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餅和元宵

被小夥伴兒攛掇著開了頭條號,還沒正式開動,就見到倆勤快且多產的傢伙紛紛發來作品,迫於壓力,於是開動腦筋,想了這個跟懷舊且當前比較說得上關聯的主題(偷笑)。

主題想好了,就是上價值階段:為什麼選這個題目,緣起是什麼,總得自圓其說。首先是正在讀老舍先生的《小時候真傻,居然盼著長大》,其中一篇《抬頭見喜》是寫他對於傳統節日的看法和喜好。這就引得我思考了一下我喜歡的是什麼。其實對於小時候的我們來說,各種年節是一個了不得的大事兒,生活條件所迫這個是終於可以“改善生活”的機會,當然開心;必然有假期可以不用上課這就已經是天大的好事兒了,更何況各種節日老家的傳統習俗有意思極了,小孩子更是喜歡得不得了。所以我想了想,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春節自不必說,其他的應該就是中秋和元宵了。而之前讀過一本外國人寫的《魚翅和花椒》,用吃的來寫飲食文化接著寫外國人眼裡的中國文化,這個倒是挺讓我喜歡。於是,也就效仿著,來了這樣一個標題~

小時候生活在遼東的一個邊陲小鎮,從家騎腳踏車半小時就能到一個叫“涼水”的地方,據說那是一條小河,河水比較涼,所以命名。這條河到了枯水期,水位非常低,趟過河就是朝鮮境內了。我們那是少數民族自治縣,主要是滿族人,其次是朝鮮族人。滿族關於節日特別的東西比較少,倒是朝鮮族的比較多。各家都是一個小院兒,奶奶家房前屋後幾家都是朝鮮族人,每到農閒的時候,他們就會聚在一起做打糕,唱歌跳舞,每一個人跳舞都很好看,所以看了《這就是街舞》這期駱文博和黃瀟、喬治合作的舞蹈,還覺得很親切。說這些是為了整體上蓋好一個“大帽子”,顯得文章結構比較完整,渲染一個整體上節日都會比較熱鬧有趣的大背景。

老家各種節日都要過一下的,似乎是越是到農村的環境裡,對於各種時節的敏感度越高。從小就聽著大人們講“清明種土豆,穀雨種大田”,“頭伏蘿蔔二伏菜”,“白露蔥”這些跟節氣密切相關的東西,長大了出來以後,有在想,當年想出來24節氣的估計是北方人,作為農耕民族,這些時點必然是跟耕種相關,想來南方地區的相關性就沒那麼強了吧。中秋時節,基本上就是各種收穫的時節:收割玉米、水稻,據說農曆初一是“地瓜生日”,這個時節也是紅薯剛“出土”的時節;山上的栗子、核桃、梨、軟棗,自家院子葡萄架上的葡萄,都是在這個時節成熟,更何況還有山上野生的榛蘑、松樹傘等等。所以中秋也是一個物資豐富的節日,可能也歸功於長白山給予的豐富資源。所以中秋節的時候,不管家裡是否富裕,桌子上必然擺滿了各種瓜果。另外一個喜歡的,就是月餅了。小時候的月餅都是五仁的,裡面的青絲紅絲不太喜歡,倒是有大大的花生顆粒。每逢節日都是要給家裡長輩送禮物的,中秋節就要稱2斤月餅送給老人。所以小時候逢節日特別願意去爺爺奶奶家,叔叔伯父姑姑送了好多月餅,去了必然會吃到肚歪,然後走的時候還恨不得再拎2斤回家,哈哈。以至於去年在紫光園看到了小時候傳統的五仁月餅,欣喜買了好多,倒也能接受青絲紅絲了,評價就是還是小時候的味兒,可是明明當時沒覺得那麼好吃呀。

似乎是還要多數一個春節~老家的年是一直要過到正月十五的,所以我特別能理解和接受最近很多“專家”提出的要把春節假期延長到十五。其實進了臘月門,就有各種各樣要做的事情。到了快過年的前幾天,各種事情排的滿滿的。小時候家裡的房子是土房子,每到過年前都要用報紙重新貼一遍,現在想起來有點兒像貼牆紙,這個主要作用是補一下一年下來蟲蛀的也好,小朋友淘氣掏出來的也罷,各種窟窿,同時重新貼一遍,也就有重新裝修一下的效果,剛貼完,整個屋子亮堂堂的,也就有了新年新氣象。小時候鄰居幾個小孩兒互相就商量好,排好時間表,互相幫忙,熱熱鬧鬧的就把幾家人都重新裝修一遍,哈哈。除夕前一天的大事兒,就是貼對聯,這個各家要回到自己家,幫助爸爸媽媽來貼。基本上是在快天黑的時候才操作,要從大門口逐漸往院子、屋門以及臥室這樣的順序操作,寓意是要逐漸把年接回家。每年的對聯的內容其實都比較類似,都是一些吉祥話,至今還能隨時脫口而出的一些,比如說“井泉噴湧”,這是要貼到壓水的水井上的,比如說“大豬年年有,小豬月月增”,這個是豬圈,其他糧倉、牛羊馬圈、雞窩等等都根據實際需要要貼好。忘記了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門神,都是秦瓊和尉遲恭,小時候看《唐太宗李世民》看到了李世民因為殺了自己的兄弟而睡不安穩,所以讓這兩位站在門口幫他守夜,發現原來門神就是這麼來的,以至於後來再看到門神總是能想到那兩個演員的樣子。家裡就必須貼抬頭見喜,位置就一定是起床坐起來就能看到的地方。然後牆上還要貼上年畫,其實就是各種民間故事,八仙過海啊什麼的,現在想起來,眼前全是各種花花綠綠的畫面。最近兩年自己有家了,過年甚至都不貼對聯,總覺得似乎是一個大的時代過去了的感覺,頗多遺憾,立志今年我要自己整起來,給我家小朋友留一個回憶。

接著就是元宵節啦。春節這個大活動的收官之戰,也是很隆重的一個節日。上了大學以後才知道元宵節也是上元節,老家沒有這個說法,但是在節日的操作上是有這個意味的。老家的元宵節都要在大門上掛燈籠,晚上天黑之前要回家跟著家裡大人一起“點燈”。其實就是要在大門口、院子、窗臺、糧倉、豬圈、雞窩、穀倉等等地方點上蠟燭,所有的蠟燭連在一起,點點燭火在夜空裡搖曳著,家家戶戶門口的蠟燭連線在一起,整個小村就是燭光裡的村莊,我其實覺得很有浪漫的味道。尤其是大家為了避免蠟燭被風吹滅,大家都在雪堆裡掏個洞,在洞裡點蠟燭,那個歲月靜好的感覺似乎會因此更強烈了一些。而這個儀式,其實是給逝去的先人指路,讓他們都回家看看。所以後來看《尋夢環遊記》看到他們的一些操作,就覺得跟老家的元宵節這個很相似。想來,無論是哪個國家哪個民族,想來最初人們對於先人的懷念、傳統的紀念或者祭祀的方式,都是一樣的:有人還記著你,有人還給你在元宵節點蠟燭照亮回來的路,你就沒有逝去。元宵節還有一個儀式,就是“滾冰”。小時候經常跟鄰居小夥伴兒約好一起去大河邊兒,找一塊兒寬闊平坦的冰面上,開始一通亂滾,大人說,在這一天好好滾一滾,能消除一年的病痛,尤其是腰痛。有沒有效不知道,但是經常碰到頭第二天頭痛倒是真的,還有的小朋友滾得狠了,起來頭暈目眩噁心想吐也是有的。不過大家都是很開心。另外尤其重要的就是吃元宵啦。其實老家元宵節的主要的節日吃食,是吃蒸餃。要包的大大的,皮包大餡兒,上鍋裡蒸好了,吃兩個保管就飽了,據說蒸餃又大又胖,可以保證一年養的豬也胖胖的,果然是農耕民族,哈哈。然後老家是吃炸元宵,可能是因為元宵本身品種不好,煮出來的不好吃。但是我就愛吃爸爸炸的元宵。每年都聽見蹦嘣的元宵炸飛了的聲音,上桌了經常是一個焦焦脆脆的空殼,現在想起來也很好笑。爸爸每年炸元宵的時候都愛講,我小時候特別著急想吃,蹲在旁邊看著爸爸炸元宵,爸爸逗我讓我說“爸爸我饞了”就給我吃,我就乖乖說這一句,他覺得很開心。對我來說,吃爸爸炸元宵,聽爸爸說這一段往事,才是我的元宵節routine。

不知道是不是人越來越大,甚至要開始說人越來越老,就越是對小時候的回憶津津樂道。本來只是想交個差寫一個應景的話題,可是一開始這個話題,畫面自己就出來了,很多東西越寫越摟不住。就像汪曾祺汪老寫童年的那些趣事時候說,寫這些是為了告訴現在的小朋友,除了現在的這些“高科技”的玩具,曾經還是有那麼一些簡單純樸直接的趣事。對於我來說,寫下來這個,也是對兒時自己的紀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