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之亂與曹操的無奈,為何能折射出一部中華文明的悲情史

八王之亂與曹操的無奈,為何能折射出一部中華文明的悲情史

前言:中華文明週而復始的歷史難題

,中國歷史程序在公元三世紀出現了一次重大的轉折,那就是西晉的八王之亂,這場來自帝國內部的政治分裂沉重的打擊了方興未艾的晉王朝,這場歷史上著名的內亂導致北方多個遊牧民族乘虛南下,進而開啟了中原王國三百多年大分裂,民族大交融的時代。在此我們來分析下八王之亂的前因後果,看看到底能給我們世人什麼樣的歷史啟發。

八王之亂與曹操的無奈,為何能折射出一部中華文明的悲情史

八王勢力範圍圖

一、 曹操的歷史性無奈,西晉王朝的建立

西晉,歷史的一個熱點,人們多以負面眼光看待這個篡位而來王朝。 真正行篡位之實的是司馬懿父子,曹魏政權到司馬炎這一代已經名存實亡,曹操做為歷史上公認傑出的政治家,他曾經站在一個歷史的十字路口,一個二千年前的人物,他的眼光或許是很超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一口號的提出,就已經註定將皇權踩在了腳下。何為天子?無非是一個自我標榜的人造神話,在這個口號中,

天子與皇權被曹操放在了被否定的地位,挾天子以令諸侯本質上閃耀著人類進步思想的光芒,如果曹操想當這個皇帝,他就斷然不肯祭出這個語錄。曹某人仰望歷史的星空,也許他實在是想不出什麼更好的方法來處理僅僅在中國歷史出現幾百年的皇權,實在沒有辦法只有先架空了再說吧

,反正他對當不當皇帝一點興趣都沒有。然而司馬氏在公元266年,又一次帶領著中華民族重新走上了皇權集中的老路,而司馬家族的最終命運也將被後人銘記,這一年公元266年。

八王之亂與曹操的無奈,為何能折射出一部中華文明的悲情史

傑出政治家曹操

二、 司馬衷上位與嫡長子繼承製

司馬昭的長子是司馬炎,次子是司馬攸,從晉書記載看出,司馬攸的個人能力與品德要強於司馬炎,而司馬炎能上位的原因,一方面是嫡長制的原因,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他身邊活躍著一大批想借著依附太子能得到利益的高參,如何曾,賈充,這些人在司馬昭面前變著法為司馬炎好話,所以政治鬥爭中輿論宣傳的作用非常重要。

八王之亂與曹操的無奈,為何能折射出一部中華文明的悲情史

皇帝司馬衷

司馬炎的長子是司馬衷,司馬衷智力不行,然而司馬炎看自己的兒子帶有很強的主觀性,總是覺得自己兒子好。司馬炎是因為嫡長子的原因繼承了大統,因此他從心裡對嫡長子有信心有好感,而司馬衷的兒子司馬遹也是司馬炎最終選擇司馬衷為太子的一個重要原因,雖然司馬衷智力不足,但是司馬遹從小就表現的很聰明且成熟,這讓老皇帝司馬炎欣喜不已。

而皇位的繼承問題牽扯到方方面面的政治力量,司馬衷的背後是皇后楊豔以及堂妹楊芷皇后,以及司馬衷的老婆賈南風賈充家族。在楊皇后家族以及賈充等政治勢力的努力下,原本搖擺不定的司馬炎最終決定司馬衷為繼承人,這一選擇最終也將帝國帶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如此看來嫡長制本身有著重大的缺陷。

八王之亂與曹操的無奈,為何能折射出一部中華文明的悲情史

八王混戰開啟

三、 諸王分封制埋下了重大隱患

西晉司馬氏能夠從曹魏手中奪取大權並建立晉王朝的一個很大原因就是曹魏的王權不穩固,曹魏政權並沒有象西漢那種憑血緣和裙帶關係建立起強勢的統治。

曹丕時期推行的九品中正制強化了門閥世族的權力,

弱化了皇權,使得曹魏政權的政治力量主要集中於士大夫與門閥勢力手中,真正代表皇權的曹氏宗族勢力日漸微弱。因此司馬氏掌權後吸取了前朝的教訓,為了鞏固司馬氏的統治,重新撿起了王族分封制的牙慧,對於司馬家族的直系成員大加封賞,認為只有這樣才能穩固江山,避免曹魏的覆轍。

司馬懿本身就是門閥出身,再加上兄弟眾多,一時間各地的司馬王們大量湧現,這些司馬同姓王,共計二十七人之多。司馬炎認為這些同宗近親血緣關係的王爺,出於同一個家族,鎮守著全國各地,中央由帝國皇帝把握,江山應該自此穩固,殊不知,現實最終給他們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

八王之亂與曹操的無奈,為何能折射出一部中華文明的悲情史

一代妖后賈南風

四、 一個醜皇后如何成功的做到摧毀一個帝國

290年司馬炎死後,司馬衷正式登基,一場帝國內鬥的風暴也正式拉開了帷幕。賈南風正式成為了皇后,“賈家種妒而少子,醜而短黑”,這是晉書的記載,白話就是喜歡忌妒別,生不出兒子,長相醜不堪言,身材五短,面板還黑,就象只黑母豬。如果僅有這些到也罷了,賈南風其人還非常淫蕩,貴為皇后私下在民間尋找美少年供其享樂,這一點最終搞得朝野皆知,她和那個著名美男子潘安就有關係。從皇后賈南風的為人進一步證明司馬衷確是一個白痴的君王,

司馬家族能人輩出卻選了司馬衷稱帝正應了一句名言“帝王將相寧有種乎”

好色也只能算是個人愛好,隱私問題,但品格可就是屬於社會屬性,尤其是重要政治人物的品格影響巨大,賈后性格猜忌,生不出兒子不是她的錯,她錯在還貪戀權力,為了能穩坐皇后寶座將司馬衷其他妃子懷孕所生的皇子悉數殺死,這還不算,與輔政大臣楊駿爭權奪利,

八王之亂與曹操的無奈,為何能折射出一部中華文明的悲情史

西晉末年政治混亂

雙方的矛盾最終在291年爆發。賈后與掌握禁軍的楚王司馬緯聯合發動政變並徹底剷除楊氏宗族,楊太后楊芷被軟禁後活活餓死。同年賈后再利楚王與汝南王的矛盾,誘騙年輕的楚王發動政變殺死了掌握大權汝南王司馬亮。在這兩場政變被殺的司馬宗室有數千人,當年高平陵政變中曹爽宗族被殺也有三千多人。賈后以以偽詔書的罪名迅速處死了楚王,至此朝中大權盡落入賈后家族。

八王之亂正式爆發

太子司馬遹並不是賈后所生,賈南風妒忌心理的作用下設計陷害並毒死了太子,此事徹底激化了與司馬宗族的矛盾。趙王司馬倫早就想當皇帝,這次抓住了賈南風的把柄,率領憤怒的禁軍攻入皇宮,誅殺了萬惡的妖后賈南風。司馬倫擅自稱帝后,齊王司馬冏,河間王司馬

顒,成都王司馬穎,紛紛起兵討伐司馬倫,

司馬倫最終被殺。齊王司馬冏掌管天下大權,其實司馬冏當上大司馬也是情有可原,其父司馬攸原本是帝國最佳的繼承人,只是後來被司馬炎玩權術給搞下去了。

八王之亂與曹操的無奈,為何能折射出一部中華文明的悲情史

八個司馬王的族譜

但是,河間王司馬顒與司馬冏矛盾重重,司馬顒聯合了長沙王司馬乂共同發兵進攻司馬冏。司馬冏被司馬乂所殺後,司馬顒不滿權利分配,又聯合成都王司馬穎一起進攻司馬乂,司馬乂被圍困在洛陽,東海王勾結禁軍發動暴動抓住了司馬乂,將其送給了司馬穎,最終司馬乂被殺。

此時的晉惠帝成為了雙方任意擺佈的玩偶,東海王與成都王、河間王不和,雙方又爆發反覆的攻伐,最終司馬顒與司馬穎雙雙被殺,不久東海王司馬越乾脆處死了自己的白痴堂侄晉惠帝司馬衷,這一年是306年。

五、 八王之亂的後果

八王之亂,歷時16年,戰爭以洛陽為中心,在北方展開,雙方投入的兵力總數接近百萬,死傷無數。這場來自國家核心層的內鬥,徹底摧毀了西晉王朝原本穩固的統治,大量社會精英被消滅在這場戰爭中。原本在山西以及代地安身立命的少數民族趁著西晉王朝的迅速衰落而快速興起,匈奴首領劉淵自稱是劉邦的後人,於308年正式建立漢國,公元311年,歸附於劉淵的石勒率軍於河南苦縣全殲西晉王朝主力十餘萬人,316年長安淪陷,曾經強大的西晉走到了盡頭,五胡十六國的時代開啟了。

八王之亂與曹操的無奈,為何能折射出一部中華文明的悲情史

中原八王混戰

六、 八王之亂所折射出的歷史命題

有人說八王之亂是民族的悲劇,很多人痛哭司馬家族的無道統治,十幾個司馬之間你爭我伐,才導致了漢族在西晉末期的大潰敗,淮河以北成為了淪陷區,萬千平民為躲避戰火紛紛拋棄祖先世代居住的家鄉向南方逃難。

八王之亂其實是歷史的一種必然,八王之亂真正根因應該是中華文明中的封建專制,封建專制的本質就是皇權專制。

在西周開始出現了分封制,隨後又演變出許多的諸侯王,自秦始皇開始到西漢,皇權專制得到了加強,

中國歷史上皇權統治說到底是依靠血緣關係的統治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然而依靠血緣關係的專制統治有著重大的弊端,西晉八王之亂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所謂的親情在權利爭奪中還不如陌生人來得可靠。

中國歷史為什麼一再的從一個皇權走向另一個皇權,三千年來中國的歷史發展只是在這個圓圈裡轉,轉了多少遍,與皇權專制思想有著本質的關係。皇權體系下依靠血緣有關係維繫的政治形態有著天然的缺陷,在這種皇權形式形成不了真正的社會精英治理體制,

所謂的嫡長繼承製,看似穩定,即便是擇優繼承,從本質上還是血緣統治論。

八王之亂與曹操的無奈,為何能折射出一部中華文明的悲情史

封建專制的演變

封建皇權專制制度是歷史發展的一個過程,

相比較民主制度的優點就是人民真正的當家做主,透過公開公平的優勝劣汰方式,人民自己選出自己滿意的領導者

,採用這種方式才能真正避免中國社會走入每一二百年出現一次迴圈的迥境。

總結:

中國的家天下制度一而再再而三的讓中國社會走入死迴圈,社會是所有人的社會,國家是所有人的國家,不是某一個家族的國家,用家族血緣方式統治國家最終的結局不僅僅是那個家族整體的滅亡,同時整個民族也定期不定期來一次血腥洗禮,我們有幸看到現在國家和民族進步了,選舉制度作為一項政治制度得到執行,願八王之亂這種悲劇不要再一次重演。

參考文獻:呂思勉《兩晉南北朝史》,司馬光《資治通鑑》,《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