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尊師重道?

古人學藝,特別講究尊師,強調虛心向學。這僅僅是因為禮貌和麵子嗎?

藝術的解讀,有兩個比較大的不同角度,比如看書畫,一種是觀眾視角,就是把書畫的資訊對應到觀者的經驗裡,讓觀者覺得“懂了”,而另一種角度是想辦法進入作者視角,體會作者的用意。後者其實才是真正的進入審美,才是真正的學習。第一種是哄觀眾開心,以為了解藝術不切換感應模式和觀察視角就能明白。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現在大多數藝術普及的講解,都是迎合“外行看熱鬧”,因為這樣容易獲得觀眾認同,這種效果也可以暗示自己做了藝術普及,但是你為了迎合外行,把普及物件性質改變了,這還是普及嗎?

為什麼要尊師重道?

比如上圖,就是某網路節目解讀趙孟堅的《千里江山圖》,說這個如同搖滾樂,這就是為了讓觀眾“懂”,不惜降維和破壞審美內涵。為什麼這樣做呢?因為第一要迎合觀眾和他們的經驗“自洽”,第二,迎合觀眾“不承認自己是外行”的心理。

有人說了,如果不是這樣,太專業大家聽不懂,怎麼普及?你看看,這就是自以為是的看法,只認為正確一定難懂,好懂就必須扭曲,普及真的是要這樣極端的二選一嗎?

恰恰關鍵就是如何用方便的手段傳達正確的東西,順著外行講太容易了,反正把東西隨便改改就行了。但是你這樣尊重你要普及的東西嗎?

為了讓更多人看懂畫=讓更多人誤解畫?這叫迎合市場,不叫美學普及。如何讓人們真正進入美學認知,才是關鍵。

為什麼要尊師重道?

上圖是我認為比較比較好的一種普及詮釋方法,巧妙的把書法的幾種字型的用筆不同,對應國畫中不同用筆表現,有趣有新意,也是正確的。

學藝必然要轉換感知模式,你首先得知道,當你是外行的時候,面對同樣的現象,和內行的認識有天壤之別,所以要知道學習是有門檻的,轉換感知模式是要依師才能完成的,所以尊師重道,虛心向學其實是非常必要的。

網路時代資訊太多,很多人以為接觸了大量資訊,就是“懂了”,認為行家就是比自己掌握更多資訊而已,所以都自以為是,那麼為了迎合自以為是,就會出現很多所謂的文化普及,比如說什麼“李商隱就是現在高曉松”之類的話。

中國文化真的是在繁榮發展嗎?如果虛心向學和尊師重道的意識沒有真正成為主流,那就還差得遠。

陳丹青先生有句話說的特別對:“現在是看畫、評論畫的時代,唯獨不是畫畫的時代”。此話箇中滋味,相信明者必能會意。

為什麼要尊師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