。

楊爍打壓式教育能讓孩子更加堅強?連陳小春都忍不住吐槽

正確的溝通,才是開啟孩子心靈的鑰匙

美國心理學家

艾麗卡·雷斯切爾(Erica Reischer)

總結歸納了兒童成長和認知科學的研究成果,在她的暢銷書《優質父母教養實踐指南》中,她介紹了用話語安撫和引導孩子的6種說話方式。

第一,避免毒舌傷人

無論是斥責、羞辱還是威脅,這些方法不是聚焦於真正的問題,而是暗示孩子本身就是一個問題,這些方法只會破壞親子關係。雷絲切爾提出了一個原則,叫

“孩子歸孩子,行為歸行為”

第二,謹慎使用“但是”

用同理心傾聽和理解孩子,是增進親子溝通的好方式。

然而,這種良好的努力容易被“但是”這兩個字毀掉。比如有些父母會說:“我理解你現在很想去朋友家玩,但是你必須先完成作業。”“但是”這個負面詞語,會重新點燃親子衝突的戰火。

因此,迴應孩子的情感態度和表達時,可以試著用“與此同時”來代替“但是”,讓親子之間的衝突最小化。比如,父母可以這樣說:“我理解你現在想去朋友家玩,與此同時,你要記得我們之前約好了,做完作業才可以去聚會。”

第三,只向孩子描述後果描述後果指的是與孩子分享你的知識和經驗,但並不堅持要求他們做出和你相同的行為選擇。

比如,孩子會要求帶玩具去逛商場,父母可以這麼說:“你帶玩具去商場,那裡有很多人,你的玩具可能會被弄壞。如果是我,我就不會帶去,但是帶不帶你自己決定。”既描述了後果,又給孩子選擇的自由,同時,它還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可以讓孩子的逆反情緒最小化,給孩子自治的空間。

第四,少說“做得好”和“你真聰明”

從直覺上來說,表揚“做得好”和“真聰明”會幫助孩子建立起自信和健康的自尊心。然而研究表明,這種不具體的、專注於能力的表揚往往適得其反,導致孩子認為自己的智商和天賦都是固定不變的特質,從而害怕失敗,這種思維模式被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Carol Dweck)稱作

“僵固思維”

父母應該讓孩子明白,你的天賦和能力可以透過自身努力、好好學習和堅持不懈得到提升,這種思維模式被稱作

“成長思維”

。具備“成長思維”的孩子會把失敗看作是學習成長的一部分,他們的成功與努力和堅持直接相關。

第五,以理服人

父母在忙碌的生活中,常常忍不住命令孩子做這樣,不做那樣。如果孩子無視或者拒絕,父母就會很生氣。

以理服人指的不是在每次命令孩子的時候編一個理由,而是認真解釋命令背後的原因。

談論規則或者命令背後的理由,不僅能夠幫助孩子學會思考行為和選擇的後果,還可以迫使父母重新思考這些規則和命令的合理性。

思考規則的理由,能夠幫助父母確定哪些家庭規則是最重要的,然後儘可能地減少規則,只保留必不可少的,讓孩子能有更大的自治空間,減少家庭的權力爭奪。

第六,對孩子直言不諱

很多時候,孩子的問題常常讓父母猝不及防,不知道如何回答。其實,直言不諱是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說多少實話,取決於孩子的年齡和成熟度。

對孩子直言不諱,可以讓孩子相信父母是誠實的,既然孩子相信父母會如實回答他們的問題,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就會積極向父母尋求建議。比如愛踢足球的孩子問媽媽:“我是一個優秀的足球運動員嗎?”這是一個誠實回答孩子的黃金機會,同時還可以和孩子強調努力和訓練的重要性。不要只和孩子說“你踢得非常棒”,而是應該說類似這樣的話:“基於你在訓練上花的時間和付出的努力,我認為你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你的控球能力進步尤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