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自然地理學期末複習資料

第一章

一、地理學研究物件:地理環境

二、自然地理環境:是地球表層大氣、水、岩石、生物及其他派生的自然物質共同組成的整體。(耗散結構)

三、自然地理學的研究物件——地球表層

1、廣義的地球表層:上:自大氣圈對流層頂部 下:至岩石圈沉積層底部

2、狹義的地球表層:指大氣圈、岩石圈、水圈的交接面 上限:離地面不超過100m(相當於對流層近地面摩擦層下部—地面邊界層) 下限:為太陽輻射能可到達的深度

3、五大自然地理要素:氣候、水文、生物、土壤和地貌

四、自然地理學的學科性質:綜合性、區域性、環境性、系統性。

五、綜合自然地理學的研究物件——自然地理環境的綜合特徵

六、綜合自然地理學的學科地位(三分支、三層次、三重性和三階段)

1、從研究物件看,地理學可以分為:①研究自然地理環境的自然地理學;②研究經濟地理環境的經濟地理學;③研究社會文化地理環境的人文地理學。綜合自然地理學屬於自然地理學。

2、從研究層次看,地理學可分為:①研究整個地理環境綜合特徵的綜合地理學(一級綜合);②分別研究自然地理環境、經濟地理環境和社會文化地理環境的整體特徵的綜合自然地理學、綜合經濟地理學和綜合人文地理學;③分別研究上述三種環境中各組成要素的部門地理學。綜合自然地理學屬於一級綜合。

3、從研究領域看,地理學可分為:①理論性的理論地理學研究;②應用性的應用地理學研究;③區域性的區域地理學研究。綜合自然地理學具三重性。

4、從研究階段分為三階段:古地理學、歷史地理學、時間地理學(現代過程的地理學)綜合自然地理學屬於時間地理學。

第二章

一、系統的定義:具有特定功能和結構的元素集合,每一個系統都是由相互聯絡、相互作用的事物和過程所組成。

二、系統分類

1、按系統尺度、規模和範圍分:宇宙系統、宏觀系統、微觀系統

2、按系統與環境的關係分:開放系統、封閉系統、孤立系統

3、按人與自然的關係分:自然系統、人造系統、自然與人文的複合系統

三、

系統主要特徵:整體性、層次性、相關性、穩定性、變異性

四、整體性:自然地理綜合體各組成要素和各組成部分之間的內在聯絡。

1)功能整體性:是系統對外界和內部所表現的效應(包括物質和能量、資訊等的傳輸和轉換)。

整體和部分的關係,主要表現在三種情況:

整體=部分之和

整體<部分之和

整體>部分之和

五、耗散結構

一個遠離平衡的開放系統,只要透過不斷與外界交換物質與能量,在外界條件的變化達到一定的閾值時,可能從原有的混亂無序狀態,轉變為一種在時間上和空間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狀態,這種在遠離平衡情況下形成的新的有序結構,依靠不斷地耗散外界的物質和能量來維持。

整體性是物質、能量、資訊在耗散結構系統中的運動、變化、發展的整體性,用這些新理論認識地球表層還處於起步階段和探索中。

六、自然地理系統

1、定義:是自然地理環境各組成成分,透過能量流、物質流、資訊流相互聯絡、相互轉化組成的具有定結構和功能的整體。

2、組成:(1)物質組成:三個無機組成成分——固體(岩石)、液體(水)、氣體(大氣)和一個有機組成成分——生物。(具有廣佈性、集中性和成層性)

(2)能量組成:太陽輻射能、地球內能

3、基本特徵:整體性、層次性、開放性、穩定性、變異性。

4、地球的四大迴圈:大氣迴圈、水分迴圈、生物迴圈、地質迴圈

5、自然地理系統能量結構的特點

1)能量來源的自然性、單向性、無限性

2)儲能能量大,自調功能強

3)能量傳輸途徑和轉化形式多樣性

4)能量變化的週期性和地域性

6、五大組成:土壤、地貌、氣候、水文、生物,

七、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表現

1)各自然地理要素相互聯絡相互作用。

例:說一說我國西北內陸的氣候、水文、植被、土壤和地貌等要素的相互關係

2)某一要素的變化,會導致其它要素甚至整體的改變。

例:“砍伐森林”和“植樹造林”來說明這一表現

3)某一要素的變化,還會影響其它地區的地理環境。

例:“黃土高原的植被破壞帶來的影響”

八、植被破壞的影響

1、河流:水位季節變化大,河流含沙量增加,易發生洪澇災害

2、動物:失去棲息地,被迫遷移

3、地下水:滲入的地下水減少,地下水位降低

4、土壤:水土流失嚴重,土壤變的貧瘠

九、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土壤的形成為例

1、成土母質與土壤

成土母質:裸露的岩石經過風化作用後,形成的結構疏鬆的風化物。

成 物質基礎 土

巖 風化作用 土 粒度 質地

石 母 化學成分 養分

質 礦物養分(氮除外) 壤

2、氣候與土壤

1)透過土壤與大氣間不斷進行的水分和熱量交換直接影響其水熱狀況;

2)間接透過影響岩石風化,動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動等來影響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和其形成發育程。

3、生物與土壤

土壤的表層為有機質(腐殖質),它是土壤具有肥力能夠生長植物的最主要原因,是土壤的本質屬性。

4、地形與土壤

1)地勢:氣候和植被

2)坡度:陡坡很難發育成深厚的土壤,平地容易發育成深厚的土壤

3)坡向:陰坡、陽坡

5、土壤與人類活動

農業生產:耕耘(改變土壤結構、保水性、通氣性)、灌溉(改變土壤水分、溫度狀況)、收穫(剝奪歸還土壤的部分有機質)、施肥(改變土壤的營養元素組成)。

土壤的形成過程:

裸 成 原 成 有力培育 肥

露 風化作用 土 苔蘚類植物 始 高等植物 熟 土

巖 母 土 土 消極利用 退

石 質 壤 壤 化

十、自然地理環境發展演化的基本特點:

1、演化是不可逆的前進過程

2、演化是不斷重複的節律過程

3、演化是前進與節律的統一過程

十一、自然地理系統的結構特徵:

1、分層結構:源於地球重力和物質密度的分層結構。垂直結構

2、滲透結構:不是單一成分,而是和其他成分處於彼此疊合、相互滲透之中。

3、地域結構:相互作用的各組成成分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按一定規律發生的分異,形成了不同的結構單元。

十二、節律性

1、地理節律:把自然地理現象和過程隨時間的演化而表現出來的週期性的規律。

2、節律性,或週期性:把由自然地理過程的迴圈和振盪引起的隨時間推移而有規律演替的現象。

3、分類:

1)天文因素所引起的節律;太陽黑子活動、受其他天體影響、潮汐變化

2)地球本身因素所引起的節律;晝夜節律、季節節律

3)生物特性所引起的節律。

4、特點:層次性、 耦合性、 變異性。

十三、方向性

1、大氣圈發展的方向性:

A)形成了原始的大氣圈:主要由H2O,CO,CO2,N2,HN3 和CH4 等所組成。

B)二氧化碳大氣: CO2、 N2

C)現代大氣 : N2、O2

2、生物圈發展的方向性

A)生命的起源,大體可分為3 個主要階段: (1)從無機物到簡單有機物;(2)從簡單有機物到複雜有機物;(3)從複雜有機物到原始生命。

B)生物從海向陸發展的方向性原始地球上的海水具有原始生物繁衍的良好環境。

C)植物演化的方向性:藻類→蕨類→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D)動物發展的方向性:單細胞動物→無脊椎動物→魚類→兩棲類→爬行類→哺乳動物→人類的進化過程。

十四、地域分異

1、定義:地理環境整體及各組成成分的特徵,按照確定的方向發生變化,以致形成多及自然區域的現象。

2、因素:A)太陽能——地帶性分異因素 B)地球內能——非地帶性分異因素

3、尺度:

A)大尺度(地理現象隨緯度變化而發生的分異,海陸間的差異)

B)中尺度(具有足夠高度的山脈的垂直帶性差異)

C)小尺度(河谷內部、丘陵陰陽坡的差異)

不同尺度之間的地域分異並不是彼此孤立的,既存在著密切的相互聯絡,又存在著相互制約的關係。一般來說,高階分異是低階分異的基礎,低階的地域分異總是在較高層次分異的背景上發生的。

十五、分異規律

1、緯度地帶性

A)緯度地帶性概念:指自然地理環境各組成成分及自然綜合體大致按緯線方向延伸,按緯度方向有規律更替,而產生的南北分化現象。

B)主導分異因素——主要與地帶性分異因素有關。(太陽能)

C)特徵:大陸緯度地帶性只在低緯和高緯表現的最明顯,可形成橫跨整個大陸,大致與緯線平行的條帶狀綜合自然地域單位。而在中緯度,因與其他分異規律疊加,形成與緯度方向有一定偏差的地域單位,稱為水平地帶性單位。

D)表現:大陸緯度地帶性在形式上是熱量—溫度分帶性,實質上是在水、熱條件支配下形成的具有綜合性特徵的自然地域分異單位。

2、大陸乾溼地帶性(經度地帶性、經度省性)

A)概念:由於海陸分佈而引起氣候乾溼程度不同,使自然地理環境各組成成分和整個自然綜合體從沿海到內陸沿經線方向延伸,按經度方向發生有規律的更替,這稱為經度地帶性。它與經度無關。

B)主導分異因素:主要是海陸分異因素,還與距海遠近、大陸的大小、形狀有關。

C)特徵:大陸乾溼地帶性的表現形式與緯度地帶性相反。乾溼地帶性在中緯度表現得最明顯,而在高低緯度卻不明顯,甚至沒有。

D)表現:沿海降水多,內陸乾燥少雨,形成了從海洋到內陸的森林——草原——荒漠的景觀變化,這是在緯度差異不大,以水分差異為主造成的分異。

3、垂直帶性

A)垂直帶性:由於地勢的高度變化而引起氣溫、降水的變化,使各自然地理要素及自然綜合體沿垂直方向發生帶狀更替的規律。

B)主要原因:地勢高度的變化。

C)特徵: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氣溫逐漸降低,降水也呈現出一定的變化,相應地使

氣候、土壤、植被及自然綜合體發生相應的變化。

D)表現:隨地勢高低的變化沿垂直方呈水平環帶狀的現象。

4、水平地帶性分異

A)水平地帶性:指由赤道到兩極,從沿海到內陸沿水平方向呈帶狀分佈的現象,是乾溼度和緯度地帶性共同作用的結果。

B)產生的主要原因:

水熱對比關係,不同的地區水熱對比關係有差別。

a。有些地方熱量分異佔優勢——緯度地帶性質

b。有些地方水分差異佔優勢——經度地帶性質

c。有些地方介於兩者過渡——斜交 (東北、華北)

所以,水平地帶性分佈圖示分類為緯向、經向和斜交。

5、省性分異

A)省性:指地帶性條件下的非地帶性。它具有不同的等級規模,高一級省性是熱量帶範圍內的省性。

B)省性可在任何級別的地帶性單位中得到表現。

6、帶段性分異

A)帶段性:指非地帶性區域單位內的地帶性分異。具有不同的規模。

注:

1、省性和帶段性分異的關係

(1)省性和帶段性是地帶性和非地帶性互為條件、互為因果共同作用的產物。

(2)當緯度地帶性為條件時產生的非地帶分異表現為省性。

(3)當非地帶性為條件時產生的地帶性分異則是帶段性。

2、水平地帶性與垂直帶性的關係

它們之間既有差異性,又有相似性。

相似性:

①帶譜相似,但方向不同:水平地帶性是從赤道向兩極,垂直地帶性是從山下到山頂,兩者依次遞變的自然帶型別大致相似

②垂直帶譜的基帶與所在地區的水平自然地帶相似;

③成因相同:都是隨氣溫的遞變而變化。

差異性:

① 自然帶的寬度不同:山地垂直帶的寬度以百米或千米遞變 ,水平自然帶則為百公里或千公里。

② 溼度變化的成因不同:水平自然帶的溼度變化決定於大氣環流和海陸對比,垂直自然帶的溼度變化主要是受地勢高度和坡向的影響。

③ 光照差別大。水平地帶的日照情況是太陽高度角隨 緯度而發生變化,而在垂直帶中則不發生這種變化。

④ 垂直地帶的各自然地理要素及綜合特徵更為複雜,出現水平自然帶所沒有的特性。

第三章

一、自然區劃

1、定義:人們就是按照自然地理區域的相似性和差異性進行區域劃分的,並按區域等級的從屬關係,得出一定的區域等級系統。

2、理論基礎:地域分異規律作用的結果。

3、分類(物件和側重點不同):部門自然區劃(地貌區劃、氣候區劃、水文區劃)、綜合自然區劃(物件:自然地理綜合體)

差別:綜合自然區劃是從自然現象的綜合特徵進行區劃,部門自然區劃是從某一個要素特徵進行劃分。

聯絡:部門自然區劃應以自然地理環境的綜合特徵為背景,而綜合自然區劃以部門自然區劃為依據。

4、原則和方法:

A)發生統一性原則(古地理法)

B)相對一致性原則(順序劃分和合並法)

C)空間連續性原則(型別製圖法)

D)綜合性原則(部門區劃疊置法、地理相關分析法)和主導因素原則(主導標誌法)

二、綜合自然區劃的等級系統

1、形成:同時在地帶性和非地帶性兩種分異因素的影響下

2、分類:

A)雙列系統(區劃也存在著兩種等級系統,地帶性和非地帶性單位等級系統稱)

B)單列系統(主張地帶性和非地帶性是同時作用於地表自然界,其等級系統應有一個系列)

3、地帶性區劃單位等級序列特點:

① 主導分異因素:地帶性單位是在地帶性因素和非地帶性因素相互作用相互矛盾中,地帶性因素起主導作用所形成的單位。

② 不完全綜合性區劃單位:綜合性是不完全的

③ 空間的分佈:地帶性單位在空間的分佈上是大致沿緯線方向呈帶狀分佈,但受非地帶性因素的影響。

④更替規律:以赤道為軸,南北兩半球的地帶性單位呈對稱分佈形式。

⑤ 界線:地帶性單位的界線是逐漸過渡的。

4、非地帶性區劃單位等級序列特點:

①主導分異因素: 非地帶性單位是在地帶性因素和非地帶性因素相互矛盾、相互聯絡中,非地帶性因素起主導作用形成的單位;

②空間分佈: 非地帶性單位與地帶性單位相互對立,不是呈帶狀按緯向延伸,而是“切斷”沿緯線延伸的自然帶或自然地帶並呈“塊狀”分佈;

③不完全的綜合性區劃單位:不完全的綜合單位;

④更替規律:非地帶性單位在高、低緯度更替不明顯,而在中緯度更替規律是從沿海到內陸;

⑤界線:受地勢和構造的影響,常具有明顯的界線。

5、非地帶性區劃單位:

A)大區:第一級非地帶性區劃單位。是大陸的巨大部分,與基本的地址構造單位緊密相關,並具有決定於區域地理位置的大氣環流特徵和緯度地帶性結構。

B)地區:比大區低一級,是大陸的寬广部分,其地勢和地理位置覺得了自然條件在其範圍內水平的或垂直的一定地帶性型。

C)亞地區:是地區的一部分,主要是最近地質時期在非地帶性因素如構造運動、海侵和氣候差異等影響下由地區分化出來的。

6、單、雙列系統區別:

兩種觀點並不對立,爭議的實質是出發點和側重點不同。

一個從分析觀點出發,強調起因不同,互不從屬的地帶性規律和非地帶性規律,建立兩種並列的區劃單位。

另一個從綜合觀點出發,強調起因不同,互不從屬的地帶性規律和非地帶性規律共同作用於地表自然界,建立完全綜合區劃單位,雙列系統中聯絡單位是次要的,而單列系統中聯絡單位是基本的。

7、單列系統分類:

A)統一單列系統:根據地域分異因素和分異規律的綜合表現來劃分綜合性的地域單位,並按從屬關係建立綜合性單位等級系統。

B)交叉單列系統:認為綜合自然區劃單位可以分為地帶性與非地帶性的兩種單位系統,但為了消除雙列系統在使用上的不方便,又保持科學的完整性,將兩個系列的區劃單位,依次交叉排列到一個系統中。

C)疊置交替單列系統:透過雙列系統相疊置而獲得的完全綜合性的單列系統。

8、交叉排列的單列系統有以下特點:

① 交替使用地帶與非地帶性特徵作為各級區劃單位劃分的主要根據;

② 在同級單位採用統一的指標,在不同級單位中採用不同指標進行區劃;

③ 地帶性單位與非地帶性單位交叉排列,依次更替,相互割切劃分,體現出綜合劃分的特點;

④ 區劃的下限單位——自然小區是綜合特徵最一致的單位。

9、疊置交替的單列系統具有下列特點:

① 交替使用主導標誌進行區域劃分;

② 每個單位都是其高階單位的一部分,即高低階單位之間有等級從屬關係;

③ 它是帶段性單位和省性單位相間排列的系列,只有自然區(景觀)才是最綜合的單位。

總結:

綜合自然區劃的等級系統有四種,分別是:

① 地帶性單位和非地帶性單位分別排列,最終在區劃下限單位(自然小區)得到統一的雙列系統;

② 地帶性和非地帶性分異從高階單位開始就得到統一的單列系統;

③ 地帶性單位和非地帶性單位交叉排列的單列系統;

④ 地帶性和非地帶性單位交替疊置,使帶段性和省性單位相間排列的疊置單列系統。

雙列系統在應用時帶來很大的不方便,而單列系統則具有優越性,交叉單列系統和疊置單列系統從理論上講比較嚴密,但級序過多,在實際應用時顯得有些瑣碎。而統一單列系統不僅揭示了地域分異規律在不同區域內對立統一的表現形式,同時在生產實際中也便於應用。

二、景觀

1、定義:是自然省(或州)在發生上的獨立部分,是地表在地帶性和非地帶性特徵上最一致的地段,它具有自己特有形態單位的質和量的對比關係,充分反映了地方自然條件的特點和自然資源的多樣性,是完整的土地利用單位,並因此成為區劃下限單位。

2、劃分主要依據:發生同一性、地帶性和非地帶性同一性、組成成分同一性、結構同一性。

3、特徵:

⑴景觀具有最一致的地帶性和非地帶屬性。

⑵景觀的界線與氣候區、地貌區、土壤區、植被區等相應單位的界線是相吻合的。

⑶景觀儲存有全部高階區劃單位的典型特徵。

⑷相對於土地分級單位而言,景觀的個體特徵和非重複性都比較明顯,因此可以對每個景觀進行單獨研究。

⑸相對於土地分級單位而言,景觀具有較長的年齡和較大的穩定性。

三、中國綜合自然區劃方案評述

1、黃秉維主編的《中國綜合自然區劃》(初稿)

A)等級系統,共7級:

自然區(0,不列級),3個;

熱量帶和亞地帶(0,不列級), 6個熱量帶和 1個高寒區;

自然地區和亞地區(第一級單位),18個;

自然地帶和亞地帶(第二級單位),28個;

自然省(第三級單位),90個;

自然州(第四級單位),未劃出;

自然縣(第五級單位)。

B)優點:

⑴ 在區劃等級系統中,第一次反映出地帶性區劃單位,成為我國綜合自然區劃的典範;

⑵ 區劃方案有一套完整的綜合區劃的理論和方法作指導;

⑶全面評價了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為合理利用和擬定改造自然規劃提供科學依據,實踐性強,為農業服務的目的性明確;

⑷第一次劃分了三大自然區,符合我國自然分異的基本規律;

⑸在區劃的理論上有突出的特點:

①明確提出中國綜合區劃的主要任務;

②廣義理解的地帶性分異規律——水平地帶性和垂直地帶性規律;

③在高階區劃單位中,主要反映地帶性分異規律,首先是水平地帶性,其次是垂直地帶性;

④採用不同區域相同級別的統一原則;

⑤在高階區劃單位中,交替使用主導標誌法;

⑥區劃單位的命名。

自然地區:採用溫度帶+水分條件,如寒溫帶溼潤地區。

自然地帶:溫度+植被+土壤,如溫帶乾草原黑壚土地帶。

自然省:地理名稱+地貌名稱,如東北部山地。

C)不足:

⑴ 等級單位過多,應用不方便,瑣碎;

⑵ 命名,名稱過長,不易記憶和應用;

⑶ 區劃單位的具體界線分歧大,爭執極多。

2、趙松喬的中國自然區劃新方案

A)等級單位5級:自然大區、自然地區、自然區、自然亞區、自然小區。

B)優點:

⑴ 強調任何區域都是地帶性與非地帶性的統一區域,任何區域都是綜合性區域,區劃從高階單位起就把地帶性與非地帶性結合起來;

⑵ 嚴格區分區劃與型別兩者的區別,在區域劃分、區域命名上都避免了兩者的混淆;

⑶ 精簡了區劃等級,便於使用,避免瑣碎;

⑷ 明確提出區劃與土地型別是相互聯絡的,自然小區由第一級土地型別組成;

⑸ 同級單位採用同質異量指標法,為綜合指標與主導標誌相結合的區劃作出了典範;

⑹ 命名精煉,無論在理論上還是應用上是成功的。

C)缺點

根據溫度、水分不同是可以劃分不同的自然地區的,作者歸於一區過於概括,更不利於全國區劃中同級單位的平衡或對應。

第四章

一、土地

1、含義:

⑴ 土地是一個自然綜合體概念 ;

⑵ 土地具有一定的空間範圍(水平範圍和垂直厚度);

⑶ 土地是一個自然歷史產物,有其發生發展的過程,具有不斷變化的動態特徵;

⑷ 土地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和資產 ,人類生產勞動的物件,人類生產活動離不開土地。

2、概念:地表某一地段的自然綜合體,包括地質、地貌、氣候、水文、植被 、土壤等全部自然地理要素以及人類活動對它們作用的後果。

3、研究內容:研究自然綜合體發生、發展以及組合的地域差異,並據差異進行型別劃分。

4、土地適宜性評價:從農林牧業生產對土地要求出發評價土地對農、林、牧業利用的適宜程度,分等劃級。

5、土地潛力評價:光、熱、水、土搭配——評價潛在生產能力。

二、土地分級

1、分類:

A)前蘇聯:在景觀下劃分——- 地方、限區、相

B)澳大利亞: ———— 土地系統、土地單元、立地

C)我國1:100萬土地型別圖——-土地綱、土地類、土地型

2、前蘇聯

A)相:相當於一個地貌面,具有同一的地貌部位,同一的小氣候,同一的植被群叢,同一的土壤變種。相是自然綜合體的最小單位。

特徵:

①它是最簡單的自然綜合體,是土地分級的下限單位,是最小的自然地理單元。

②相內部各自然地理組成成分自身具有最一致的性質,即相當於各成分的最小基本單位。

③相是自然條件均一的土地地段,在其範圍內,土地利用具有相同的適宜性和適宜程度,相同的限制性和限制強度,因而具有相同的土地利用方向,在生產上可採取相同的措施。

④與其它土地分級單位相比,相存在的歷史最短,抵禦外部影響(特別是人類活動影響)的能力最弱。

B)限區:由一系列的相有規律組合而成,相當於一個初級地貌形態。

特徵:

①限區是由一系列相互聯絡的相有規律地組合而成的自然綜合體,其級別比相高,內部結構比相複雜。

②限區內部各組成部分之間保持著密切的相互聯絡,所表現的整體綜合自然特徵是相對一致的。它具有一個初級地貌形態、一個小氣候組合、一個相同的潛水條件。一個土壤變種組合、一個植被群叢組合等。

③在其範圍內,水的運動、固體物質的搬運和化學元素的遷移等具有共同的方向。

④每一個限區都有清晰的外部形態,如一個階地、一個沖溝,一個丘陵等,這種初級地貌形態是野外劃分限區的主要標誌。

C)地方:由多個限區有規律組合而成。相當於複雜的中地貌形態。

特徵:

①地方是土地分級中級別最高的土地個體單位,是由一定地域聯絡的各種限區有規律地組合而成,是複雜程度最大的土地單元。

②地方是一複雜而有序的結構,具有復區(復域)特點。

③在地方範圍內,存在複雜的物質能量結構,其水體的運動,固體物質的搬運和化學元素的遷移過程,無共同的方向,這是與限區的重要區別。

④相當於一箇中等地貌形態綜合體(幾種中等地貌形態重複出現或彼此迭置),並與一個地方氣候、水文復區、土壤復區、植被複區相聯絡。

3、我國土地分級基本單位

A)地塊

概念:地塊位於一個地形單元範圍內,表徵一致的處境條件、一致的基質、一致的小氣候和水文狀況,地塊由一種生物群落佔據,並在其範圍內形成一種土壤。

特徵:

(1)它是最低階的、最簡單的地域個體單位,是綜合自然地理學地域劃分的下限。

(2)地塊內部各自然地理組成成分自身具有最一致的性質,即相當於個成分的最小基本單位。

(3)地塊是自然綜合特徵最一致的土地範圍,故其範圍內土地適宜性和限制性也相同。

(4)與其他土地分級單位相比,地塊存在的歷史最短,穩定性最小。

B)地段

定義:由一些地塊有規律地組合成的中級土地分級單位,它通常相當於一個初級(中等)地貌形態單元,是外貌最清楚的自然地理綜合體。在其範圍內,水的運動、固體物質的搬運、化學元素的遷移方向相同。

基本特徵

⑴由地塊組成。

⑵地塊之間保持著密切的相互聯絡,是具有相對獨立性的自然地理綜合體。

⑶具有相應的彼此相互聯絡的各個自然地理組成成分。

⑷初級地貌形態是分異的主導因素。

⑸地段的界限比較明顯,並有簡單與複雜之分。

⑹在地段範圍內水的運動、固體物質的搬運和化學元素的遷移等具有共同的方向。

C)地方

定義:是限區有規律地組合成的高階土地單位。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的一套限區,因此其內部結構複雜,具有復區的特點,相當於特別複雜的初級地貌形態單元組合,在其範圍內無統一的物質遷移方向。

複雜性:

1。西方學者的觀點

⑴簡單土地系統。 ⑵複雜土地系統。 ⑶複合土地系統。

2。俄羅斯學者的觀點

⑴由地段組成的地方 ⑵由地段、超地段組成的地方 ⑶由超地段組成的地方

⑷由超地段和亞地方組成的地方 ⑸由亞地方組成的地方

三、概念

1、複雜地段:一個初級地貌形態受另一個初級地貌形態切割,或一個地貌形態範圍內疊置分佈某種小的初級地貌形態。(一個地段中的每個地貌面由幾個地塊所佔據)

2、超地段:地段內疊置小地段或某種小地段的復域分佈

3、複雜土地系統: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簡單土地系統的組合,面積較大,發育歷史較長。

4、複合土地系統:亦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簡單土地系統構成,但各簡單土地系統在地貌成因上沒有關係。

第五章

一、土地分類

1、根據:研究物件的共同點和差異點

2、邏輯法則:

(1)任何物件不能同時分配給兩種型別;

(2)每一分類都必須使所有分類物件都有自己所屬的類別;

(3)分類必須按照一定層次逐級進行,不能出現越級分類。

3、分級單位:“種” 、“屬”、“科”

4、地塊的各分類級別的劃分標準:

A)地塊種:地貌面、巖性或土質、土壤變種、植被群叢等都相同的一些地塊。

B)地塊屬:同一地貌面上的地塊種的概括合併。

C)地塊科:在地形剖面上有一定相互聯絡,特別是水文和外動力條件具有共同性的地塊屬的概括合併。

二、土地結構

1、定義:土地個自然屬性以及各種土地之間的相互關係。

2、包括:土地要素組成結構、土地演替結構、土地空間組合解結構、土地單位內部結構。

3、土地要素組成結構:指各要素間的相互關係及其對土地分類和各類土地綜合特徵的影響。

4、土地演替結構:指土地演替過程中不同階段之間的相互關係。

5、土地空間組合解結構:土地型別在一定區域內的空間分佈規律和組合形式,即土地型別質和量的對比關係。

6、土地單位內部結構:一定級別的土地單位內包含若干較低級別的土地單位,後者在前者內的質和量對比關係。

三、分級與分類的聯絡與區別

1、區別

2、聯絡:

分級是基礎,不同的分級單位有不同的分類系統,土地分級是對土地縱向劃分,分類是對土地橫向型別歸併。分級是分類 的基礎 。

第六章

一、土地評價

1、概念:根據具體的生產目的對土地的自然、經濟及生產效能進行評定的過程。

是針對一定的利用目的評價土地的生產潛力或適宜性,又稱土地潛力評價,土地適宜性評價。

2、物件:在土地型別研究的基礎上。

3、依據:土地的適宜性、限制性、經濟效益、生態效益。

4、原則:

(1)土地的適宜性和限制性原則

(2)效益與投入相比較原則

(3)對多宜性土地的多用途比較急綜合評價原則

(4)可持續利用原則

(5)因地制宜原則

(6)多學科綜合性原則

5、評價因子:地形、氣象氣候、水分情況、土壤。

二、土地潛力評價系統

1、美國農業部的土地潛力評價

A)根據:土地對農作物生長的自然限制性因素的強弱程度。

B)該潛力評價系統包括三個等級單位,即:

①潛力級

②潛力亞級

③潛力單元

(1)潛力級:潛力分類中最高的單位,它把所有土地按限制性強度統一劃分為8個潛力級,用羅馬數字表示。從I級到Ⅷ級,土地在利用時受到的限制逐級增強,而利用潛力則逐級減小。

(2)潛力亞級:在土地潛力級之下,按照土地利用的限制性因素的種類或危害,續分為亞級,同亞級的土地,其土壤與氣候等對農業起支配作用的限制性因素是相同的,共分4個亞級:

侵蝕限制(e):土壤侵蝕和堆積危害。

水分過溼限制(w):土壤排水不良,地下水位高,洪水氾濫危害。

根系限制(s):植物根系受限制的危害,包括土層薄、硬碟層、石質、持水量低、肥力低、鹽化、鹼化等。

氣候限制(c):影響植物正常生長的氣候因素危害、如過冷、乾旱、霜雹等。

注:Ⅰ級地不分亞級。在兩種限制因素程度基本相等且可以改造的情況下,則按e、w、s、c的順序劃分。

(3)潛力單元

潛力亞級可持續分為潛力單元,一個潛力單元,實際是指一組土地,它們對於植物的適宜性和經營管理技術都很相似,同一個潛力單元的土地在下列方面應該一致。

在相同經營管理條件下,可生產相同的農作物,牧草或林木;

在種類相同的植被條件下,要求相同的水土保持措施和經營管理方法;

具有相近的生產潛力。

2、《中國1:100萬土地資源圖》的編制

A)分成:11個土地潛力區,每個區之下又分8等地,各等之下再按限制性因素的類別分為若干型。

(1)土地潛力地區

指標:≥10℃積溫及其持續日數、乾燥度、熟制、無霜期。

(2)土地質量等:從一等至八等,生產潛力適宜性逐漸降低,而限制性因素和強度則逐漸增加。各等土地用羅馬字。

(3)土地限制型:按限制因素種類及其強度劃分。

無限制(0)、水分和排水條件限制(w)、土壤鹽鹼化限制(s)、有效土層厚度限制(i)、土壤質地限制(m)、基岩裸露限制(b)、地形坡度限制(p)、土壤侵蝕限制(e)、水分限制(r)、溼度限制(t)。

三、土地適宜性評價系統

1、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土地評價綱要》的評價系統

A)綱要中的評價系統採用逐級遞降的四級分類法:

①土地適宜性綱——指適宜性的種類;

②土地適宜性級——反映綱以內的適宜程度;

③土地適宜性亞級——反映級以內的限制性種類或所需改良的措施;

④土地適宜性單元——反映亞級內在經營管理方面的次要差別

(1)土地適宜性綱:表示土地對某種用途是適合還是不適合。

可分兩個綱:適宜綱、不適宜綱。

適宜綱(S)——這類土地長期用於某種用途時(如發展農業),能產生明顯的經濟效益,並沒有破壞土地資源的危險。

不適宜綱(N)——不適宜於某種用途。通常可分2級 : ①暫時不適宜級 、 ②永久不適宜級 。

(2)土地適宜性級:反映適宜性程度。

①暫時不適宜級(N1)——土地受到的嚴重限制在將來是可以克服或改造的,但在目前的技術水平下不能改變這種限制性。

②永久不適宜級(N2)——土地限制性十分嚴重,目前和將來都難以克服。

①高度適宜級(S1)

②中度適宜級(S2)

③勉強適宜級(S3)

(3)土地適宜性亞級:反映限制因素的種類,如 土壤水分不足,土壤侵蝕危險等。用小寫字母表示。

注:在高階適宜級(S1)土地幾乎不受任何限制,所以不存在亞級之分。

(4)土地適宜性單元:是亞級的再細分。表示方法:連線號“—”按阿拉伯數字列於亞級符號後,如:S2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