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餘秋雨的《文化苦旅》,一起探尋中國、世界和人生(二)

如果說前面的兩部分,讀時雖會有激憤,但終究有明朗的時候。但是,第三部分“人生之旅”,全程讀來,都是沉重,太沉重。

這部分內容離不開近代的一個歷史浩劫——文化大革命。有人曾說,文化大革命是中國人的浩劫,但對於所有的藝術家來說,卻為他們提供了無數創作題材。確實如此,但是這十年世道黑白顛倒,給他們留下了終其一生都難以癒合的傷痕。

這一部分是作者筆下因歷史、因社會、因個人流出來的沉重血淚,那血淚散發著悲憤、無奈,也包含著崇敬、鄙視。

在這一部分裡,有執著追求理想的謝晉,真性情,真才華,可誰會料到這位大名鼎鼎的導演,有著一個令人唏噓的家庭,四個小孩,腦子正常的只有一個。他是一個有愛的父親,將“錯亂的精神旋渦,築成了人道主義的聖殿。”唯一正常的大兒子謝衍,先他離去,那一年謝晉八十五歲。描寫這一部分時,餘秋雨先生很是動情,也打動了我。

跟隨餘秋雨的《文化苦旅》,一起探尋中國、世界和人生(二)

導演謝晉

跟隨餘秋雨的《文化苦旅》,一起探尋中國、世界和人生(二)

姜文、劉曉慶主演的《芙蓉鎮》(謝晉導演)

當謝晉來到躺在病床上,已經不成樣子,唯一可以對話的兒子面前時,作者是這樣寫的。

“他像一尊突然被風乾了的雕像,站在病床前,很久很久。

他身邊,傳來工作人員低低的抽泣。

謝衍吃力地對他說:‘爸爸,我給您添麻煩了。’

他顫聲地說:“我們治療,孩子,不要緊,我們治療……’””

《謝家門孔》,一個再繁華的門庭,後面也有不為人知的悲傷。

隨後的《巴金百年》,,讓人看到了巴金,這位在災難中受盡屈辱,乃至家破人亡的文化老人,卻始終以一種色調貫穿始終的高尚人生。

《佐臨遺言》,捐軀赴國難的黃佐臨,才華橫溢的戲劇大師,堅持藝術獨立原則,“劫後餘生”仍舊好學不倦。

之後長長的一篇《尋石之路》則描述了“中國曆來受誹謗最多的獨立知識分子”所受的誹謗和追查真相之路,這個知識分子就是作者餘秋雨本人。從字裡行間,我們可以看出這個一直將憤怒委屈埋藏心底,遲遲沒有拿起筆作為武器維護自己的餘秋雨大師,終於忍不住已積累多年的激憤,將一件“冤案”的真相昭雪於天下。“失望、憤怒”是這一章節的情感主旋律,可以理解,因為這“誹謗”,作者的父親被活活氣死,妻子失去工作,自己遭受的心靈煎熬,不言而喻。這一章節,作者可謂是將中國社會部分人性的心理剖析得相當到位——

“打人,也叫整人、毀人,細說起來也就是從政治上、道德上、名譽上攻擊他人,這種事情全世界都有,但在中國卻變成了一個魔幻事業。”

“您會問:怎麼會是‘魔幻事業’呢?”

“我要告訴您:這,與中華民族的集體心理有關。很多民眾只要從攻擊者嘴裡聽到別人可能有什麼問題,就會非常興奮地相信,還會立即把攻擊者看成是政治上的鬥士,道德上的楷模,大家都激情追隨,投入聲討。於是,在極短的時間內,事態已經變成了那個被攻擊者與廣大民眾的對決,攻擊者不再擔負任何責任。有些媒體又會火上加油,把每一場圍攻堪稱是‘民意’,把被攻擊者看成是‘有爭議的人物’,使攻擊很快就具有了正義性。”

現在常見的網路暴力,究其根源,上面那段話就做了很好的闡釋。讀到這兒,我想,去年開學的那位學者,對作者如此大的敵意,是否為這場全國性“誹謗事件”的後果之一呢?

讀完這章,我痛心地搖了搖頭,因為作者的經歷,因為這個社會對一些清白的文化人不辨黑白地跟風誹謗,因為部分社會文化造成的不正常心理,當然也在反思自己,是不是就是作者筆下鄙視的群像之一。

書讀到這兒,也差不多結束了,當然永遠也不會結束。這本書的最後是餘秋雨為母親寫的悼詞,為筆寫的故事。這部分內容也值得一讀,因為它讓我們明白了一位母親的偉大,成就了兒子的傑出,也讓我們知道了天才型的作家,腳步永遠不停。

跟隨餘秋雨的《文化苦旅》,一起探尋中國、世界和人生(二)

餘秋雨與第二任妻子馬蘭

題外話:

一個在時間和空間閱歷都很豐富的人,加上長期積累的文化積澱,註定能寫出一本厚實的作品。這個厚實包括字數,也包括內涵。有的作品,字數夠多,而內涵欠缺,現在大肆流行的書籍中有不少符合這個特徵。有的字數少,而內涵豐富,可惜有時不免步入佶屈聱牙,過於抽象,導致受眾較少的地步。但這本書卻不一樣,她的內涵完全撐得起這些書頁,甚至還有更多從中溢位來,不斷流淌。並且,她好讀。

莊子曾提出“天人合一”的觀點,說的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如果說讀者讀書時,讀起來毫無障礙,不會糾結於詞法語句結構,也不會質疑箇中觀點,完全消除了閱讀的心理障礙,恨不得每時每刻投入書的懷抱,是否也可以稱得上“人書合一”呢?如果有“人書合一”的說法,這本書與我就是實踐者之一。作者的文字如冬日飛雪,夏日清風那樣自然、流暢,毫無精心雕琢的刻意、做作,讓所讀之人深深地融進了書中的世界。

有些書 ,看著看著,就忍不住看一下還剩下多少頁沒看,內心裡不想看下去了,但由於“有始有終”的理念或一些任務要求,要硬著頭皮看完。而有的書,看著看著,就擔憂地往後翻看,還有多厚,如果只剩下薄薄的幾張,就感到心疼、惋惜、不捨,這樣的書必定是好書。

閱讀記憶中,最初對書閱讀將盡有不捨之感源自於《簡愛》。記得那是高一時下完晚自習的宿舍(高中前我幾乎沒讀過什麼課外書,沒有機會),我打著手電筒,躲在被子裡翻看這本書。當我發現只剩下薄薄的幾頁了,內心不禁悲傷起來,這麼快就要和書說再見了,就要和書中人物不再有交集,這等於失去了一個好朋友,惋惜深深印在了那晚的記憶中。

後來的我,也閱讀了一些書,也有過不捨得書本內容終結的時候,但是那種記憶遙遠而又稀少了。這也與我閱讀量太少有關吧,因世間那麼多好書,我竟然很少擁有那種難捨的體驗 。今天,閱讀《文化苦旅》時,我著實體驗了一把難捨之情。翻看到後面,我停下了,再往後翻,我就要將這本書“蓋”上了。我不忍。

閱讀期間,我在網上查閱過餘秋雨先生的圖片和資料。圖片中的老人頭髮已經發白,神情沉穩,眼裡有著洞悉一切的深邃。看完這本書,現在我將他當作偶像了。對於這個新偶像,我內心裡產生了一絲自責、後悔。如果,之前的我,能懂得好好珍惜時間,大量進行閱讀,勤於寫作,會不會有機會能進入更好點平臺,從而一睹偶像的尊容,甚至三生有幸地和他聊上幾句文學呢?

書到今生讀已遲,現在的我,步入中年,讀書就更遲了。不過,書還是得繼續讀,文字,不管寫得怎樣,還得繼續碼。

二零一八年 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