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二次元的誤解:美的多元表現方式

王石有一次在接受採訪的時候提到了他的小孩追星的事情。他說他的女兒追星,而且追的那個明星的公司跟他的公司還有合作,作為父親有時候想要討好自己的女兒,就跟她說我幫你約你的偶像吃個飯吧,結果沒想到被女兒拒絕了。她的女兒說我們追的偶像在我們心目中是一個二次元的形象,你讓我跟他吃飯是將二次元的那個人拉到了現實,在現實中他的形象會被破環的。王石一臉無解。

其實很多人可能都不理解,明明追星就喜歡那個明星,怎麼還不接受約飯,還說是二次元世界裡面的人物,00後的世界越來越不懂了。我今天用我多年媒體工作的經驗為二次元的定義重新正一下名,希望大家對於這個有新的理解。

關於二次元的誤解:美的多元表現方式

首先我們先闡述一下你喜歡一樣事物的直接原因。比如說演唱會,一個演唱會的成功是多方面的,需要好的舞美,製造出炫目的光線,DJ,音樂節奏,節目編排,舞蹈編排等,總之是光、影、立體結構整體呈現出來的畫面感和音樂聲音給你帶來的震撼感,加總在一起在那短短的幾個小時裡面不斷刺激你的視覺聽覺,讓你的多巴胺分泌。那就舞臺本身來講,背景牆,樂隊,伴奏團,地標,甚至舞臺邊緣的一棵道具樹,都是整個畫面不可缺失的元素,他們一同構成了美的本身,那麼明星本人也是這樣的。他們在舞臺上被賦予的本質含義,跟背景牆和那棵樹沒有什麼區別,都是組成整體舞臺效果的條件,其中微小的區別就在於他們是舞臺的主角。那我們在欣賞演唱會的同時,其實在欣賞整體效果帶來的快感,那看客對於這個舞臺的主角的欣賞和要求,就不是我們現實生活中所規定的標準了,甚至與性別本身也無多大關係。這樣你其實就更能理解李宇春為什麼會受那麼多人的追捧。李宇春在剛剛出道的時候很多人不理解她甚至黑她,說什麼年輕人的審美觀出現了問題,喜歡不男不女的之類的。其實大家並沒有這樣,李宇春在追星者的眼中是一個二次元的存在,二次元的世界裡可以有性別,也可以無性別,大家喜歡的是一種精神概念,而這股精神概念是催人向上並積極的就好。

關於二次元的誤解:美的多元表現方式

那麼二次元人物的概念是怎樣被賦予的呢?這裡我先說另一簡單理論,就是“真實的我”和“你認識的我”和“我認識的我”是三個不同的人。這裡我又要說到哲學概念,因為所有學科當中只有哲學是定義“人”,它定義人的品質。但隨著現在哲學家的減少,我們反而對人的認知更加的少,甚至定義人的概念其實沒有那麼多的。比如你現在拿一張紙,將你認為人的特性寫出來,可以是關乎道德的,比如驕傲、自私、友好、善良、勤奮、勵志、自律、貪婪、忠義、不孝、謙卑等等,也可以是外觀的,比如高、矮、胖、瘦、美貌、醜陋、黑、螺旋腿、地包天、沖天鼻等等,也可以情緒的,比如樂觀、自卑、積極、厭世這些,各種概念吧。你可以拿一張A4紙,大膽的去寫,我敢打賭,你寫不完一張紙。然後你拿著這張紙,走在大街上,你會發現你可以憑這些概念,來定義所有的人。所以“真實的我”和“你認識的我”和“我認識的我”是三個不同的人。理解到這個概念之後,我們在回頭說二次元人物的概念賦予。

一個明星,他出現在公眾面前,是要有背景載體的。比如他出演過什麼電視劇,電影,那麼角色本身會賦予他一些二次元形象概念(比如霸道總裁或寵妻狂魔之類),或者他出席過一些活動(如慈善晚會這些)來賦予愛心形象概念,再加上平時公司的媒體宣傳,加深賦予他一些其他的特性,可能是跟年輕人所想所做契合的,也可能是跟當世主流世界觀相背離的。總之,這些概念就是這樣被賦予了。所以我個人其實並不贊同很多老藝術家批評鮮肉們無作品的說法,當然老藝術家藝術貢獻我們很認可,但其實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藝術形式和路線。沒有人規定偶像一定是會演電影的,只是有一些偶像確實是透過電影電視作品被賦予了二次元形象而出名的,比如陳道明老師,張國立老師,他們都因自己在作品中對主角的形象演繹而身為認知,也被人追捧。但同樣他們的概念形象在觀眾心目中受到了太多作品元素的影響,所以在觀眾心中,他們的形象亦是二次元的。鮮肉偶像們的二次元形象只不過是透過其他非演繹路線所創造而已。一個正義有愛心的形象可以透過你出演的角色來給觀眾落下烙印,也可以透過公益活動,叛逆的形象可以透過你在電視裡少年形象的完美演繹,但也同樣可以透過你在公眾場合發表的一些言論被狗仔捕捉到了而設立,這只是路徑的不同,達到的目的是一樣的。

關於二次元的誤解:美的多元表現方式

所以我們真正需要注意的是二次元偶像被賦予的含義,大家到底在追捧什麼。如果被追捧的物件所給大家帶來的是善良的、富有愛心的、正能量而勵志的,就應該得到社會的鼓勵。

目前二次元的領域越來越廣,生活方方面面都涉獵了很多,其實70後80後也追過二次元形象。比如當年上海灘的許文強,比如金庸小說裡面的蕭峰楊過郭大俠等等,我們曾經都喜歡過,為什麼不能要求90後00後喜歡他們的偶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