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誤殺》:“李維傑的自首”是另一個謊言,還是良心未泯滅?

文 | 翩翩青楓

2015年,一部故事靈感源於日本作家東野圭吾小說《嫌疑人X的獻身》的影片《誤殺瞞天記》,在印度贏得高分評價。

4年後,由陳思誠監製,柯汶利執導的劇情犯罪片《誤殺》,再次在中國獲得評分最高的華語電影提名。該片正是改編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而成,影片不僅保留了原片精華,還大膽添加了一些符合中國本土特色元素, 帶給觀眾不一樣的心靈撼動。

《誤殺》主要講述了一個父親為了保護錯手殺死人的女兒免遭牢獄之災,與警察們展開了一場攸關生死的身心靈較量……

電影《誤殺》:“李維傑的自首”是另一個謊言,還是良心未泯滅?

影片以故事推動情節發展,環環相扣,扣人心絃。特別是結尾處,“李維傑的自首”遭到無數觀眾吐槽的同時,也留給了大家更多的想象空間。

有些觀眾表示影片的開頭即是男主角李維傑的結局。他越獄未果,最終跟素察一樣死去,因運屍人黃毛已事先被人殺害,再沒人能把他從棺材中救出去。這場心理博弈無疑是警長拉搵更勝一籌,她賭的是李維傑的良心未泯滅。

而李維傑也深知窮途末路的拉搵必定不會放過他的家人。為了能讓拉搵放下仇恨,他只能選擇去自首,這也是部分觀眾猜測“李維傑的自首”是另一個謊言的原因。但我更加相信李維傑的投案自首是他聽從靈性良心的呼喚,自己選擇的結果。

電影《誤殺》:“李維傑的自首”是另一個謊言,還是良心未泯滅?

01為愛涉險:以愛之名放棄自身原則和道德規範,是真愛還是錯愛

影片中的父親李維傑是個孤兒,他的父母死於一次意外。後來他好不容易有了個新家,一家四口過得平淡幸福。

然而,這一切的美好都被一個不速之客徹底打破。他為了滿足個人私慾,設計侮辱了李維傑的大女兒平平。事後不久,居然還敢拿著裸照影片,脅迫平平再次發生關係,結果卻意外被平平錯手殺害,死者恰是督察長的兒子素察。

可在這個權利碾壓正義,法律不嚴明邊陲小鎮,儘管李維傑一家才是真正的受害者,那又如何?李維傑曾看過警察濫用私權,在無法保證家人人身安全的前提下,他又何以忍心讓她們去自首?他的家庭對他而言就是他的全部世界,為了家人,他是甘願付出自己的一切。

電影《誤殺》:“李維傑的自首”是另一個謊言,還是良心未泯滅?

權衡利弊後,李維傑決定為愛涉險。他透過電影中學來的反偵察知識,不惜撒下彌天大謊,用心理學方法讓證人們不自覺地做了偽證

精心為家人編造了一個不在場證據。

但在在轉移屍體的過程中,李維傑分明聽到素察在棺材裡面的掙扎聲,可他卻半蹲著吸著煙,平靜地等待著素察窒息而死。為了不讓素察再次傷害到他們一家人,李維傑選擇違背良心,見死不救。

由此可見,李維傑的心已慢慢轉變,以愛之名的保護,最後也上升為個人仇恨。他選擇沉默不救,表面是為了保護家人不受其害,實際上是對素察毀了他女兒清白的一種報復。在這場角逐中,李維傑已逐漸分不清是與非,對與錯,逐漸迷失了本心。

李維傑心態的轉變與其說是現實所逼,還不如說是他自己選擇的結果。他為了保護家人甘願傾其所有,這是一種深沉的愛,但也是一種錯誤的愛。任何違背自身原則和道德規範的愛,註定是以悲劇告終的。

李維傑如此,督察長拉搵也一樣。倘若不是拉搵對她兒子素察無條件的溺愛,16歲的素察也不會死於非命。兒子差點戳瞎別人眼睛,作為母親的拉搵寧願用錢去私了,也不忍心看到兒子被責罰,更沒教導兒子要學會承擔過錯,致使他三觀嚴重扭曲,無惡不作。

該片的結局雖悲慘,但卻能引人深思。若是父母長期疏於對子女管教,最大限度地給予他們自由,並試圖指望孩子能自動學好,那簡直就是異想天開。放棄個人底線的溺愛不是愛,而是一種害,正面的言傳身教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

電影《誤殺》:“李維傑的自首”是另一個謊言,還是良心未泯滅?

02良心覺醒:法律自在人心,僥倖逃脫犯罪嫌疑卻難逃內心譴責

李維傑利用了一切可用資源,從而完美地掩蓋了家人的犯罪事實。但與其同時,他也拋棄了良知以及失去了女兒們對他的信任和依靠。魚和熊掌哪可兼得,有所得必有所失,這是恆古不變的定律。

一個本性善良,富有信仰、有正義感以及責任感的人,因現實所逼而走上一條不歸路。即使他能僥倖逃脫法律制裁,他也是難逃良心強烈譴責的。

身心備受煎熬的李維傑只好再次去佈施尋求心靈慰藉,殊不知被僧人嚴正拒絕了他的善款。這對李維傑來說是沉重的精神打擊,但也是一種強有力的心靈警醒。

但直到小女兒安安被拉搵警長逼出事實真相,孩子因懼怕父親會責備她而跟李維傑道歉時,才真正讓李維傑開始反思自己的過錯。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人生在世最怕得是那些知錯不改,喪失良知的人兒,這種人活著了無價值。

何為對錯?李維傑讓一家人配合著他來圓謊本身就是一個錯誤,一個接一個的所謂善意謊言,讓純潔善良的安安已分不清對錯。所以,李維傑才跟安安說:是爸爸對不起你。

電影《誤殺》:“李維傑的自首”是另一個謊言,還是良心未泯滅?

後來,當看到拉搵挖墳找罪證未果的時候,還引起了群眾的強烈反抗時,李維傑的心裡是解氣了,但當他看到棺材板上的血跡,心情頓感沉重不已。可想而知,李維傑對素察的死是心生愧疚的,這對他來說也是不得以的人生抉擇。

影片結尾,李維傑一家成功逃脫犯罪嫌疑後,安安為了得到手風琴禮物,居然把70分的考卷塗改成100分。李維傑當然能看出其中的端倪,但他卻不能道破,只能硬著頭皮去給女兒去買禮物。

犯錯不需要承擔責任,會讓人喪失做人底線。安安有樣學樣修改考卷,這不就是李維傑以身作則的反面教材嗎?畢竟是他以身作則教會孩子如何去說謊,以及如何去瞞天過海,如今的他又有何資格去責備孩子的過錯呢?

事實上,任何打著以愛之名的犯罪,都不得善終,因法律自在人心

。李維傑一開始確實是選擇了他認為的最優方案,為正義而戰。但在實際操作時候,他把所有的事情都考慮周全,唯獨沒有考慮這件事會出現在自己不可控的範圍外。

他不僅沒給女兒們樹立了一個好榜樣,而且還因此事引發了羅統市大範圍的街頭暴亂。部分不法分子伺機燒傷搶劫超市,商鋪,給人們帶來了無限的痛苦。

李維傑最終選擇以自首結束一切,是結束也是新的開始;是心靈的救贖與自我成長的必經之路。

電影《誤殺》:“李維傑的自首”是另一個謊言,還是良心未泯滅?

03心靈救贖:做人要有寬恕之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李維傑的父母死於一場暴亂中,他心底痛恨災難奪走他童年的幸福,但當同樣的暴亂也因他而起,致使千千萬萬家庭因此受苦受難時,李維傑的心再也無法淡定了。

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為了保護小家而傷害大家,是精神信仰缺失的表現,這也並非是李維傑想要的結果。所以,為了阻止暴亂的蔓延,為了教育孩子,也為了救贖自己沉淪的靈魂,李維傑終究還是選擇了去自首。

在沒有人逼迫的情況之下,李維傑選擇對公眾坦白實情,這是他傾聽內在良心召喚而選擇的結果,也是對女兒們最好的正面教育。可見,李維傑是大智若愚的,他忠於社會和現實,只求良心安定。

李維傑被媒體採訪時對公眾說:素察那天確實來過我們家,他侮辱了我的女兒,傷害我的家人。我本來想阻止他,卻誤殺了他。我利用了我身邊所有最親密的人,包括那些和這件事沒有關係的朋友們。我利用了他們的信任和善良,導致了最不應該看到的結果,我很抱歉。

在李維傑被牢車送走時,他看到女兒在後面哭著追,他心痛不已。但這是他必須要走的一條路,他希望透過這件事能讓女兒們真正的長大,以後都不再懼怕生活中的磨難。李維傑對孩子的用心良苦實在令人為之感動。

他勇於承擔起一個父親的責任,在李維傑入獄後,他的妻子和女兒不約而同地向警方自首,承認自己才是誤殺素察的人。李維傑真愛的教育感動了家人,也找回了女兒們對他的信任和依靠。

電影《誤殺》:“李維傑的自首”是另一個謊言,還是良心未泯滅?

影片傳遞給我們最大的痛楚是:

儘管命運不公,要想得到好的結果,千萬不要違背自身原則和道德規範,否則只會自食其果。

現實的確如此,

誠如作家楊絳先生所說的:反思一生的經歷,都是處境使然,不由自主。但是關鍵時刻,做主的還是自己。李維傑何嘗不是咎由自取。

《誤殺》雖然

是一部青少年犯罪懸疑片

,但它裡面所揭示的“家庭教育觀”對我們卻

很有啟示作用,

可以給到我們很多對家庭和愛的思考。

這部教育片子背後折射出來的是:父母溺愛孩子的嚴峻問題。現實生活中類似素察之類的青少年犯罪案件,近年來也是屢見不鮮。譬如歌唱家李雙江兒子李天一,因其父老年得子,格外寵愛他,致使李天一恃寵而驕出現打人致傷的事件。適逢青春期孩子,往往容易出現叛逆期,假若這期間父母疏於對子女的嚴加管束,還經常拿物質來彌補對孩子缺失的愛,反而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北方網評論道:電影《誤殺》的出現是一劑強心針,對社會的對映和對大眾的警醒,商業價值和教育意義十足。透過這部影片,作為父母的我們都應好好反思一下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千萬別為了追求名利和權勢而忽視了對孩子的教育,一切別等失去了才知家庭的溫暖以及親情的可貴。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