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百姓饑荒寧可啃樹皮,也不去捕魚吃?只是為了活命

文丨草木文社Li(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在我國古代,因為農作物的種類單一,加上對種植技術的限制以及氣候條件的影響,經常會導致發生大饑荒。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次就是在民國時期,1942年發生的河南大饑荒,當時正值日本侵華戰爭期間,河南大旱導致糧食減產,而後黃河又被破壞了大片的農田,加上正值抗戰時期,國民政府的救濟無法及時送達,使得150萬人餓死。

為什麼百姓饑荒寧可啃樹皮,也不去捕魚吃?只是為了活命

在饑荒來臨時,很多百姓寧願啃樹皮吃野菜,甚至吃土,也沒有下河捕魚的,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不是他們不想,而是很多原因的限制。

一、條件環境不允許

首先是發生饑荒的地區,大多都是天災人禍氾濫,比如1942年的河南饑荒,地處中原本來就河流較少。加上饑荒時天氣不是大旱就是大澇,大旱則河流乾枯,魚蝦滅跡,大澇則河水瘋漲,自身安全都難以保全更別說下河抓魚蝦來填飽肚子了。

而部分在深山老林中的百姓們,周圍沒有水源可尋,只有豐富的樹木和野菜,於是他們就只能啃樹皮,吃野菜來維持生活。

為什麼百姓饑荒寧可啃樹皮,也不去捕魚吃?只是為了活命

2、 技術有限

即使在饑荒發生的地區有河流,而且水位也正常,裡面有著許多的魚蝦生活。但是抓魚捕蝦依舊是個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自古以來抓魚就是一個技術活,讓一個沒下過水的人去抓魚,就如同是閉門造車,即使浪費一天的時間都不一定會抓到一條。更不要說是在饑荒的情況下,人體的機能大不如前,而即使有著技巧嫻熟的漁民,想要靠河裡的魚蝦來餵飽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災民,無疑是天方夜譚。

為什麼百姓饑荒寧可啃樹皮,也不去捕魚吃?只是為了活命

在北方地區,河流的魚蝦稀少但是野菜遍佈,這樣一個不需要技巧,同時來源廣泛的食物自然而然就成了人們最佳的選擇。所以人們寧願去啃樹皮,撿野菜,也不願意下河捕魚吃。

3、 時間和材料問題

正如上面所說,下河捕魚不只需要技巧,更要花費非常多的時間。即便你抓到了魚蝦,在沒有材料的情況下也無從下嘴。我們知道魚蝦天生自帶這非常重要的腥味,需要用很對的調料進行加工,不然的話能難去除腥味,而成功的烹調魚蝦也需要很長的時間。

為什麼百姓饑荒寧可啃樹皮,也不去捕魚吃?只是為了活命

在糧食都沒有的年代,更別說調料了,所以與之相比,很簡單就可以煮熟的野菜,不但味道鮮美,還沒有腥味,非常容易下口和飽腹,所以人們都去撿野菜,再也沒人關注魚蝦了。

為什麼百姓饑荒寧可啃樹皮,也不去捕魚吃?只是為了活命

在食物充足的現代,基本已經沒有人會吃不飽穿不暖,憑藉著科學和智慧解決了食物問題的我們,沒有經歷過真正的飢餓,所以我們根本無法理解在當時人們的絕望和無助。對他們而言,易子而食都經常發生,更別說吃野菜啃樹皮了。

參考文獻:《1942》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