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的科普應該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智破壁虎“斷尾”案

我是小牛的爸爸大牛,一位決心想要改變孩子的爸爸。

今天是我開始教育小牛的第五天。我認為教育孩子應該給他們科普一些簡單的知識,讓他們知道世界原來那麼奇妙、那麼廣闊,激發孩子更強烈的探索慾望,正如愛因斯坦所說的那樣:

當我們獲取的知識圈擴大的時候,圓周外的未知領域也在隨之擴大

讓孩子養成熱愛探索,積極求知,正確面對未知的世界,並且不斷去擴大自己知識的圈的習慣應該是每一個家長朋友們最喜歡看到的事情吧?所以,給孩子日常的科普顯得尤為重要!

給孩子的科普應該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智破壁虎“斷尾”案

今天,我看到一條比較有趣的訊息是關於“為什麼我們的車尾部要貼壁虎的原因”,原來是“壁虎”和“庇護”諧音,貼上是一種保佑開車平安的意思。我覺得很有意思,於是也在網上買了四個金色的“壁虎”(金色顯霸氣,四個包郵),貼一個在我車的尾部,希望它能保佑我的出入平安。

但是,奇怪的是我昨天剛貼的“壁虎”今天早上起床一看竟然“尾巴”斷了,我左思右想沒有想明白,我到底是在哪裡把它的尾巴弄斷的,沒辦法只有把它摳了,重新貼一個上去,畢竟“斷尾的壁虎”誰還貼在車上啊。

給孩子的科普應該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智破壁虎“斷尾”案

讓我沒有想明白的是,第二天,我車上貼的“壁虎”的尾巴又斷了。“不會這麼巧吧,一而再再而三的斷尾,肯定是哪個熊孩子故意給我掰掉的吧!”我想,於是在貼好第三個的時候,我就蹲在離車不遠的柱子後面“守株待兔”,等了好久,終於抓住了那個熊孩子,結果一看,居然是我兒子小牛。

我問他:“小牛,你為什麼要掰斷爸爸車上的壁虎尾巴呢?”

小牛回答說:“老師說壁虎的尾巴斷了還可以重新長出來,我就試了一下果然長出來了,所以我又把它掰斷看看還能不能再長出來。”

小牛的回答弄得我哭笑不得,但是我知道這是小牛對於知識的好奇,正在嘗試著去“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我蹲下來看著小牛的眼睛(蹲下來表達對於孩子的尊重)說:“小牛,老師既然講了壁虎的尾巴斷了可以長出來,但是你知道什麼情況下它要斷掉自己的尾巴,為什麼又能長出來呢?”

小牛撓了撓後腦勺搖搖頭說道:“爸爸,我不知道啊,你能告訴我嗎?”

給孩子的科普應該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智破壁虎“斷尾”案

我笑著回答道:“壁虎在平常的時候不會斷掉自己的尾巴,但是一旦遇到危險的時候,壁虎的尾巴肌肉就強烈地收縮,使尾巴斷落。爸爸小的時候就在老家牆上經常看到壁虎,當我用掃帚按住它的尾巴時,就看到它的尾巴在突然間就斷開了,然後它瞬間就直接逃走了。而等壁虎逃掉2—3個月後,它的尾巴就像我們的頭髮一樣又會重新的長出來。你說神不神奇?”

小牛聽的張開了大嘴說:“哇,好神奇啊。是不是像你貼在車上的那個壁虎一樣也會重新長出來呢?”

我摸了摸小牛的頭髮說:“小牛啊,我一直在說的是真的壁虎,貼在爸爸車上那個可是假的壁虎啊,至於為什麼會長出來,是因為爸爸把它整個換掉了啊,而不是它自己又長出來了的,你知道了嗎?”

小牛恍然大悟到:“怪不得,我掰它尾巴的時候一動不動的原來是假的啊!那爸爸,我能看看真的嗎?”

我想了一下:“我們可以用手機看一看它是如何斷尾的,然後是如何長出來的,是吧!”

小牛跳起來抱著我的頭說:“是的,爸爸,快給我看看。”

給孩子的科普應該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智破壁虎“斷尾”案

我們的孩子總是對於世界充滿了好奇,而這些好奇正是他們對於新鮮事物的一種探索精神的表現,我們需要做的是鼓勵和正確的引導,鼓勵他們勇於探索,引導他們往正確的方向上走,從而收穫知識與喜悅。而“科普”正是這樣一個培養他們養成探索精神最好的渠道。

科普可以告訴孩子在自然界怎樣保護自己,因為科普即常識,而常識的最基本的作用是教會孩子保護自己比如:電是什麼,插座為什麼不能觸碰?這些都是常識。科普還可以使孩子愛護自然,保護生物,只有知道大自然和生物的奇妙才會知道大自然和生物的形成不易,比如:如果樹木全部砍掉,對我們的生活又會有怎樣的影響?。科普還可以讓孩子明白未知的世界有多大,激發更大的探索慾望。科普更好的是讓家長也可以參與進來與孩子一起探索未知的世界,與孩子一同學習成長,真正的活到老學到老。

所以,趕緊行動起來,給孩子每天不經意間科普一些小知識吧!

(本故事純屬虛構,喜歡我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我們一起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