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落在歷史深處的“古代發明”

遺落在歷史深處的“古代發明”

黃河上的老羊皮筏

清道光年間,浙江候補鹽大使毛應麟(字瑞文,號對山,上海人,道光時監生),在其著述《墨餘錄》中,載有這樣一段軼聞:元至正年間,平江有一位王姓漆工,為人聰慧機敏具巧思,曾仿龍舟之形用牛皮製一皮舟(類似今日之皮筏),平時收折於一木箱中,用時充上氣即可容納20餘人,攜帶使用都十分方便,尤其適用於野外作業,此皮舟無疑當是現代橡皮艇的始祖。

更為令人稱奇的是,他還造有“飛車”一具,上置一巨大的布袋,利用空氣浮力使之上升,“飛車”兩側有翼,鼓起時則如風帆,並可隨意調節方向。“飛車”內設有機輪,用以控制“飛車”的轉動與升降,十分靈活自如。“飛車”升空後,利用風力滑翔,穿山越嶺,輕若飛燕,時速竟高達二百公里。

遺落在歷史深處的“古代發明”

古代飛艇

七百多年的古人竟有此奇制,足見我國古人的智慧已然登峰造極。但唯一值得感到惋惜的是:此類發明與創造,並未引起當時社會的關注,以致日漸式微,最終消逝在歷史的煙塵裡,可嘆,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