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中國文化:荀子主張人性本惡,為何又說人皆可為“聖”

荀子是繼孟子之後又一位儒家的集大成者,和孟子一樣,荀子也十分尊崇孔子思想。但與孟子不同的是,荀子提出了“人性本惡”一說,並且還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指出,即便“人性本惡”,但每個人都有成為“禹”這樣聖人的潛質。

本質是“惡”的,為何還能成為“聖人”?這一說法看似荒謬,但只要用心體悟荀子“性惡說”,就能理解其背後深遠的邏輯關係。

你不知道的中國文化:荀子主張人性本惡,為何又說人皆可為“聖”

一、荀子之人性本惡:道德是後天形成的,屬“偽”,可以掩蓋人的先天之“惡”

我們先來看看荀子人性惡指的是什麼,《荀子》一書中說: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矣。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矣。”

也就是說,荀子所謂的惡之性,指的是人生來就好利,好耳目聲色之慾等。說得直白一些,人餓了,就有想吃飯的念頭,看見好東西,就想據為己有等等,這些先天就沒誰教過我們。比如,吃梨子,當然挑大的,沒有經過後天教化的我們自然不會有孔融讓梨那般“善”之舉動。為什麼會這樣做?利己天性使然,荀子便是大抵把這利己之天性看成惡。

所以,荀子從人的自然天性出發,提出“人性本惡”一說,指明人生來就有的,即大自然賦予人的自然本性是“真”。而自然本性中沒有“道德原理”,道德禮儀則是人後天在社會中習得的,可看成“偽”。

《荀子》一書有云:

“不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是性偽之分也。”

“人之性惡,其善偽也。”

也就是說,那些不用學習,不用通過後天努力而生來就有的,是人的天性;經過後天學習而努力做到的,便是後天人為的結果。因此,荀子總結:“天性”因其生來就有,屬“真”,而後天習得的道德,有後天人為因素,便是“偽”了。

你不知道的中國文化:荀子主張人性本惡,為何又說人皆可為“聖”

《荀子》一書還記載:

“性者,本始材樸也;偽者,文禮隆盛也。無性則偽之無所加;無偽則性不能自美。”

為了社會的和諧發展,亦為了人之身心健康,人生來就有的耳目口舌等“逐利”之慾便不能肆意發展,否者便會造成爭端不斷,甚至天下大亂等嚴重後果。於是,基於抑制人“利己”之性,“道德”孕育而生。

後天習得的“道德”可以幫助人們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也就是說,“道德”可以幫助人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人“逐利”天性發展,人繼而不會盲目求利,繼而在有所不為間表現出“善”的一面。

你不知道的中國文化:荀子主張人性本惡,為何又說人皆可為“聖”

這就是說,如果人沒有“惡”之天性,那麼“道德”將不復存在。如果沒有後天之“道德”來幫助人們壓抑天性中的“惡”,且放任耳目口舌等“逐利”之慾,那麼人的本性也將難以完美,人會趨於成為如“野獸”一般只知掠奪的存在。

基於此,我們不難看出,荀子“人性本惡”思想裡面的“善”和“惡”是不帶感情色彩的“善”和“惡”。荀子是以旁觀者的身份,站在“善惡”之外,從“自然”的客觀視角出發,對人之本性和道德作出了“真”與“偽”的區分。

所以,要理解荀子“人性本惡”思想,就不要把“人性本惡”之“惡”理解為“貶低批評”的意思。荀子不過是將人的天性與後天道德進行對比,繼而作出了一個客觀的區分,並不帶感情因素。

你不知道的中國文化:荀子主張人性本惡,為何又說人皆可為“聖”

因此,我們在理解荀子人性惡思想的時候,要力求客觀一些,拋開情感立場,以旁觀者之視角來看待荀子在性惡論中的“善”和“惡”。只有這樣,我們可能更能尋得荀子性惡說中的幾分真意。

二、荀子:人雖性惡,但人人皆可為“禹”

荀子提出“人性本惡”思想以後,又在此基礎上作了進一步積極的發揮。他指出人因擁有後天學習能力,所以每個人都有成為“禹”一般聖人的可能。

《荀子》一書中說:

“凡禹之所以為禹者,以其為仁義法正也。然而塗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義法正之質,皆有可以能仁義法正之具,然則其可以為禹明矣。”

荀子指出,禹之所以能成為聖人且被後人稱讚,是因為禹身上有“仁義法正”這樣的高潔德行。但是禹再完美再強大,他終究也是“生來就有惡之性”的人。這便是說“仁義法正”是禹後天習得的,既然禹可以通過後天努力成為聖人,為什麼你我他不行?

你不知道的中國文化:荀子主張人性本惡,為何又說人皆可為“聖”

因此,荀子認為,人雖然天性裡面有類似耳目口舌等這類利己之慾,但是人因擁有後天學習的能力,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去體悟“道德原理”繼而合理抑制先天利己之慾。久而久之,在長年累月的學習中,高尚德行就成了自身的習慣。於是,人雖性惡但亦能成聖人。

關於“人通過後天努力成為聖人”這個觀點的可能性與合理性,《荀子》一書中有這樣一段精彩的論證:

“塗之人百姓,積善而全盡,謂之聖人。彼求之而後得,為之而後成,積之而後高,盡之而後聖。故聖人者,人之所積也。人積耨耕而為農夫,積斫削而為工匠,積反貨而為商賈,積禮義而為君子。”

這句話是說,人在長期學習耕種技術以後,會成為一名出色的農民;人在長期學習砍削技藝以後,可以成為出色的工匠,人在長期積累販賣貨物的技術以後,可以成為出色的商人;那麼人長期積累“禮義”一類的道德知識,也可成為高尚的君子。所以,荀子認為,即便是路上的無名百姓,只要長期學習並踐行道德原理,也可以成為聖人。

你不知道的中國文化:荀子主張人性本惡,為何又說人皆可為“聖”

三、總結:荀子“人性本惡”之“惡”並無貶義;“人性本惡”與“塗之人皆可為禹”也並不矛盾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荀子“人性本惡”中的“惡”並非意在批判或者貶低人,這僅僅是荀子長期觀察人性所得出的一種客觀結果。

荀子人性思想中所謂的“惡”並非人人喊打的帶有貶義感情色彩之“惡”,荀子所謂的“惡”是大自然賦予的,是萬物生來就有的“追求耳目口舌之慾”等利己天性。這個天性有濃郁的排他意味,與人類社會中“道德”之“善”屬對立關係。

你不知道的中國文化:荀子主張人性本惡,為何又說人皆可為“聖”

但是人擁有“後天向善”之能力,人可以通過後天的學習和踐行去提升自身的德行,繼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自己“利己排他”之天性,表現出“善”的一面。而當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在後天不斷的學習和踐行中達到一定高度的時候,那麼這個人就可以成為如“禹”一般的聖人了。

荀子在人性上的深刻思慮,實在讓人佩服。

你不知道的中國文化:荀子主張人性本惡,為何又說人皆可為“聖”

但是荀子這般深刻的思慮,卻在後世引起了諸多爭議,許多人不大讚成“人性本惡”之說法,認為荀子此舉是在否定人性。

後人對荀子就性惡說之批判的對與不對我們暫且不論,畢竟每個人的歷史背景和立場不一樣,對一件事情的判斷結果也會不一樣。只是在這裡我想說,當我們分析先賢思想的時候,如果能夠拋開個人的主觀情緒,站在中立的立場上去分析並試著理解先賢提出一個理論的來龍去脈,我們可能更能克服“望文生意”之哀,繼而獲得更多。

其實我想說,荀子人性惡思想也好,其它諸多先賢哲思也罷,研究先賢思想,不應太過拘泥於對錯評判,切入先賢所處的歷史時代背景深刻去理解這些思想中的人文內涵,才是我們應當做的不是嗎?

參考資料:

《荀子》,安小蘭譯註,中華書局

《中國哲學史》,馮友蘭,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