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丈光明終歸流於平淡!香港樂壇簡史

一、1930-1960:起源時期

1930年代之前的華語流行音樂中心在上海,香港聽眾聽的都是普通話和英語歌曲,當時粵語歌曲並沒有流行起來,只是一部分粵劇的小調在一定範圍內傳唱,但是遠未成氣候。

1935年的電影《生命線》主題曲《兒安眠》被公認為粵語歌曲的開山鼻祖。

萬丈光明終歸流於平淡!香港樂壇簡史

電影《生命線》劇照

1950年之後大批廣東人口湧入香港,當時的歌曲都是把粵劇裡面的臺詞化整為零在茶館、飯館裡面傳唱,一時間粵語歌曲蔚然成風。後來粵語歌曲的題材漸漸多元化,除了粵劇小調之外,翻唱國語歌曲和原創歌曲也發展了起來,當時周聰、呂紅、何大傻、芳豔芬等算是香港第一批歌星。

六十年之後香港電影開始蓬勃發展,粵語歌曲是作為電影的附屬品而存在的,雖然也有不少歌曲流行一時,但是歌星這個行業還無法在娛樂業中佔有一席之地,唱歌的大部分都是電影演員。

二、七十年代:萌芽階段

萬丈光明終歸流於平淡!香港樂壇簡史

許冠傑

1970年代許冠傑演唱的《鐵塔凌雲》、《啼笑因緣》紅極一時,被視為本地流行音樂的分水嶺,從此以後粵語歌曲開始蓬勃發展。當時港劇剛剛興起,一大批優秀歌曲隨著港劇傳播開來,當中不少傳頌至今,如:《《萬水千山總是情》、《上海灘》等。

七十年代的還是,斯里蘭卡籍廣告人Hans Ebert在美國流行音樂權威雜誌《告示版》上首次使用“Cantopop”這個專有名詞來稱呼粵語流行曲,從此以粵語流行歌壇開始走向世界,而許冠傑也被公認為粵語歌壇的鼻祖,這個時期羅文、徐小鳳、關正傑、甄妮、林子祥、葉麗儀、葉振棠、陳潔靈等人也開始大放異彩。

萬丈光明終歸流於平淡!香港樂壇簡史

黃霑

傳統的粵語歌曲填詞風格分為兩派,一派被稱為鴛鴦蝴蝶派,歌詞非常嚴謹,有的甚至用文言文寫歌詞,另一派被稱為鬼馬派,歌詞比較低俗、詼諧。七十年代新一代的填詞人如黃霑、鄭國江、盧國沾等人憑藉著深厚的文學素養改革了粵語歌曲,把歌詞寫的更貼近生活同時又剔除了低俗的部分,使粵語流行曲攀上高峰,並使流行曲歌詞升格到藝術層次。

三、八十年代:巨星傳奇的時代

進入八十年代香港樂壇進入了鼎盛時期,影響力開始向全球擴充套件。個人風格強烈且能獨當一面的經典歌手層出不窮,演唱派如徐小鳳、甄妮、羅文,唱作型如許冠傑、林子祥、陳百強,超級偶像譚詠麟、梅豔芳和張國榮等都同時大放異彩。那個時候的歌手無論在音樂造詣、現場功力及曲風多元等方面均有相當高的造詣。

這個時期,香港樂壇的主角是譚詠麟、張國榮、陳百強和梅豔芳。他們被稱為“三王一後”,是劃時代的超級偶像。由TVB自1983年起主辦的“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當中的 “最受歡迎男歌星”、“最受歡迎女歌星”及“金曲金獎”,大部分都被譚詠麟、張國榮和梅豔芳拿走。

萬丈光明終歸流於平淡!香港樂壇簡史

陳百強

1979年出道的陳百強音樂才華備受肯定、是香港流行樂壇史上第一位被冠“偶像”之藝人。陳百強親自作曲的金曲多不勝數,成為家喻戶曉的金曲。

萬丈光明終歸流於平淡!香港樂壇簡史

譚詠麟

1983年, 譚詠麟異軍突起,拿獎拿到手軟, 1984年至1987年四次蟬聯“最受歡迎男歌星”獎項。《1984年度十大勁歌季選》四季共40首的金曲中,他一人更獨佔10首;

萬丈光明終歸流於平淡!香港樂壇簡史

張國榮

而張國榮出道初期一直不溫不火,直至1983年憑藉《風繼續吹》才開始爆紅,1984年憑專輯《Leslie》中的主打歌《Monica》成為一線歌手,從而有了與譚詠麟分庭抗禮的資本。當時香港樂壇的譚張爭霸在華語樂壇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記錄。

萬丈光明終歸流於平淡!香港樂壇簡史

beyond樂隊

1983年出道的beyond樂隊也是香港樂壇的傳奇樂隊,以黃家駒為核心的時期,beyond創作了多首膾炙人口的歌曲,不少經典至今仍在華人世界廣為流傳,beyond樂隊也是香港樂隊裡面實至名歸的NO。1。

萬丈光明終歸流於平淡!香港樂壇簡史

梅豔芳

繼徐小鳳和甄妮之後,1982年梅豔芳出道成為歌手。1985年,專輯《似水流年》和《壞女孩》讓梅豔芳成為“十大勁歌”“最受歡迎女歌星”。之後的梅豔芳再接再厲,在 1985至1989年間五次奪得此獎,直至1990年宣佈不再領獎為止。梅豔芳的傑出表現也贏得了“百變梅豔芳”及“樂壇大姐大”的稱號。

這個時期除了三王一後之外,葉蒨文、張學友、陳慧嫻、林憶蓮、草蜢、蔡國權、呂方、鄺美雲、杜德偉、關淑怡等也都開始嶄露頭角。

四、九十年代:黃金時代

在幾代人的努力下,香港樂壇終於在九十年代迎來了黃金時代,這個時期香港樂壇巨星輩出,影響力達到了巔峰狀態。

說起90年代,四大天王是繞不過去的坎兒,毫不誇張地說四大天王是九十年代香港樂壇的中流砥柱,是其他人難以企及的存在。

九十年代初,隨著譚張爭霸的結束,譚詠麟淡出香港樂壇,張國榮轉戰電影圈,香港樂壇出現了真空期。以張學友、劉德華、郭富城、黎明(以年齡大小排名)為代表的樂壇新人開始走紅。

萬丈光明終歸流於平淡!香港樂壇簡史

1990年,寶麗金出身的黎明迅速走紅,成為萬千偶像,和同是偶像的劉德華被稱為“雙子星”,實力唱將張學友當時也聲勢浩大,有人把他和黎明、劉德華並稱為樂壇“三劍客”。1991年的時候郭富城從臺灣殺回了香港,迅速成為了新偶像。

1992年,香港《東方日報》寫了一首打油詩引起了香港“演唱會之父”張耀榮(另一說法為方逸華)的注意,他將四位當時最受歡迎的男流行歌手統稱為“四大天王”,並得廣泛認可,從此“四大天王”這個稱號正式出現。“四大天王”壟斷了香港90年代的樂壇,四人舉辦的演唱會超過1600場,正版唱片銷售量超過一億張,可謂是空前絕後的存在。

萬丈光明終歸流於平淡!香港樂壇簡史

黎明

但是,四大天王粉絲之間的口水戰也從來沒有停止過,比起當年的譚張爭霸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再加上四大天王的壟斷影響了香港樂壇多元化發展,1999年底黎明宣佈不再出席任何樂壇的頒獎活動,也不再接受任何音樂獎項,至此,四大天王的音樂時代正式終結,不過四大天王的傳奇並未結束,他們都在各自的領域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萬丈光明終歸流於平淡!香港樂壇簡史

王菲

90年的女歌手雖然沒有四大天王那樣如日中天,但是也出現了大批的優秀人才,初期的葉倩文、林憶蓮、王菲三人爭霸引人注目,後來的彭玲、鄭秀文、陳慧琳異軍突起,香港樂壇從來都不缺巨星。

這個時期的李克勤、周華健、 鄭伊健, 陳奕迅、許志安、古巨基、陳曉東、鄭中基、謝霆鋒、周慧敏、黎瑞恩、李蕙敏、楊千嬅和梁詠琪等,也都紅極一時。

萬丈光明終歸流於平淡!香港樂壇簡史

周華健

香港樂壇的輝煌也吸引了許多非粵語為母語的歌星爭相發粵語唱片來爭奪市場,如吳奇隆、蘇有朋、金城武、伊能靜、吳倩蓮、張信哲、許茹芸、蘇慧倫、周華健、邰正宵、孫耀威等;新馬地區的陳潔儀、許美靜、巫啟賢等。

總的來說,90年代的香港樂壇是百花齊放、巨星雲集的時代,也是魚龍混雜的年代,唱片市場的興旺發達導致了太多粗製濫造的作品進入市場,很多唱功不合格的人也在資本的加持下發唱片,唱片公司為了掙快錢放棄了對藝術的追求,直接讓歌手翻唱日韓和歐美的歌曲,有的甚至是赤裸裸的抄襲。這種亂象也為香港歌壇的沒落埋下了伏筆。

五、2000年代:強弩之末

經過90年的輝煌,2000年之後香港樂壇明顯出現了青黃不接的現象。老一代的巨星有的去大陸發展,有的轉行。唱片公司出現了倒閉潮,為了尋找賺錢的機會許多影視行業和模特屆的偶像進入了樂壇,但是這些人的業務能力普遍不足,很快就銷聲匿跡了,並沒有留下什麼經典作品。

萬丈光明終歸流於平淡!香港樂壇簡史

陳奕迅

萬丈光明終歸流於平淡!香港樂壇簡史

古巨基

不過,這個時期的香港樂壇的實力唱將還是保持了高水平的創作,老一輩的劉德華、張學友依然能打,中生代的陳奕迅、古巨基、張敬軒、謝霆鋒、楊千嬅、容祖兒、謝安琪等人也有不錯的表現,新生代方面也有不少實力派出現,比如衛蘭、側田、泳兒、陳柏宇、方大同、王菀之、關心妍、盧巧音等。其中2000年初出道的Twins以陽光可愛的小女生形象受到了廣泛的歡迎,成為了那個年代的最紅的偶像組合。

萬丈光明終歸流於平淡!香港樂壇簡史

Twins

總的來說,這個時期雖然有古巨基、陳奕迅、容祖兒、楊千嬅等實力唱將坐鎮,但是香港樂壇仍然籠罩在沒落的陰霾之中。

六、沒落時期

2010年之後的香港歌壇已經輝煌不再,活躍在歌壇的還是之前的老人,而且大部分都已經轉戰內地,只是偶爾發行粵語唱片罷了。

萬丈光明終歸流於平淡!香港樂壇簡史

容祖兒

這個時期的樂壇獎項被陳奕迅和容祖兒包攬,容祖兒更是連續9年包攬所有女歌手大獎,導致容祖兒考慮效法前輩退出所有頒獎禮。

這個時期出現的新人林峰、陳柏宇、許廷鏗、林奕匡、吳業坤、吳雨霏、鄧紫棋、吳若希、李幸倪、王灝兒、鄭欣宜、菊梓喬等人依然有一定的實力,但是影響力比起前輩有較大的差距,只有鄧紫棋名氣較大,但是她的活動中心並不在香港。

2009年開始,香港本土也出現了幾檔選秀節目,為樂壇培養了一批生力軍,不過仍然無法改變香港歌壇沒落的事實。

七、2020-:復甦時期

萬丈光明終歸流於平淡!香港樂壇簡史

現在很多人認為已經沒有香港歌壇這個概念了,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香港歌壇仍然存在!這一兩年,香港歌壇新人層出不窮,呈現出了旺盛的創作能力。男團MIRROR在香港爆紅,重現了當年四大天王的追星潮,也讓香港歌壇再次被關注。